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沈 西
1954年10月11日,北京,沟沿头33号。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周年欢庆之际,就在这个如今地图上已经名称消失的地址,人民音乐出版社(以下简称“人音社”)诞生——时名“音乐出版社”。通过公私合营的方式,新中国首家音乐专业出版机构正式成立,音乐出版事业追随着共和国的腾飞步伐拉开波澜壮阔的奋斗画卷。
70年一路走来,走过了探索专业出版道路的砥砺歌行、精雕细刻,走出了历数十载而不辍的以曲育人、以文载道;也走过了筚路蓝缕沐风栉雨却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走出了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守正创新、责任担当。人音社紧跟党的步伐,唱响时代主旋律,持续探索具有专业特点的出版之路,致力于用音乐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中外古今音乐文化成果、促进中外音乐文化艺术交流,已成为我国最具规模与影响力的国家级音乐专业出版机构,为党领导的文化出版事业作出重要贡献。
时代精神的歌唱者
从《黄河大合唱》到《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从《抗战歌选(1931—1945)》到《中国共产党历史歌典——歌声中的百年风华》,从《小康之歌——庆祝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全面胜利原创歌曲精选》到《领航——庆祝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优秀歌曲选》,从《嘹亮军歌: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优秀歌曲集》到《新时代军乐之声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典礼阅兵曲》,从《中国音乐百年作品典藏》到《中国当代作曲家曲库》,从《抗“疫”战歌》到《大型交响合唱组歌〈中国精神〉》……不同历史时期,人音社始终坚持用音符镌刻国人追寻强国梦想之路的壮美画卷,透过直抵人心的艺术浸染展现时代精神,深入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
时光回溯,早在人音社的前身——著名音乐出版家钱君匋1938年创立的万叶书店时期,就陆续在《小学活页歌曲》《小学音乐课本》《小学音乐教学法》等出版物中巧妙注入爱国主义思想,在小读者心中埋下抗日救亡的火种。1954年10月,公私合营的新机构——音乐出版社宣告成立。胸怀深厚的家国之情,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响应党的方针,追随国家部署,全心致力于新中国音乐出版事业发展。这种精神信仰和职业信念,贯穿并驱动着人音社70年发展历程,始终与时代进步、社会进步、文化进步同频共振。
音乐是时代的脉搏。党的百年光辉奋斗历程中,中华人民共和国75年蓬勃发展中,一代又一代的音乐文艺工作者在党的领导下,坚持与时代同步伐,与人民心连心,高擎民族精神火炬,吹响时代前进号角,倾心创作出大量优秀作品。作为音乐出版的重要践行者,人音社始终坚持以展现时代精神风貌为己任,团结广大创作者、汇聚优秀音乐作品,将之以曲谱、音像和电子出版物的方式广泛传播出去,充分发挥集音乐、出版两大领域于一身的优势,讴歌党和国家的巨大成就,奏响时代精神主旋律。
今年9月1日,国歌标准演奏曲谱在中国人大网和中国政府网上发布。国歌标准演奏曲谱和2017年已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发布的国歌旋律曲谱,皆由人音社绘制出版。能够为国歌标准旋律曲谱、演奏曲谱的制订工作贡献专业出版力量,既代表着人音社在音乐出版领域的标杆作用,也彰显出人音社始终致力于为国家和人民服务的薪火传承。
美育教育的践行者
人音社的基础音乐教育教材出版可以追溯到前身万叶书店时期。1938年万叶书店成立后,陆续出版《小学活页歌曲》《小学音乐课本》《小学音乐教学法》等。1955年,音乐出版社出版了《初中音乐试用教材》《初中音乐教学参考资料》《初中音乐歌曲伴奏谱》三种教材。这套专为北京市编写的教材,结束了初中没有音乐教材的历史。它不仅是北京市初中音乐课程的一次重大改革,还影响、激发了全国许多地区效仿,对新中国音乐教育的发轫,发挥了重要推动作用。
1985年,人音社受教育部委托,开始编写全国小学音乐教育“统编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由全国富有经验的音乐教师和教研员编写的这套教材,在全国范围内累计发行12亿册,为学校艺术教育科学化、规范化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此后近40年间,人音社又陆续出版和更新了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与五年制小学音乐教科书、三年制初级中学与四年制初级中学音乐教科书、《普通高中音乐教科书》、《义务教育课程标准试验教科书·音乐》。人音版音乐教材坚持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充分体现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美育方针,普及科学的音乐教育理念,以学生为本、为教师着想、从教育着眼,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学习主动性,重视创造性、实践性、综合性。人音版教材以其优秀的编写理念、过硬的出版质量、周到的售后服务,在全国中小学单科教材品种的选用率中始终名列前茅,为建设教育强国这一系统工程作出突出贡献。
在做好中小学音乐教材教辅的同时,人音社深入落实以美育人、以文化人的思路,通过大量的优质出版物,充分运用艺术作品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影响力和感召力,把音乐文化普及从儿童、青少年向全社会延伸,积极构建从义务教育、高中教育到高等教育、专业教育四维度音乐教育出版物序列。
在高等教育领域,以《基本乐理简明教程》《中国音乐史》《中国近现代音乐史》《西方音乐史》《和声学教程》《民族音乐概论》《中国民间音乐概论》《音乐美学基础》《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研究》《声乐曲选集》等为代表的专业教材与众多专家学者的学术专著,被列入高校各个音乐专业学生的必读书单而一再重印。《音乐欣赏》《艺术欣赏》《基本乐理》入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并以此为开端推出了适合综合院校音乐专业使用的“全国综合院校艺术教育规划教材”系列产品。
在专业教育领域,尤其是表演专业方面,人音版教学产品历来是专业学习者抢购的重点。几乎覆盖西乐、民乐全门类的优秀作品曲谱为广大学习者打开了音乐秘境之门;以“红皮书”“蓝皮书”“黄皮书”为代表的钢琴、小提琴系列已成为各层次专业学习者必读之物,年销量合计突破百万册;乐理、视唱、钢琴、小提琴、双簧管、琵琶、古筝、舞蹈等等,众多门类的音乐考级图书,陪伴着一代又一代教师、琴童和家长;《我最亲的人 少儿音乐快乐启蒙丛书》《我的音乐图画书》《我的音乐谜语书》等面对幼儿小读者的音乐启蒙教育读本也已推出面世。
专业出版的引领者
鸭嘴笔,牛角戳;五线谱,细雕琢。
音乐出版社成立后,继承钱君匋始创的五线谱图章绘制方法并发扬光大。绘谱工具中,除了纯手工打磨而成的牛角骨做的图章,还包括鸭嘴笔、弧线尺、油墨、油墨磙子等工具。绘制时将刻着符头、符尾的图章沾墨盖在事先印好五线的绘谱线上,符干和连线用鸭嘴笔绘出。绘制好的乐谱再照相制成锌板铅印或制成软片胶印。这种手法较之前绘谱速度快且准确率高,大大提高了音乐线谱的质量与效率,印制出来的乐谱,既美观新颖,又利于演唱弹奏,完全达到了国际出版物的标准。高手绘制的五线谱乐谱文本本身就是一件精美的工艺品,凝聚着绘谱人员对音乐作品的独特审美感受和表达。
这套绘谱方法和工具,人音社一直用到20世纪90年代中期。期间,人音社逐渐发展出一套国内领先的乐谱生产体系,包括符号种类丰富、形象精美的乐谱字体,成熟的生产工艺,专门成立了曲谱绘制组与简谱铅排厂,培养出一批训练有素的绘谱排版人才。翻看人音社保存至今的手绘乐谱,在乐谱分句断行,音符大小、倾斜角度,连线长短、线条弧度,力度速度标记摆放位置等诸多细节处,都体现出绘谱者的审美趣味与对音乐文本的个性化解读。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带着这份独具的艺术品位与便利演奏者使用的实用价值,在国际版权交易中,音乐出版社及后期人音社时期绘制的线谱版书籍,受到国外音乐出版机构的格外青睐。乐谱标准的研制是非常重要的课题,对于规范音乐出版物的质量、传播音乐知识技能都具有重要意义。
70年来,人音社在音乐专业出版方面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特别是对于曲谱出版的标准化从未停歇过探索步伐。随着时代和技术的发展,手工绘谱逐渐被电脑绘谱所取代,但手工绘谱时期的大量实践经验和各类音乐文本的表达呈现模式并未消失,而是在人音社出版的各种曲谱类出版物,进而在多年集体智慧的结晶——《编辑出版手册》《曲谱出版规范》等出版物中保存下来,成为人音社各类乐谱出版的规范与传统,并在业界产生持续而广泛的影响。
2017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正式施行,所附国歌旋律曲谱的标准五线谱版和简谱版,由人音社绘制。在立法阶段的研究过程中,人音社提供了“《国歌法(草案)》中曲谱的相关名词释义与说明”文件,附在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资料后面,供会议参阅,该文字资料最后落款为“人民音乐出版社提供”。在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上二次审议前和表决后,人音社派专业编辑与校对人员进行现场校对曲谱。今年9月1日,国歌标准演奏曲谱、国歌官方录音版本在中国人大网和中国政府网上发布。其中的国歌标准演奏曲谱,同样由人音社绘制。
2024年1月,《音乐曲谱出版 五线谱 通用规范》和《音乐曲谱出版 简谱 通用规范》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正式启动,人音社成为《音乐曲谱出版》国家标准起草组组长单位。在全国新闻出版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指导下,人音社与起草组各单位紧密协作,综合考量纸质出版与数字化传播方式特点,着力突出政策性、权威性、全面性、专业性和一致性,共同推进两项国家标准的研制工作。
中华文化的传承者
文明传承、文化表达,国家形象、民族精神,礼序良俗、风土人情……既存见于文字书写的字里行间,也依托于乐音曲调的百转千回。
20世纪50年代,人音社首次出版人民音乐家冼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以及钢琴协奏曲《黄河》总谱,后又陆续出版过多种版本,这套作品现已成为20世纪中国音乐的经典之作以及全球华人最熟悉的乡音之一。现存最早的琴曲谱集——明代朱权编纂的《神奇秘谱》也在这一时期影印出版,推动了各地琴家的发掘、打谱工作,带动琴学兴起。60年代中期,古代大型器乐曲《弦索十三套》、享有“维吾尔音乐之母”之称的新疆古典音乐《十二木卡姆》陆续出版,开启了对民族民间传统音乐艺术的规范保存与发扬光大。80年代和90年代,人音社陆续出版《中国民间歌曲集成》《中国民族民间器乐曲集成》。这是全国性项目“四大民间集成”的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民族文艺工作者10余万人的心血理想,是对我国民族民间音乐文化传统的真实记录与历史保存,其学术价值和历史价值会随着时间的推移愈显珍贵。
党的十八大以来,人音社结合音、像、谱、图、文多种方式,不断梳理传播中华民族优秀传统音乐文化,推出一大批民族音乐精品出版物。其中,有集20世纪至21世纪初中国优秀音乐作品之大成的巨制《中国音乐百年作品典藏》,有采撷民族音乐精粹的《音乐中国——中国民族器乐经典》《太谷秧歌传统曲谱》,有珍贵历史音响资料精修出版的中国艺术研究院图书馆馆藏音响档案珍粹《丝桐神曲》《世纪绝响》,有充分展现传统音乐之美的《天地同和——中国古代乐器博览》《中国音乐史图鉴》《中国戏剧史图鉴》《古乐之美》,有助力民族音乐传播传唱的《少儿乐唱古诗词》《中国民歌知多少》,有聚焦各种民族乐器演奏学习提高的“华韵”系列及配套“华韵师苑”系列,还有凝结民族音乐学术研究硕果的《琴海游思》《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研究》《音乐民族志方法导论:以中国传统音乐为实例》。2013年,人音社出版的《羌山采风录》获得“第三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这部包含了277首羌族民歌曲谱和原生态影像的出版物,背后是一个民间民歌研究团队,历时4年、跋涉四川羌族聚居区,采集当地民歌的艰辛足迹,和令人动容的民族文化抢救性保护的事迹。人音社以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责任感,将之付梓出版,及时保护了一个民族不可再生的活态历史,永久保存了一个族群的音乐文化记忆。
基于对传承优秀民族音乐文化的不懈追求,人音社承接完成了中宣部“十四五”重点项目“中华民族音乐传承出版工程”中音色库、数据库、检索系统、服务平台等子项工程任务,优质呈现出国家级音乐专业领域数字平台的基本面貌。同时,人音社承担起“传承工程”专家委员会办公室工作职责,在更广阔的层面上传播中国声音、弘扬时代精神。
学科体系的建构者
人音社走过的70年出版之路,为学术研究成果的出版传播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以学科眼光关注文化潮汐,学术出版覆盖音乐学科各细分领域,不仅帮助一代代读者洞开知识门径、打开精神视野,帮助一代代作者执其牛耳立言著说,而且持续助推着中国音乐学自主知识体系的建立、建设与建树。
1954年,音乐出版社在理论书籍中择优百余种精品重新出版,《中国音乐史纲》《和声学》《曲式学》等一批著作成为嘉惠学林的经典读本。进入80年代,人音社在学术经典的本土打造和引进译制上双管齐下,出版规模迎来井喷式发展。
音乐教育家杨荫浏的《中国古代音乐史稿》(上下册)几经周折,从1925年以《中国音乐史概要》破题,到1981年以《中国古代音乐史稿》收笔,跨越半个世纪的史书数易其版,最终由人音社出版。
1964年,音乐出版社出版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集体编写的《民族音乐概论》。这本凝聚了中国第一代民族音乐学家集体智慧和学术阅历的32开“小书”,蕴含的学科开山意义之深远,数十年后的同类“大书”都难以超越。首版于1962年的李重光的《音乐理论基础》,则是音乐学子步入音乐世界的敲门砖,创下54次的重印纪录,连同衍生出版的《简谱乐理知识》《基本乐理简明教程》等,总印数超过200万册,成为现象级知识传播经典案例。
作为与“著”并列的“典”与“刊”,成为人音社学术品牌的象征。《中国音乐词典》和续编以及《音乐百科辞典》即是一例。这3部音乐学科重典的主编者缪天瑞,作为出版社的早期倡办人之一,专事潜心修典,历经10余年终得成书,内容丰富翔实,中国特色鲜明,成为学界经典。
今年4月,权威音乐工具书《牛津音乐词典》第六版由人音社出版。第六版新增250多个条目,总条目过万条。第六版中译本实用的特色和卓越的品质,不仅满足了专业音乐研究与大众音乐普及的学习、表演、研究、鉴赏需求,更为我国音乐工具书的编撰提供了较好的参考借鉴,为中国音乐发展提供更为多元、广阔的全球视野。
人音社编辑出版的《音乐研究》《钢琴艺术》《歌唱艺术》《中国音乐教育》4种学术期刊在全国音乐学界、音乐教育界形成了更为广泛的影响。1958年创刊的新中国第一本音乐理论期刊《音乐研究》,现已成为音乐学术期刊中出刊总量最多、学术影响力最强的CSSCI核心刊物,是现当代中国音乐学术发展历程的“见证者”与“排头兵”;《中国音乐教育》为中国音乐教育理论、教学法的不断发展和提升作出突出贡献;《钢琴艺术》《歌唱艺术》成为钢琴和声乐两大领域最重要的学术载体;以4种期刊为依托举办的“国际三大音乐教学法全体系培训”“全国中小学优秀音乐课展示与培训活动”“世界青少年合唱节”等大型活动,每一届都达到数千人参与的规模。
融合出版的探索者
从Web1.0时代到移动互联网时代,科技迅猛发展,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广度和深度赋能新型产业。推动高质量融合发展成为任何一家出版企业都必须直面的重大发展课题。音乐与图书,恰恰是天然适合互联网方式进行传播和解读的两种信息形态。人音社敏锐捕捉到时代发展的新特点、新变化,努力激发自身音乐出版的双重特性,不遗余力地贴近读者阅读需求变化,打造满足受众“悦”读需要的出版产品和出版方式,积极探索音乐专业出版的融合发展之路。
特别是近年来,人音社加大工作力度构建融合赛道发展体系,从顶层设计上对数字融合发展作出了中长期规划,将“持续推进新形态产品产业化”列入出版社“十四五”规划,在进一步优化活化传统优势,运用互联网思维使之科学有效地实现迭代的同时,紧抓市场机遇,积极开发新型产品、构建融合业态。把业态转型升级作为高质量发展的重要途径,向内深挖内容资源、强化竞争优势,向外深究用户需求、细化用户画像,内外结合从内容优化、产品开发、运营推广、增值服务等方面来加速推动融合发展。在机构设置和团队建设方面增设了相关机构,吸收和配备专门人才。配套设计融合发展运行机制,建设媒资管理系统作为产品开发的资源平台,形成了以编辑业务部门为资源基底、以融合业务部门为运营前端、以媒资管理系统为平台工具、以重点产品为市场触角的生产运营体系。
在这样的工作思路和运营体系下,人音社成功搭建“人音媒资管理系统平台”,集中上传管理内容数字资源,为全面落实出版资源的数字化、结构化、知识化全生命周期管理提供高效的内部应用平台,探索“中央厨房”模式的内容生产联通模式。持续加强传统内容的数字化运营,持续完善“图书增值服务”功能,充分利用二维码技术,将纸质图书的平面信息立体化、静态信息动态化,使阅读进入互动的全媒体时代,提升出版内容的触达力,扫码播放流量每年650万人次。电子学术期刊已实现《钢琴艺术》《歌唱艺术》《音乐研究》《中国音乐教育》的纸电同步,并覆盖历史过刊,有效服务于广大专业读者。“中国原创音乐数字出版平台”、数字化教材教辅平台“万叶网”、音乐资源专题数据库“人音乐读”,以及在线教育产品“人音学琴APP”等融合发展项目陆续推出,形成融合业务新业态产品矩阵。
文化交流的推动者
2006年,人音社通过与国际著名音乐出版机构德国朔特公司的成功合作,实现《中国音乐史图鉴》《中国戏剧史图鉴》《中国旋律——西洋乐器演奏中国民歌》的版权输出。这批出版物带着中国音乐、中国声音走上世界舞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中国文化。
音乐是一种世界语言,它受自身文化的影响,但却能以超越文化差异的方式让不同国家的人共同感知和理解。人音社致力于通过音乐出版的方式更好地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向世界阐释推介中国特色、中国精神、中国智慧。
人音社已发展成为一家在国际音乐出版领域拥有一定话语权的知名出版企业,是德国朔特音乐出版有限公司、亨乐音乐出版社,美国海伦德音乐出版公司、阿尔弗雷德出版公司,奥地利环球音乐出版社等国外著名音乐出版社最大的中国合作伙伴。《中国旋律》《中国民歌精选》《中国钢琴作品精选》《古乐之美》《琴梦中国》《中国音乐史图鉴》《中国戏剧史图鉴》《京剧脸谱图解》……据不完全统计,从2012年至今,人音社已向英国、德国、美国、韩国、日本、俄罗斯、保加利亚、埃及、印度等国家输出出版物版权500余种。
同时,人音社借助国外出版机构、演出机构的渠道,积极寻求更多样的合作模式,开发更丰富的产品形态,利用平台优势把中国音乐作品,尤其是更多现当代优秀音乐作品,通过作品互换、乐谱租赁等新形式传播出去,让中国声音唱响国际舞台,用音乐的语言讲好中国故事。
1954年~2024年
70年一路走来,一代又一代人音人为铸就中国音乐专业出版事业不懈努力、接续奋斗;一代又一代优秀的学界大师、音乐家、教育家和各界专家共襄盛举,在人音社这个平台枢纽上,携手打造出海量的音乐出版精品;一代又一代读者对人音品牌寄予了无限热忱与信任。作为一家两次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先进出版单位奖的音乐专业出版社,人音社结出累累硕果。出版的作品多次荣获中国出版政府奖、中华优秀出版物奖、“五个一工程”奖、“中国好书”、中国金唱片奖、中国出版集团图书奖等重大奖项,众多出版物入选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十三五”和“十四五”规划项目、数字出版精品遴选推荐计划、全国有声读物精品出版工程、图书版权输出奖励计划、向全国青少年推荐百种优秀出版物等重大出版项目序列或出版物推荐榜单。
用出版传播优秀音乐,用音乐记录先进文化。站在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新征程上,站在创建70年来紧跟党的步伐、结出累累硕果的新起点上,人音社将进一步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深入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不断推出更多优质出版项目,满足广大读者的文化需求,加强与各界的通力合作,共同推动文化强国建设,发挥出版、音乐、教育多领域跨界优势,以专业出版开拓者和引领者的姿态守初心、再出发、更远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