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商报·卷藏数据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全国公共图书馆2010年新书入藏概况分析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浙苏粤馆藏领先 公共馆配门槛低竞逐烈
全国公共图书馆2010年新书入藏概况分析
图1 公共图书馆2010年新书平均入藏品种比例 (注:I为文学类,K为历史地理类,F为经济类,B为哲学宗教类,G为文化教育科学类,J为艺术类,R为医药卫生类,D为政治法律类,H为语言文字类,TP为自动化、计算机技术类,C为社会科学总论,TS为轻工业、手工业类,TU为建筑科学类。)
图2 2010年公共图书馆中文学类新书的价格分布
表1:6个细分市场中2010年参与新书馆配竞争的出版社数量
表2:全国公共图书馆馆配码洋出版社TOP10
图3 6个细分市场的CR5、CR10分布
5、全国公共图书馆配6大细分市场出版社TOP10 自然科学类TOP10
天文学、地球科学类TOP10
军事类TOP10
文学类TOP10
综合类TOP10
航空航天类TOP10
说明:馆配覆盖率指每种图书已馆配的图书馆数与抽样图书馆总数(即140所公共图书馆)的比例,可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图书在馆藏领域被认可的程度。本排行榜中所有书目均以馆配覆盖率为排名依据。
文学类馆配图书TOP20
自然科学类馆配图书TOP20
天文学、地球科学类馆配图书TOP20
综合类馆配图书TOP20
军事类馆配图书TOP20
航空航天类馆配图书TOP20 说明:以上不同细分市场的馆配书目排行榜中均不计已进入整体排行榜TOP20的书目。
  商报·卷藏数据致力于研究馆配领域中文图书的分布特点及市场的竞争格局,有助于馆藏机构及出版机构掌握馆配市场的形势动态,有针对性地开展馆配工作。商报·卷藏数据由中国图书商报和武汉卷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联手发布,目前“卷藏·中文图书馆藏分析系统”已采集有800余所图书馆的中文图书馆藏数据,覆盖了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累计品种达到180余万种,可根据用户需求提供各种不同的馆配信息查询及订制报告。 

  截至本期,商报·卷藏数据已发布四期,包括本报第1718期01、02版《商报·武汉卷藏信息公司联手发布国内首部中文图书馆配年度分析报告》,本报第1721期2版《全国理工类高校图书馆2010年馆配新书分析》,本报第1926期8版《社科类图书采购占比超过六成》,本期关注全国公共图书馆2010年新书入藏概况分析。商报·卷藏数据的细分市场分类,均按《中国图书馆分类法》。本报告具有自主知识产权,未经允许不得作为商业开发使用,转载刊发请注明来源“商报·卷藏”数据。

  ■商报·卷藏数据专题组

  本期报告以“卷藏·中文图书馆藏分析系统”中140所公共图书馆2010年的新书入藏概况进行分析(本文所指“新书”指2010年出版的图书),这些图书馆分布在全国包括江苏、浙江、广东、北京等在内的28个省市自治区。140所公共图书馆中,包括一级公共图书馆93所,占67%,对全国一级公共馆的覆盖率达到19%;二级公共馆13所,占9%;三级公共馆4所,占3%;其他公共馆30所,占21%。(注:2009年底,文化部组织开展第四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工作,参加评估的图书馆共2234所,最后评定一级图书馆480所,二级图书馆410所,三级图书馆894所,上等级图书馆总共1784所。 本期报告140所公共馆中的“其他30所公共馆”即是未参与2009年评估的图书馆。)

  1、新书入藏品种分析

  浙江、江苏、广东地区公共馆入藏品种较丰富

  140所公共图书馆2010年入藏的新书中,中文图书共计有77967种。其中馆藏品种数超过1万种的图书馆有17所,占有率达到12%,超过2万种的图书馆有6所,且均是来自于浙江、江苏和广东三地。整体而言,140所图书馆中,浙江、江苏和广东三地公共馆的入藏品种数亦明显较为丰富,这与三地发达的经济发展水平紧密相关,说明地方的经济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公共图书馆的馆藏规模。

  2、馆藏结构分析

  社科类图书入藏比例超过出版比例,文史哲及经济类图书占主导

  根据中国新闻出版总署公布的“2009年全国新闻出版业基本情况”统计,2009年全国出版的图书中,社科类图书占出版总品种的73.7%,自科类占25.7%。依据“卷藏·中文图书馆藏分析系统”中140所公共图书馆2010年入藏的新书统计,有接近50%的图书馆社科类入藏品种比例高于73.7%,140所图书馆中社科类的平均入藏品种比例达到76%,高于全国社科类图书的出版比例,反映出公共图书馆中社科类图书主导性的馆藏地位。

  在社科类图书包含的11个大类中,文(I类,28.2%)、史(K类,8.6%)、哲(B类,6.9%)及经济类图书(F类,8.7%)是公共图书馆的馆藏主力,四类图书占到公共馆馆藏总品种的52.4%。自科类中则主要是医药卫生类(R类,5.2%),轻工业、手工业类(TS类,2.7%)和自动化、计算机技术类(TP类,2.5%)图书的入藏品种相对较为丰富。(见图1)

  (注:上述社科类是参照《中图法》,并结合图书馆行业的惯例,将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类(A类)、哲学类(B类)和社会科学类(C类~K类)统称为社科类;自科类则是《中图法》中的自然科学类,即是N类~X类。)

  3、2010年文学类新书价格分析

  主要价格区间为25.00~30.00元

  140所公共图书馆2010年入藏的文学类新书共计12077种,平均定价为29.67元,价格主要分布在25.00~30.00元区间内。这一区间的品种份额达到31.98%,同时该区间亦集中了最高的码洋份额(39.84%),如馆配畅销书《中国足球内幕》、《小时代2.0虚铜时代》、《宝贝· 宝贝》均在这一区间内。其次是20.00~25.00元区间,码洋份额为13.94%,品种份额略高于码洋份额,达到15.34%。

  整体而言,价格低于30.00元的图书在公共图书馆中的码洋份额合计达到68.63%,说明文学类图书在公共图书馆中的销售码洋主要来源于中低价位的图书。(见图2)

  4、馆配市场出版社集中度分析

  出版社分布广泛,市场竞争激烈

  140所公共图书馆2010年入藏的新书中,参与馆配竞争的出版社共有549家,普遍高于高校图书馆中参与馆配竞争的出版社。549家出版社的CR5仅为14%, CR10为21.3%,市场集中度处于较低水平,整体低于高校图书馆2010年的馆配集中度,说明公共图书馆中,出版社的进入门槛较低,分布较为广泛,市场竞争激烈。(见表1)

  549家出版社中,机械工业、科学和化学工业出版社的码洋占有率位居三甲,同时,这3家出版社的馆配品种数亦是排名前三。排名前10的出版社中多数出版社单品种创造码洋的能力高于整体市场水平,但仅中信出版社的码洋品种效率超过2,主要得益于该社在2010年出版的一些文学类、经济类图书在公共馆覆盖面普遍较广,如《2012:失落的预言》、《荣辱二十年》、《当中国统治世界》、《死亡数字》等。(见表2)

  与高校图书馆相比,公共图书馆2010年入藏的新书中,在文学类(I类),军事类(E类),自然科学类(N类),天文学、地球科学类(P类),航空航天类(V类)和综合类(Z类)共6类图书的品种入藏比例较为突出,对应6个细分市场中除文学类图书的CR5低于30%外,其他5个类别的CR5均在30%~60%之间,市场集中度处于中等位置。(见图3)

  6、全国公共图书馆2010年入藏新书TOP20

  如上表所示,2010年全国公共图书馆入藏的新书中,馆配覆盖率TOP20的图书均属社科类,在种类上,文学类图书占到60%,其他则涉及到哲学、经济、政治和历史地理类。12种文学类图书中属于原创文学的作品占到8种,另4种来自英美及日本。整体而言,馆配覆盖率TOP20的图书中,引进版图书占到了30%。

  7、 6大细分市场馆配图书排行

  数据显示,文学类,军事类,自然科学类,天文学、地球科学类,航空航天类和综合类共6个细分市场中,文学类TOP20的馆配覆盖率普遍高于其他类别,而航空航天类的TOP20覆盖率则相对较低。

  自然科学类,综合类和天文学、地球科学类3个细分市场中的TOP20多是适合青少年及未成年儿童阅读的科普读物,北京少年儿童出版社与北方妇女儿童出版社表现突出。军事类图书的馆配覆盖率TOP20中,总体上中国市场出版社的占有率最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商报·卷藏数据
   第04版:商报封面人物
   第05版:教育出版
   第06版:专业出版·IT细分
   第07版:畅销书推广
   第08版:资讯超市
   第CG01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CG02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化·关注
   第CG03版:中国阅读周报·传记
   第CG04版:中国阅读周报·专版
   第CG05版:中国阅读周报·小说
   第CG06版:中国阅读周报·财经
   第CG07版:中国阅读周报·思想·科学
   第CG08版:中国阅读周报·童书
浙苏粤馆藏领先 公共馆配门槛低竞逐烈
中国图书商报商报·卷藏数据03浙苏粤馆藏领先 公共馆配门槛低竞逐烈 2011-03-29 2 2011年03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