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之所以还没有成为出版强国,就是因为太多的不懂编辑的人成为了出版社的社长。
人生的经历就好像是一本书,它涵盖了丰富的哲理,如何从“默默无闻”到成为“著名学术出版人”?
我想用自己的成长经历告诉大家如何选择与坚持:先从“知青”到民办教师,又从上大学到做编辑,再从编辑到社长,一步步地成长起来的,其中有着太多失落与不情愿,但也蕴含更多的坚持与不放弃。当我们无法选择“大环境”时,我学会了通过自己的努力与改造,取得了今天的成就。
当听到员工们提出“不想当社长的编辑不是好编辑”的说法时——我说社长只是一个企业的管理者、一个职位。但编辑是一个专业,是一种能整合各种资源,生产和传承文化的创造性劳动者——他(她)有最高境界,他(她)的最高境界应该是能引领社会的潮流,成为一种思想的引领者,是一个崇高的职业门类。所以说一个管理者与一个专业不能划等号。但是一个社长必须是一个好编辑,中国之所以还没有成为出版强国,就是因为太多的不懂编辑的人成为了出版社的社长。
年轻人进入出版行业后,需要问自己是否了解和喜欢出版行业——人需要把工作和爱好结合在一起,才能在工作中有所成绩。如果喜欢出版行业,那么就需要对自己进行定位。编辑有很多类,有了解图书生产全过程、理解被服务对象具体需求的全能型编辑;有能在专业领域研究到极致的专业型编辑;有把图书做得美观大方得体的设计编辑;有为了将图书能更高品质奉献给读者的文稿编辑……为了避免茫然与盲从,需要给自己做一个合适的定位,如何设定自己的目标需要每个图书编辑好好思索。(作者系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社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