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
■周强生(马来西亚大众书局)
中国大陆,地大物博,排行榜上大众生活类读物如全球畅销的《秘密》、《蔡康永说话之道》、白岩松《幸福了吗?》、朱德庸《大家都有病》之类固然不在话下,即便是文学味较重的贾平凹《古炉》、严歌苓《霜降》、池莉《她的城》,历史人文类如《辛亥:摇晃的中国》、《南辕北渡》等都时常可以在榜上看到,当然也少不了这十年来新一代的流行作家韩寒、郭敬明、安妮宝贝、饶雪漫、明晓溪等。
中国香港,一贯的精悍现实但不失独立思维,上榜图书不少是实用书如财经类《胡立阳股票投资100招》、教育类《怪兽家长》、保健类《餐桌上的中药》等,同时少不了十年如一日的几位流行小说作者张小娴、亦舒的新作上榜。
中国台湾地区的排行榜则以感性、品位、潮流时尚、多元化领军,时常上榜的书不乏外国流行的类型小说《少女》、让读者感叹的《大象的眼泪》等,当下最热门的话题如《塑身女皇教你打造完美曲线》、《力量》(《秘密》的续集)也抢先发行中文版。名人效应的严长寿著作《教育可以不一样》、美国蔡美儿《虎妈的战歌》、日本人大前研一的《一个人的经济》等陆续登场,外加娱乐圈子的“明星书”,如罗志祥的《罗辑课》之类每年至少有几本大卖。台湾品位文化的佼佼者:几米绘本也是排行榜的常客,还有近年异军突起广受年轻读者追捧的轻小说、动漫小说,更带起三位代表作家护玄、御我、水泉,以动漫奇幻的封面吸引不少新读者。这种种都显现出台湾出版业的多元软实力。
相较这三大中文书地区,新加坡与马来西亚的排行榜其实深受三地影响,目前影响马来西亚读者的图书,主要来自中国台湾,其次来自中国大陆,第三才是来自中国香港,从马来西亚的5月榜单来看,10本文学类图书中受台湾影响的有8本,10本非文学类则全部都是台湾出版、台湾作者著作,10本童书中则有3本是马来西亚本地出版社童悦坊与台湾出版社合作,1本与香港出版社配合,6本马来西亚当地出版社购买韩国版权出版。整体可见台湾出版业的软实力,影响马来西亚读者的阅读趋势。
从阅读口味来看,明显的“轻阅读”现象,5月没有任何一本是历史人文类,近年来稍微能说得上文学性比较深厚的只有村上春树的《1Q84》。这是否代表马来西亚的读者阅读口味太肤浅了呢?
其实不然,主要的原因有三:一是马来西亚华文教育并不是必修课,二是本地华文出版因仅限于华人阅读而难以蓬勃发展,三是书本来源大部分是从马来西亚境外买断进口。
故此书店采购者如我,一般单本书采购量能买进千本以上,达到有机会成为畅销书进货量的选书,首重名作者、流行的题材、一般读者易接受为先,较纯文学、较学术化的作品,因为销售把握不高,采购量不多,当然没有足够销量冲入畅销榜。
但依旧深信书店的文化责任与生存方式,首要推广阅读习性,不限种类地寻求能增加新读者的好书,积极与出版社沟通,策划有效的推广方案,即便是表面肤浅的轻阅读,我相信它也是由浅入深的起步,况且轻阅读也没啥不好的,阅读本来就是一种私我、应自身需求而自发的行为,作为书店,如果能加强这种自发行为的启动,不管一个读者是从一本食谱、流行著作或漫画开始,只要愿意开始阅读,我们就有机会提供更多类型的书籍,让读者有机会接触,进而才有深阅读的契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