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02:文化/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声音
  我有个更小的无线装置,能让我看许许多多书籍和影片……它是张图书馆借阅卡。

  ——美国《哥伦布电讯报》刊出的一幅漫画,一位母亲对手持电子阅读器的女儿如此说道。

  说“六经注我”并不算狂妄,本来人和人之间就是相通的。读书,应该是一个创造性的活动。

  ——王蒙新作《庄子的快活》日前由中华书局出版。王蒙表示,他对《庄子》的解读,既重视“我注六经”,借鉴清代王先谦、郭庆藩等众多学者的注解,尽力把握文本的原意,也勇于根据自己的生命体验去激活古代经典所蕴含的丰富思想,从而把庄子的眼光化为自己的一个视角,并用这种视角去重新看待世界。

  我反对通过数字阅读方式只读一些网络文学。我认为网络文学根本就不是文学。写这些作品的人甚至不能被称为“文字工作者”。创作网络文学作品完全是农民工式的作业,是每天搬多少块砖的体力劳动,跟心境和审美都无关。

  ——才女作家蒋方舟近日接受《中国青年报》记者采访时,旗帜鲜明地论网络文学。

  我觉得书上有好闻的味道,纸的味道、油墨的味道、书的味道,也是文化的味道。我把这个文化的味道拿得离脸越来越近,最后贴在脸上,闻着就睡着了。

  ——凭借《北纬36度线》、《世界上最美丽的村子——我的家乡》等几部作品,在国内的亲子阅读圈中,在妈妈和孩子们心里,日本图画书作家小林丰已经是一位明星。近日他与读者交流阅读心得时如是说。

  一个准备从事文学工作的人,不要老想着当鲁迅、当托尔斯泰,而应该首先问问自己是不是真心喜欢这项工作。

  ——作家叶兆言近日坦言,文学作品如果不被阅读,无论什么名著,无论什么大奖,都和垃圾没太大区别。文学首先不是为了别人,而是为了我们自己。

  用精巧的技能讲述了现代中国的悲剧故事以及作者对中华文化、语言和整个社会的复杂见解。

  ——近日,作家韩少功以小说《马桥词典》获得美国第二届“纽曼华语文学奖”,该书英文版译者朱莉娅如此表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分销视野/民营业态
   第04版:书业时评
   第05版:教育出版
   第06版:专稿
   第07版:专稿
   第08版:资讯超市
   第CG01版:中国阅读周刊
   第CG02版:文化/关注
   第CG03版:文化/聚焦
   第CG04版:书评/思想·科学
   第CG05版:书评/文艺
   第CG06版:书评/非小说
   第CG07版:书评/财经·管理
   第CG08版:书评/文史·童书
《爱得多不如爱得对》:用正确的方式去爱和教育孩子
沙里淘金:“传媒大亨”并不温文尔雅
资讯
声音
中国图书商报文化/关注CG02声音 2010-11-02 2 2010年11月0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