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蓉
“党办的大学让党放心,人民的大学不负人民。”一部《战火中的大学》重现了中国人民大学独特的办学历史与光荣传统,让一段珍贵的党办高等教育的历史浮现在读者眼前。
作者成仿吾是我国著名无产阶级革命家、马克思主义教育家、文学家,是新文化运动的代表、唯一走完长征路的高级知识分子。他从抗战开始就在延安创办陕北公学,后又在晋察冀边区办华北联合大学,以至解放战争期间的华北大学。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任中国人民大学校长。在《战火中的大学》中,成仿吾先生详细回忆了陕北公学、华北联合大学和华北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创立始末。该书初版于1982年,再版于2014年。2023年,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修订再版该书。
这是一本文本鲜活、思想深邃的著作。全书内容为成仿吾先生口述,由胡华、彭明、刘炼三位同志笔录整理,语言十分亲和流畅。比如,写到“游击战争”这门课时,成老回忆了军事教员告诉学员们的一些行军作战基本知识,长途行军注意什么、怎么行走可减轻疲劳,干旱地区行军注意什么,怎么辨别枪弹打来的方向,怎么隐蔽……绘声绘色,让读者如临现场。书中既有平实详细的记述,又有成老对教育工作规律的思考。例如,在序言《教育革命的道路》中,成仿吾先生从中华民族重视教育的历史引入,强调教育不能脱离政治,不能脱离生活。他提出要结合各个历史时期的革命需要办学,提倡实事求是和独创精神,主张办适合中国国情有中国特色的教育。他谈到:“我们的方针是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这一方针贯穿在教育工作的各个方面,是教育工作的准绳。”
这是一部资料翔实、意义重大的史料。毛泽东同志曾先后十次到陕北公学授课,六次为陕北公学题词。刘少奇同志出席中国人民大学开学典礼并发表讲话。这些重要的历史时刻,书中都有详细记述。回忆基本以时序展开,介绍了历史背景,记录了非常多有价值的细节。例如,陕北公学创建时,物质条件是如何困难,开办费从何而来,筹备花了多长时间,组织机构是如何架构的,教学计划的安排原则是什么,有几种学制,开什么课、谁主讲,开学典礼来的是什么样的青年,毛泽东同志作报告谈了什么,还有哪些同志发表了讲话。这些都有助于后来者还原这一历史时期的原貌。
新版《战火中的大学》是一个高度严谨、扎实可靠的图书版本。此次出版社再版该书,将其收录在“中国人民大学校史文库”当中。“文库”向这所以“中国人民”命名的大学致敬,旨在挖掘、整理和研究校史资料,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故事,讲好党创办人民大学的故事。在该书的修订过程中,人大出版社与中国人民大学校史馆以及作者家属——成仿吾老校长之女成其谦一起校订全书,对行文存疑之处逐一推敲确定,对资料图版权问题逐一确认,并删除、更换了一部分与正文关系不密切的原始图片,并根据中国人民大学档案馆馆藏资料调整了无法再用的图片,同时补充了一些珍贵的历史图片,为读者呈现了一部尽量准确的内容。
《战火中的大学》以口述史的形式,展现中国共产党创办的第一所新型正规大学的艰辛与辉煌,生动再现了几代人大人为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为中国新型高等教育的建立和发展所作出的独特贡献。翻开这本书,迎面而来的不仅是一段学校的发展历史和感人的文字,还有在翻天覆地变化的数十年间,一群人感应和回应时代所留下的鲜活印记。它带给后人坚定前行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