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聂慧超
从引入到自办,从科普到专业,期刊品种从少到多,期刊产业规模从弱到强,中国期刊业不断探索发展新规律、新路径。在新媒体时代,新老期刊跨网求变,融合出版初见成效,全媒体不断走向深入。如今,一个需要“再互联网”的节点已然到来。
怎样成为新时代高质量刊物?如何在媒体深度融合、智慧转型的实践中,突破思想、制度、运作等藩篱,探索出具有鲜明特色的“能量”和“流量”双发展的期刊高质量发展之道?11月21日~22日,由中宣部出版局、中国期刊协会主办的第二届中国期刊高质量发展论坛在长沙举办,围绕期刊高质量发展命题,来自《哲学研究》《人民文学》《新湘评论》《探索与争鸣》《三联生活周刊》《知识就是力量》和中国科协科技创新部、中南大学等单位的代表分别从不同维度分享了构建期刊新发展动力的模式和路径。从经验分享和思考中,我们切身体会到,对于一家期刊而言,想破解时代发展课题,意味着一场“刀刃向内”的革命,对于整个期刊业而言,则是一场关乎行业体系建设的历史性重塑。
调动期刊活力
以理论创新引领学术创新
“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研究阐释,不能再是空话套话充斥的应景文章,而是要用深刻的理论分析和丰厚的学术肌理充分打开创新理论的理论空间,充分呈现创新理论的理论分量和现实力量,用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力量和光彩真正打动人民、深入人心。”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所长、《哲学研究》主编张志强如是说。
创刊近70年的《哲学研究》杂志在长期发展中,形成了以现实问题带动基础理论研究、用哲学方式引领时代发展的办刊风格。张志强概括了该刊物在深化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研究、构建中国特色哲学社会科学中具有的引领作用与探索实践。一是积极开展对新时代党的创新理论的哲学研究,力求发挥哲学研究的根本性、整体性特点,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理化体系化阐释方面努力探索。二是紧跟党的创新理论发展,将创新理论的新发展及时转化为学术命题,强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哲学不同学科领域的学术引领作用。三是面向党和国家重大现实需要,强化对科技前沿问题的哲学探讨,推进中国自主哲学知识体系建设。四是以党建提升办刊水平,发挥编研融合优势,更好服务于党和国家工作大局。
据了解,在刊网融合初期,党刊内容的强势一时难以在互联网上复制,正能量的新闻作品不一定能有大流量的宣传效果。如果不能迅速打开新局面,就很难实现新闻舆论“主力军”挺进互联网“主战场”。
《新湘评论》作为一本有着深厚红色基因的党刊,在新时代积极改革创新,围绕提升主题宣传的“能量”与“流量”谋出路、探新路。湖南期刊协会会长、新湘评论杂志社社长、总编辑贺弘联结合该杂志的实现路径谈到,主题宣传的“能量”,是媒体策划力、引导力的重要标识,关乎媒体的生命力;主题宣传的“流量”,是媒体传播力、影响力的重要标志,关乎媒体的生存力。对党刊而言,“能量”的背后是作者与编者,“流量”的背后是读者。要大力提升理论阐释的时度效,重点打造滚烫的主题阅读栏目;不断提升选题的策划力,充分发挥评论品牌的引领力;以技术赋能内容生产,与用户建立全新连接。“‘大象如何学会跳街舞’是一道时代课题。党刊主题宣传要实现‘出彩’‘破圈’,特别是想要深入影响Z世代、网生代群体,就必须转文风、转观念,创新表达方式。”贺弘联认为,注重“轻量化”叙事、做到“差异化”表达、追求“共情化”传播是提高读者关注度和参与度的有效方式。
介入重大命题
以体系构建回应时代之需
“5年内科技期刊发展格局实现根本性改变”,中国科协科学技术创新部部长刘兴平强调了我国科技期刊发展面临的新要求。他介绍,2019年,中国科协会同中宣部等七部门联合实施“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经过第一个5年周期的建设,一批期刊进入世界前列,一批英文新刊填补空白,一批期刊集群初见端倪,一批期刊人才崭露头角,可谓成效显著。此外,学术水平与发文规模同步提升,国内SCI期刊刊载高,被引论文数量占比持续增长。目前,“中国科技期刊卓越行动计划”启动第二个“五年计划”,从申报情况看,高起点新刊申报数量是一期的2倍多,英文单刊申报数量增长60%,占总数的83%,总体体现出自主平台导向鲜明、优质单刊重点支持、优先学科覆盖广泛三大特征。
为聚焦建成科技强国目标,实现2035年我国科技期刊综合实力跃居世界第一方阵,刘兴平指出,必须实现从单刊突破向营造生态、整体提升的跨越,让更多高水平论文在我国期刊发表、更多高质量期刊在我国自主平台出版,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提供有力保障。
《探索与争鸣》主编、编审叶祝弟发现,如何“立足世情国情,瞄准重大命题”,在本土性与世界性之间,建构和彰显中国学术的主体性,成为摆在学术期刊面前的时代课题。面对这一课题,《探索与争鸣》近年来一直关注中国人文社会科学的前沿话题,构筑了集“期刊”“智库”“论坛”“新媒体”“青年”“丛书”于一体的现代学术媒体多元发展的新格局。
基于《探索与争鸣》在学术建构领域的探索,叶祝弟从引导学术资源、服务青年学者等多个视角提出可行性解决方案。他表示,我们需要牢牢把握时代脉搏,面向未来,坚持做预流的学术,把做预流学术作为理想目标的期刊与做顶流学问的学者始终连在一起。面向现实,坚持做目光向下的学术,注重日常与日用、常识与常情、见人与立人的学术。面向历史,坚持做问题/问道的学术,善于把时代的大问题转化为学术的真问题。此外,要活跃学术氛围,推进雅正的学术批评,推动跨学科、跨文化对话。要推陈出新,通过学术全媒体矩阵的构建,让作者从幕后走向前台,让学术走近大众;厚植青春学术,努力做青年学人的第一发现者、贴心人。
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南大学教授姜涛从如何办好科技期刊提出见解。他认为,我们要坚持办好一流的英文期刊、一流的中文期刊并重并举、同质等效,坚持走专业化、数字化、国际化、规模化发展道路,全面提高科技支撑力和国际影响力,加快建成世界一流科技期刊。
培育全新动力
以融合转型激活品牌能量
当前,文化传承发展呈现出新的气象、开创了新的局面。中国作协党组成员、书记处书记,《人民文学》主编施战军表示,中国作协十代会鲜明提出“新时代文学”的概念和“新时代文学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以及“两个计划”的重点工作任务,文学期刊整体上步入方向方位明晰的发展阶段。
“守正就是守命脉,创新就是创未来”,立足新时代文学期刊的使命担当,施战军提出“以人民为中心,以精品为主业,以合力为动能”的基本守则,并基于《人民文学》杂志社近年来在制度、内容、产品、技术、传播等方面的创新实践,剖析了文学期刊创新落地的策略。施战军举例,今年1月23日,《人民文学》杂志走进了“与辉同行”直播间,开展“文学寻亲”,累计观看人数895万,获得上亿次点赞,达成近200万册订阅量,与遍布祖国各地的读者广泛连通。这一带动效应,不仅仅是明显跃升的发行数字,还拉动了纸业、印厂、递送以及文创周边的活力,并触及了文学在生产关系中所蕴含的新质生产力的可能性。更重要的是增强信心、稳定预期,让事实讲述真相——文学纸刊的优质文化成果依然有广大深厚的读者亲缘。
“互联网,唯创新者可生存!”《三联生活周刊》的转型路径在业内被视为成功典型。2017年,《三联生活周刊》从一本杂志,升级为三联生活传媒公司,并开始全面地转型融合发展。《三联生活周刊》主编李鸿谷介绍,《三联生活周刊》的转型融合采取的是“两条腿”走路的模式。一种是“+互联网”,即杂志整体的互联网化,不仅杂志的内容,包括广告与发行,全部而全面接入互联网,在线上寻找新的生存机会。另一种是“互联网+”,即互联网方式生产内容,以内容生产能力为本,学习并使用互联网新型的内容方式。如今该社的新媒体收入稳步上升,占比达总收入的84%。
李鸿谷观察到,当下,互联网传播1.0已经完成,传统需求迅速缩减,必须开始新质生产力建设;视频传播占比超越图文内容传播;人工智能(AI)出现,互联网开始新一轮革新。面对新的发展态势,李鸿谷将“再互联网化”作为重新出发的准则。他表示,内容生产依旧是根本生存原则。《三联生活周刊》一方面强调做强周刊、做深内容,这是核心的竞争能力。同时,使用各种互联网传播方式——图文、音频、视频进行内容传播。其中最主要的方向是视频的生产与传播。
同样实现从单一纸刊向多元化传播矩阵华丽转身的还有《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知识就是力量》杂志社社长、主编郭晶介绍,该社2014年开启了改刊征程,10年间对杂志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造,将期刊重塑为一个集网络出版、定制出版、新闻编发、课程研发、品牌活动于一体的科普融媒体出版平台。为了搭建这一平台,该社创新了机制体制,出版流程从传统期刊模式转变为新媒体模式,内容结构从篇章段落模式转变为关键词索引模式,实现了纸刊收入、品牌活动收入、融媒体项目收入各三分之一的多元化经营模式。目前,《知识就是力量》的传播矩阵覆盖了全网几十个主流客户端,粉丝达290万、年传播量超过4亿人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