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我才出任重庆大学出版社社长,工作还不到半年时间,以前也未从事过出版方面的工作,面对这样一个刚转企改制的出版社,面对出版社下属和投资的几家公司,面对200多人的职工,社长这个职位对我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挑战,如何带领全体职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如何引领出版社及各关联公司在经济体制的变革中求发展,就成为我今后的主要任务。”说这一席话的,正是重庆大学出版社的新成员、新掌门邓晓益。作为新加入这个团队的一分子,他深深感受到了肩上担子的重量。
邓晓益表示,重大社已经走过了20多个春秋,生产规模上亿,出版社从业务单一以教材出版为主的小规模企业,发展成为拥有两家独资公司、两家合资公司,具有图书出版权、电子音像和网络出版权的中型文化企业,迈进了全国百强单位,成为国家一级出版社,同时也熔炼了一支团结合作、素质优良、有执行力的团队。迄今为止,该社已出版图书5700余种,多套图书选题列入国家、教育部重点选题出版计划,200余种图书分别获得国家级和省部级的各种奖励;先后获得“全国教材建设和管理先进单位”、“新闻出版系统先进集体”、“全国服务‘三农’图书出版发行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全国百佳图书出版单位(国家一级出版社)”的殊荣。作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出版社和国家高校教材和职业教材出版基地,依托历史久远的综合性高等学府重庆大学的学科优势,经过长期的努力开拓,重大社在机电、建筑、经管、艺术设计、社会科学研究方法、外语、心理自助、休闲读物等学科门类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和品牌。
对于重大社今年的变化,邓晓益特别提及了该社今年在北京独资成立的北京图书公司。自此,重大社下设理工分社、科技分社、经管分社、社文分社、外语分社、国际合作部(图书编辑室)、营销中心、物流部等部门,电子音像出版社具备电子、音像、网络出版权,独资合资建立了重大书店(高校图书代办站)、重庆书源排校公司、重庆日报图书公司、北京图书公司,初步形成集团化发展雏形。
邓晓益表示,重大社顺利完成了转企改制,真正意义上以有限责任公司的身份进入了市场竞争的洪流中。该社也将积极利用各种平台,展示自身形象,构建品牌影响力。今年大学社订货会上,该社将致力于打造“国家高校教材和职业教材出版基地”的品牌定位,集中展示从研究生、大学本科、高等职业技术教育、中等职业技术教育到基础教育各个教材出版层次。其中,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128种,中等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推荐教材4套,基础教育国家课标教材2套。但是,邓晓益也表示,全体职工在刚刚经历了转企改制的变革后,马上又经历领导班子的调整,所以稳定人心、稳定生产秩序是当务之急,先有稳定才有发展。
谈到下一步的发展,邓晓益说,他将和出版社的领导班子一起做好出版社“十二五”发展规划。而他自身更要多学习、多了解,在学习和了解中思考今后的工作应该如何开展和改进。(文 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