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03:书评/小说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那段往事沉默如谜
鲁 敏 1970年代出生。江苏省作家协会副主席。25岁开始写作。已出版长篇小说《博情书》、《百恼汇》等5部,中、短篇小说集《纸醉》、《取景器》等三部。曾获庄重文文学奖、人民文学奖等。多部作品译为德、法、俄、日等文字。
  往昔岁月如尘埃般随着鲁敏的文字纷至沓来,这使我有机会重新听到那高音喇叭上的宣判声音,寻找到个人记忆深处的蛛丝马迹。

  《此情无法投递》鲁敏著/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10月第1版/26.00元

  ○张 莉(文学博士)

  一个好的作家,是不是都得具有对世界的强烈好奇之心,都得具有对未知神秘世界的探索精神?我读鲁敏小说时常有这样的强烈感触——她对万事万物的好奇与热情是如此地强烈——比如她对暗疾的追索,比如她对那平凡面容下风生水起的情感世界的探究,都很令人吃惊。最近读她的长篇新作《此情无法投递》,再次印证了我的感受。她书写的是一段沉默如谜的岁月,她带领我们重回1980年代初年所进行的那一次“严打”。——“严打”对于那些年长者而言可能只是诸多人生风雨坎坷路的一种,可是,对于我们这一代“70后”而言,它是一段不可言说、不可追问、讳莫如深的“重重迷雾”。

  对我而言,《此情无法投递》首先意味着往昔岁月如尘埃般随着鲁敏的文字纷至沓来,这使我有机会重新听到那高音喇叭上的宣判声音,寻找到个人记忆深处的蛛丝马迹。是的,正如李银河博士在其博客中所言,这部小说首先讲述的是那个时代,那个渐渐被人遗忘的事件。可是,这部小说仅仅是对那个时代的追索吗?依我的眼光读来,这部小说固然书写了那个时代的悲剧事件,但更关注的是那件并不如烟的往事在每个亲历者身上划过的深刻痕迹。

  那是一位19岁的年轻人被执行枪决后留下的伤痛。他那可怜的父亲母亲的伤痛感真真令人动容,“性”像一个巨大的诅咒一样弥漫在他们的生活里,22年来成为巨大的梦魇,死死地包裹住了这对平凡的父母,受伤的双亲。他们成为了性恐惧者,他们生活中的一切都被扭曲了,甚至在偶然相爱怀孕后深深恐惧邻里怪诞的目光。而那个女主角斯佳的故事,则使那惨痛的“陆丹青之死”变得那么地荒诞,毫无意义!在当年,她以一种莫名的冲动挑逗了一个青年,他因此无端命丧黄泉。而她与继父之间那莫名的情愫纠缠又使她身陷性与肉的劫难中——也许年幼时她并未曾觉察,但年长后她日益发现,那个深夜她与那位19岁青年之间发生的片刻肉体接触,吞没了她之后美满婚姻和性生活的可能。——同性与异性都无法使这个女人获得快感,无法使她成为真正的性爱主体,斯佳在那件事情结束之后,永远地成为了“爱无能者”。

  这是关于那段故事之后的漫长余震的书写,这是那沉默如谜背后故事的浮现——这书写也未尝不是对20年来中国社会“性观念”变迁史的勾勒。陆教授夫妇深恐女儿小青为她的哥哥的“丑事”所累,但未曾想她却将这段往事写入博客大赚“点击率”,“太酷了!那可是22年前啊!我丹青哥哥太棒了,搞舞会、约会女生、为爱而死……爸爸你别说那么难听,什么流氓罪,那是他的个性,他敢爱敢恨、敢做敢当……”从“残酷”到“酷”,女儿小青的态度是如此轻巧!年幼的一代,岂知这样的性观念背后,我们这个民族和社会曾付出过何等沉重的代价!

  小说倒数第2章写了陆教授对于女儿行为的惊恐——她是如此地不在意贞洁,不在乎性,这让他甚至渴望再来一次“严打”才好。我猜陆教授的狂怒一定会引起很多读者的共鸣——看看我们现在年轻人的性观念吧,仿佛像打开了“潘多拉的盒子”一样失控。所以,很多人渴望当年那对性的“恐惧”,一如现在很多人对《山楂树之恋》的夸奖一样,人们渴望当年说起性的讳莫如深,认为那便是纯洁与纯粹。可是,我们确信那真的是纯洁而不是无知?——面对性的张皇与愚蠢怎么能说是纯洁呢,这也太一厢情愿了。当年的“简单”、“纯朴”,不过是因为资讯的不发达和经济的不发展所致——我们怎么能在渴望倒掉盆里的污水时狠心倒掉我们那改革开放带来的累累果实?面对曾经的往事之痛,我们怎么能说渴望回到“严打”?重要的是,我们要在物质发达的基础上重建对精神追求的渴望,对信仰的“信”,重要的是不忘这前事沉痛,让它永远成为我们难以忘记的过错和教训。

  《此情无法投递》让人有很多感慨,因为它是斑驳的和多声音共存的小说。但是,这小说还有写得更复杂更有力量的空间。如果没有那具有强烈抒情意味的书信体形式,这小说会不会更具旁逸斜出之美?甚至,阅读的时候我在想,作为一位对世界有强烈好奇之心的小说家,作为对当下社会内核有出色把握能力的小说家,鲁敏何不勇敢地取消书信体而直接从一个年迈的老人追踪一位单身女人的故事说起,那样的出发,会不会呈现出更为繁复的山水,那样的引领会不会使今天的追索更具有震惊意味?恐怕那种对往事的好奇会更有利于带领读者向那往事的更深更潜处探寻吧?——当然,我也知道,小说家有小说家自己的考量,而我也得承认,是我个人的审美趣味的偏好导致了我阅读这部小说时的些微不满足。

  不过,这一点儿也不影响我对这部小说的阅读,事实上,在我看来,作为“70后”小说家的代表人物,作为被寄予厚望的新晋“鲁迅文学奖”获得者,鲁敏显然已经在尽最大努力重新翻检一个时代如谜的面容了。——这样的工作何其重要,这种并不沉缅于个人情感和个人成长史而渴望面对民族历史的选择何其宝贵,而最为重要的是,她最近发表的中篇小说《铁血信使鸽》和《惹尘埃》都表明了她面对浮世时的有力追问。你知道,在当下的年轻作家一辈中,能直面我们的时代具有思考能力的书写者何其稀少!就此而言,《此情无法投递》的出版应该被注意,这是一位新的小说家的重要起点,是的,在我看来,鲁敏的写作不仅仅使我们拾起了那已经忘却的时代往事,也以一种特有的方式帮助我们重新对往日岁月进行了一次抵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大众出版
   第04版:世界出版
   第CG01版:中国阅读周刊
   第CG02版:文化/聚焦
   第CG03版:书评/小说
   第CG04版:书评/童书·文史
   第DXZK01版:2010全国大学社图书订货会专刊
   第DXZK02版:2010全国大学社图书订货会专刊
   第DXZK03版:2010全国大学社图书订货会专刊
   第DXZK04版:2010全国大学社图书订货会专刊
   第DXZK05版:2010全国大学社图书订货会专刊
   第DXZK06版:2010全国大学社图书订货会专刊
   第DXZK07版:2010全国大学社图书订货会专刊
   第DXZK08版:2010全国大学社图书订货会专刊
   第DXZK09版:2010全国大学社图书订货会专刊
   第DXZK10版:2010全国大学社图书订货会专刊
   第DXZK11版:2010全国大学社图书订货会专刊
   第DXZK12版:2010全国大学社图书订货会专刊
   第DXZK13版:2010全国大学社图书订货会专刊
   第DXZK14版:2010全国大学社图书订货会专刊
   第DXZK15版:2010全国大学社图书订货会专刊
   第DXZK16版:2010全国大学社图书订货会专刊
   第ZK01版:中国图书营销周刊
   第ZK02版:中国图书营销周刊/本期话题
   第ZK03版:中国图书营销周刊/案例解读
   第ZK04版:中国图书营销周刊/广告
   第ZK05版:中国图书营销周刊/操作实务
   第ZK06版:中国图书营销周刊/人物志
   第ZK07版:中国图书营销周刊/个性书店
   第ZK08版:中国图书营销周刊/行情报告
即使全世界都不站在我这边,我也要坚持自己的信仰
在不确定性中寻找道路
那段往事沉默如谜
风雨苍黄文脉长
编辑荐书
一种与上帝的另类对话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小说CG03那段往事沉默如谜 2010-11-09 2 2010年11月0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