稳中求进 深化改革 加快构建数实融合发展新格局
■何 强(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主持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日常工作)
2023年,福建新华发行集团坚持稳中求进的工作总基调,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扎实推动高质量发展。
教材教辅业务“稳步”前进。一是获得2023年秋季2024年春季免费教科书政府采购配送项目,对进校读物发行进一步加强管理。二是深入市场研究,挖掘传统优势品种市场增量,关注政策,把握教育新需求,加强新项目建设,推动教材教辅发行稳步增长。
一般图书业务“大步”前进。一是做好《习近平著作选读》第一卷、第二卷,《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2023年版)等重点政治理论读物及主题教育辅导读物的宣传发行工作。二是与47家出版单位签订社店合作意向书,初步形成互利共赢、双效统一的良好发展格局。三是第九届“海峡读者节”暨第二届福建新华阅读大会期间,全省线上线下共举办文化活动3000余场、销售码洋6000多万。四是在举办2023上海书展三明分会场活动,全省各地接力举办“新华惠民书展”,并首次将书展开进重点文化园区。五是一般图书(不含重点政治读物)销售码洋约6.04亿,同比增长30.83%。
综合多元业务“跑步”前进。一是与福州市马尾区政府围绕“书香”“文旅”“研学”“两岸融合”开展战略合作,举办“书香两马·融创未来”座谈会、“两岸书香”座谈会,加强两岸文化艺术融合创新。二是门店建设上,开业首家“福文化”主题书店福书轩;重装后的厦门新华书店鼓浪屿音乐旅游书店以复合型音乐旅游阅读空间为特色,广受关注。
数字经济业务“飞步”前进。一是围绕“智慧新华”体系建设,聚焦数据驱动与内容赋能,探索模式创新与渠道拓新;建设“新华·悦读驿站”,线上线下互动建立文化消费和阅读活动闭环,累计销售实洋1656.41万;挂牌10家驿站网点。二是建成新华·演播厅,打造“我们正在读”阅读品牌,形成达人合作与矩阵自播的双轮驱动发展格局,并启动“百家万品&全员营销”项目,拓展私域营销渠道,开展图书推介。
2024年是福建新华发行集团成立20周年,将从六方面发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化企业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健全以公司章程为核心的企业制度体系,强化权利责任对等,保障有效履职,完善国有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二是全面推进门店运营管理。推动门店管理办法在全省门店落实落地,提升门店管理水平和效能。以门店为载体,深入落实海峡出版发行集团对一般图书、多元业态、研学、数字经济等工作的部署,为门店综合发展奠定扎实基础。
三是大力拓展数字经济业务。对标海峡出版发行集团数字经济规划,组织完善数字经济相关制度建设。聚焦项目带动,切实推动“新华悦读驿站”“百家万品&我们正在读”“家乡的故事”等项目高质量发展。通过品牌赋能、数字营销、多元渠道,实现线上线下、公域私域、内容和营销的有机结合,助力数字经济健康快速发展。
四是持续打造新华研学品牌。在梳理、分析新华研学现有产品的基础上,做好课程研发。通过融合营销手段,加大研学活动赋能主业的力度,促进一般图书和多元产品销售,打造具有福建特色的新华研学课程体系和实践基地,加快推动“文旅体研”融合项目的落地。
五是强化两岸交流合作,促进互融互通。以书为媒,以文化交流为平台,在如金门书展等已有项目的基础上,策划举办两岸互融互通系列活动。在福建新华所属的鳌峰坊书城三层打造海峡两岸文化交流空间,通过举办文化活动、学术研讨、艺术展览等,助推两岸文化交流。
六是持续提升干部队伍建设水平。立足集团发展方向和融合发展的需要,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对培训资源进行有效整合,形成更完善的干部、职工教育培训体系。重点规划专业技能人员成长赛道,为新业态融合发展储备队伍,并加大对80后、90后优秀年轻干部的培养力度,夯实人才梯队建设。
融入公共文化服务 构建全民阅读新生态
■秦建平(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2023年,内蒙古新华发行集团不断夯实管理基础、提升服务水平、理性开拓市场,实现收入、利润双增长。
靶向营销精准发力,品牌影响力持续提升。一是打造全国首家火车书房等9家“七进”工程店。二是完成内蒙古新华书店升级改造,开创书店与中华传统文化结合新模式,落地国内首家沉浸式汉字科技研学基地和数字文旅基地。三是开展近200场“阅旧知新 图书共享”活动,成立挂牌基地22处,构建全民阅读服务新生态。四是亮相中国黄山书会和第七届内蒙古自治区文博会。五是全年开展文化活动1.6万场、流动售书1148场。六是“鸿雁图书悦读”与草原书屋一体化改革深入推进,内蒙古数字草原书屋平台新增蒙文听书资源,注册总人数40万。
多元驱动融合发展,智慧化建设初露锋芒。一是完成“两教”发行任务。二是举办2023年精品教材展。三是打造幼儿教育服务云平台。四是加快数智化进程,投入使用新华文化物流基地。五是以城市文化运营商为定位,不断丰富城市文旅业态和文旅消费场景,持续将新华文化产业园、毫沁营新华文体综合体、玉带岛公共文化教育服务中心打造为群众休闲娱乐、文化体验、学习交流的重要场所。
聚焦改革精细管理,企业核心竞争力显著增强。一是薪酬制度改革落地实施,形成重实绩、重贡献的分配激励机制。二是持续打造公平公正的选人用人环境,实现人才的合理流动。三是提升干部员工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举办图书发行业务技能大赛。四是鼓励全员创新,面向干部员工收集创新课题155个。
2024年的图书发行市场将充满变革与挑战,将呈现三大趋势。一是数字化进程加快。将更加注重数字化转型,不断推动阅读服务向数字化、系统化、个性化发展,满足不同年龄段读者的阅读需求。数据分析和人工智能技术将为读者提供符合其兴趣和需求的服务,提高读者黏性和购买转化率。二是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将进一步拓展线上线下业务,实现实体书店与电商平台的优势互补。同时,更多与文化、教育、科技等跨界合作,打造多元产品。三是教育行业的改革、整顿和规范会改变未来发展的格局。将持续拓展课后阅读、家庭教育等服务,不断增强优质图书的供给和服务能力。
2024年,内蒙古新华将进一步找准做好文化建设工作的战略路径,持续发力主动融入公共文化服务、加强实体书店建设、构建全民阅读新生态等方面。
一是全力推动教育服务扩优提质。不断优化产品质量和服务,实行系统征订和系统征订加零售“两条腿”并行模式,持续推进业务整合。
二是全力推动实体书店转型升级。推动实体书店场景改造,拓展线上渠道建设,进一步强化电商对文化消费板块业务的服务和支撑,借助抖音直播、社群营销等,输出优质阅读内容,拓展多元阅读场景,开展有时效性、有针对性的精准营销,提高宣传推广和营销策划能力,重点将“内蒙新华马上购”打造成独具特色的电商平台。同时,借助“鸿雁图书悦读”与草原书屋一体化改革、“阅旧知新 图书共享”等项目,开展好文化下乡、流动售书等全民阅读活动。
三是全力推动文化产业园建设提速增效。把握好城市文化运营商的发展定位,着眼于文化资源的整合集聚,大力发展以数字化、可视化、沉浸式、体验式为主要特征的文化新业态新模式,打造北疆文化实体化展示载体,扎实推进玉带岛和毫沁营项目的建设运营步伐,加快推进新华文化产业园项目建设。
四是全力推动企业管理夯基固本。以“打基础、利长远”推动企业基础管理工作再提升,强化内部管理,健全完善制度建设,全面对经营管理、业务开展流程等进行梳理优化,形成规范管理、科学发展的长效机制,强化各部门、各成员企业间的协同合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确保各项工作高效运作,为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
构建数字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刘金凤(黑龙江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
黑龙江新华书店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总经理)
2023年,黑龙江新华书店集团以“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战略,坚持市场化、协同化、信息化发展路径,较好地完成了全年工作目标。
以高品质的教育服务推动主业主责提质增效。一是密切关注教育改革动向及全省教材、教辅发行政策变化趋势,教材教辅发行主业稳中有进。二是引进一流智能包装生产线,实现智能管理,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完成“课前到书”政治任务。
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提升一般图书经营质效。一是整合全民阅读资源,围绕“书香龙江读书节”等重要时段举办近千场阅读活动。二是加强重点党政读物宣传推广,深入机关院校、基层社区开展征订,健全主题教育读物发行保障机制。三是积极拓展店外业务,专业化服务政企用户,开展阅读选品、打造阅读空间、定制非标准化产品。四是持续做优农家书屋发行工作,做强省域文化影响力。
以高站位的产业布局推进线上线下协同发展。强化数字赋能,整合线上线下营销渠道,以北国书香网为核心,加强平台电商纵深经营,开拓短视频和直播电商业务,打造线上连锁体系。一是重点打造文创板块,通过集中采购、统一铺货,进一步完善平台功能,将北国书香网打造成独具特色的全品类电商平台。二是建立抖音商城精品联盟,打造新华电商抖音直播矩阵,完成新华书城及市级书店直播培训。三是加快线上线下融合,广泛发展读者群,增强读者与书店的“粘合力”,以“百店互联”模式构建发展新格局。
以高标准的市场定位焕发品牌形象。一是南岗书店完成升级改造,打造以图书为主,多元业态融合发展的复合型城市文化空间。二是拓展门店多元经营业务,探索文创、电子电教等产品,丰富冰雪文创、黑陶、赫哲非遗等特色产品,通过集中采购、统一铺货,加大市场运营力度,深入拓展文化定制、阅读空间建设、自习室等项目。
2024年,黑龙江新华书店集团将立足新发展阶段,构建数字化、智能化高质量发展新局面,重点从五方面开展工作。
一是升级教育服务,追求主业主责新突破。进一步巩固提升发行主业质效,全力抓好教材、教辅征订发行工作。重点加强大中专教材市场开拓,深入省内大中专院校沟通对接建立合作。持续深化服务进校园工作,落实中小学课后服务“一校一案”,合作布局在线教育资源,构建全学段、全渠道教育服务体系。
二是筑牢文化阵地,引领全民阅读新风尚。推进实体书店服务再升级,围绕重要时间节点开展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深化阅读“八进”工程,做优农家书屋、馆配发行工作。提高连锁总部及各级书店选品团队、门店人员的市场敏锐度,深化会员制服务。加强党政读物宣传推广,全力做好发行保障工作。
三是创新产业联营,推进多元发展新业态。持续向文教、文创产品发力,坚持线上线下协同,丰富多元产品。拓展假期托管、书店自习室等服务产业链,打造一站式素质教育托管基地。深化政企定制服务,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快新华书城升级改造工作,确保2024年底前重装开业。对哈尔滨两家完成升级改造的大型书城重点开展门店招商运营强化工作。
四是打造融媒矩阵,构建渠道融合新局面。着力构建线上线下协同互补的销售业态,实体书店、北国书香网、私域社群融合发展。推进多媒介协同联动,完善PC端、手机端开发建设工作,加强主播培训,力争2024年底前实现县级书店全覆盖,逐步探索构建覆盖抖音、快手、小红书等平台的直播矩阵。开发线上智慧教育平台,为师生提供远程智能教学服务。
五是加快数智转型,打造智慧书城新形象。聚焦综合服务平台项目,提升数字化、智能化经营管理水平,加强内部管理的信息技术应用,推动企业精细化管理。着力加快物流仓储体系优化升级,加大基础设施投入,打造全国一流图书智能包装线。升级北国书香网智能图书定位管理系统,推进线上线下协同发展,打造智慧书城。
固主业、拓多元、促转型
以重点项目为抓手 提质增效赋能新发展
■刘炬培(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2023年,广州新华出版发行集团(下称“集团”),做强做优出版发行主责主业,全力推动公共文化服务与多元业态互融互促。
“固主业”——持续巩固主业传统优势。一是着力保障重点政治读物发行。充分发挥主渠道、主阵地作用,落实党的二十大重要文件及相关学习读物、主题教育读物等的发行工作。二是着力推进精品出版。2023年度出版项目获评全国、省、市各级奖项,策划出版“读懂广州”书系等精品项目,其中《消失的名菜》荣获2023年度中国“最美的书”。三是着力深化全市四级发行网络。持续推进广州购书中心天河店转型升级,引入复合型音乐餐吧“光芒空间”及元宇宙三维互联网沉浸购书体验空间。各级门店优化特色功能,北京路新华书店荣获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年度最美书店荣誉。投入运营广州首家智能报刊亭咖啡书吧(K-COFFEE报刊亭)。在阅读空间建设方面,推出“花城书房”特色阅读空间,广州南沙区新联二村农家书屋荣获第二届全民阅读大会“最美农家书屋”。
“拓多元”——积极拓展多元业态提质增效。一是拓展延伸全民阅读品牌影响力。2023广州读书月以“书香羊城 穗阅静好”为主题,举办超400场阅读活动,线上线下参加人次超千万。2023南国书香节暨羊城书展,主会场及4类重点分会场面积超过7万平方米,展销图书25余万种。二是拓展延伸数字阅读、数字教育产业链。积极开发“人工智能教育”“科普阅读”等超千项数字资源,创新打造“系统性科普阅读+实验”课程,运用XR数字科技营造互动课堂氛围。三是拓展延伸研学活动内涵。图批创新中心依托版权研学基地资质优势,举办版权主题研学活动。
“促转型”——全力推动文化产品、服务转型升级。一是实现从销售图书向提供文化服务的升级转变。成立公共文化服务专业子公司,创建专属IP“新华·时光搭档”,为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提供一站式文化空间定制服务。二是实现从门店销售向平台运营的升级转变。深入挖掘转化新媒体平台会员资源,充分运用融媒技术矩阵助力营销推广及品牌宣传,成功举办广州集雅斋成立40周年拍卖会。三是实现从单一产品向品牌经营的升级转变。广州购书中心“高地文化系列文创”和“粒子文创”两大原创产品线初具规模,扎实推动IP赋能版权孵化项目落地见效。
2024年,集团将锚定改革创新总体目标,持续以重点项目为抓手,加快推动企业高质量发展。
一是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大力实施发行板块和物业板块的整合工作,着力以技术创新推动发行整合,力求通过专业的整合优化资源配置,提高市场运作效率,推动重点业务从市场角力到优势互补、从单兵作战到合指成拳跨越转变。
二是拓展新业务板块。着力以高质量供给创造引领新需求,依托全市四级发行网络、数字教育业务的优势,进一步融入和服务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深耕政企服务市场和教育服务市场,发挥资源协同优势提供“一站式”文化服务,加强高水平的文化服务和文化产品供给,拓展新利润增长点。
三是培育新质生产力。进一步加强对数字化技术的研究应用,加快推进数字化转型,坚持内容资源与数字技术双轮驱动,并重点开展数据治理,建立高效的数据决策和管理体系,推动文化资源数字化,数据资源资产化。
四是强化业态升级。大力推进门店空间升级和业态功能重塑,深化门店经营从卖产品到卖服务、从做门店到做平台、从被动销售到主动营销的转变,充分发挥各门店平台功能,打造文化资源聚合与展示平台。
五是增强品牌影响力。推进全民阅读品牌提升,以“阅读+”理念为引领,依托“广州读书月”“羊城书展”“诗词大会”“阅见”等品牌活动,实体书店、公共图书馆、花城书房特色阅读空间三大阵地及“书香十进”工程,协调全民阅读组委会成员单位力量,开展全民阅读活动,共建“阅读之城”,并以持续打造阅读品牌等活动体系建设为抓手,不断提升经营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