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02:中国阅读周报·文化·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通胀下的2011年理财书市场:全民理财将流行?
  这是一个投资“冷”时代,一方面投资市场低迷不振,投资难以实现大的斩获;另一方面通货膨胀预期居高不下,又使得资产面临缩水。

  一边是证券市场低位僵持,市场悲观;一边是银根紧缩和大范围的楼市限购;与此同时,黄金、白银市场同样“高处不胜寒”,投资者根本找不到市场机会。而在通胀预期不断走高时,投资者面临巨大的资产贬值风险,也会对他们长期财务规划的执行带来不小影响。

  当通胀已经成为全民话题,当那首《春天里》的“老无所依”刺痛了你的耳膜,如何通过理财过上富足的生活,便成为触动所有人神经的问题。就此来看,家庭和个人理财类图书正遇推广良机。

  在市场阶段性低迷时,不管是失去昔日热情,还是迷茫得似乎无路可走的投资者,更需要长线思维的理念,而摈弃短线炒作的心态,坚持独立思考,规划自己的理财之道。在这样一个迷茫期,我们盘点当下的理财书市场,并选择了两位财经作家,从微观到宏观,请读者分享他们的理财方法论。我们同时推荐理财书的相关阅读。在这样一个低迷期,不妨精心潜伏,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作为经管类图书市场中的一种,投资理财书在中国尚属新生儿。2000年左右开始萌发,并与投资热潮同步,市场异军突起,理财风席卷市场,呈现爆炸性出版;再到金融危机和经济复苏后,目前不咸不淡的出版之势。虽然市场上优秀的文本不多,且与其他类型出版相似,市场竞争加剧;但目前的理财书市场,隐藏商机。根据记者观察,目前的理财书市场呈现两大特点。

  ■商报实习记者  张  攀

  商报记者  夜  雨

  市场:细分、细分再细分

  蚂蚁、孔雀、狮子和狐狸,如果你选择一种动物,会选什么?

  这是一道关于理财观的测试题,这四种动物分别对应一种理财观,蚂蚁代表储蓄型、孔雀是消费型、狮子是投资型、狐狸是投机型。每种理财观都有其优点和缺点,也因此,理财书的读者细分尤其重要。

  现在的理财书从书名上就让人一目了然,请读者进行针对性选择,比如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的《男人40有场雪》论述中年男人的理财困境,还有诸如中信出版社出版的《新婚小夫妻幸福理财计划》、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的《女人都能成为有钱人》等这样的图书,从书名就可明确地看到目标群体。

  除了有的放矢地出版针对特定细分群体的理财书外,将这些图书进行系列化呈现,也成为出版商在让人眼花缭乱的理财书市场中的强调品牌之举。例如蓝狮子在2010年创设了中产阶级理财书系,并随后针对女性读者和年轻育儿父母这几个目标群体制定出版了“百万理财计划”丛书。

  除了对目标读者进行细化分类外,时下还存在对书籍内容进行分类的图书,如石油工业出版社出版的《融资——奔向纳斯达克》、《融资——奔向华尔街》、《融资——奔向中国创业板》等融资系列丛书,由针对不同目标读者转变为借不同市场内容来吸引目标读者。

  一个出版类型要崛起,需要有超级畅销书作家的出现和超级畅销书的人气带动。目前在理财书市场,虽然有冉冉升起的理财明星,但这一量级的畅销书也就在10多万册左右,无法形成像其他出版市场那样百万级的畅销书作家。不过,明星效益在每个图书市场都屡试不爽,在理财书市场,作者越权威,读者越跟随。比如,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财经主持人李南的“女人理财”书,目前已出版《我最想要的理财书》、《女人财富非常道》两本;还有如理财师刘彦斌、侯昌明等人的作品也受热捧,明星效应体现无疑。

  同时,理财图书的出版受中国宏观经济走势影响相当大,理财与热点词汇的结合也是目前理财书出版的一大流行趋势。例如理财+幸福,理财+通货膨胀等组合。这反映出实用性永远是理财书的第一考虑。例如中信出版社出版的《这样投资更幸福》、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白领理财日记1——给力通货膨胀》等书都是理财与热点词汇结合的典型例子。

  问题:经典缺乏,速食风严重

  纵观市场上的理财书,名目繁多,噱头各异,却呈现出上架快,销售快,下架快的特点,很少有长期畅销的经典理财书出现。当然最早对中国人进行了财商教育的《穷爸爸 富爸爸》依旧在书店占据常销书一角。也就是从这套书开始,资产负债、收益等名词渐渐成为中国普通人谈论的话题和思考的问题。

  但是罗伯特·清崎只有一个,中国的罗伯特·清崎在哪里?我们看到的是生命周期极短的理财书,理财书越来越被速食化,尤其以注重技术分析和操作细节的股票技术类、期货类图书更为明显。但正如中信出版社编辑沈家乐秉承的观点,即使人们关注的理财热点在不停变化;但讲理财观念的书籍完全可以长期拥有,因为万变不离其宗,好的理财必须掌握坚实的理念基础。

  对于当下经典理财书籍的缺乏,该社另一编辑汤楠则认为,由于国内理财书大规模发展时间并不长,经典书籍尚需检验。在他看来,去年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从韩国引进出版的高德诚所著《30年后,你拿什么养活自己》,以小说体裁刻画理财生活,从体裁和表现形式上与国内书籍迥异,让人眼前一亮,至今还在畅销书榜上,实属不易。

  就国内理财图书市场来说,理财师刘彦斌是颇有贡献的推进者,他凭借在媒体上的高曝光率,使家庭和个人理财这个话题得到关注。不过,编辑们哀叹,既具有专业性又具有流畅的表达能力的作者真是太难找了。理财图书市场具有无限潜力,但并不成熟,尤其体现在真正成熟的作者很少。这也导致市场鱼龙混杂。

  因此,编辑们感慨,做理财书需要凭良心。“如同做健康书的编辑一样,我们要考虑基本常识的传递而不是鼓动读者去买什么,毕竟是关系到老百姓钱袋子的问题。”如策划人卓巧丽所言,无论是民间草根,还是上层学者,无论是做炒股书还是做偏重于理财观念的书,编辑选择的作者都需要有自己的完整投资体系,且这套体系行之有效。这样培育下来,理财书市场才能是理性而健康发展的潜力股。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大众出版
   第04版:书业时评
   第CG01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CG02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化·聚焦
   第CG03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化·人物
   第CG04版:中国阅读周报·小说
   第CG05版:中国阅读周报·非小说
   第CG06版:中国阅读周报·财经
   第CG07版:中国阅读周报·思想·科学
   第CG08版:中国阅读周报·童书
   第SQZK01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2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3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4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5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6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7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8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09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10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11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第SQZK12版:2011暑期阅读专刊
通胀下的2011年理财书市场:全民理财将流行?
●理财书推荐阅读
戚悦:相比理财,国人更需先发财
刘彦斌:致力于做大众理财“传教士”
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阅读周报·文化·聚焦CG02通胀下的2011年理财书市场:全民理财将流行? 2011-07-12 2 2011年07月12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