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报实习记者 张 攀
刘彦斌不搞高端投资理财研究,他关注的是大众理财,把理财说得连街道老大妈都听得懂。从2002年至今,他一共出版5本理财书,分别是《理财有道》、《理财工具箱》、《做有钱的自己》、《上班赚钱 下班理财》、《人人都该买保险》。
何为科学理财?他在《理财有道》中解释为“水库”理论和“五个一生”理论(一生恪守量入为出、一生莫让债务缠身、一生坚持组合投资、一生远离投资陷阱、一生搞好婚姻理财),这两个理论也是他在理财研究方面安身立命的基础。
在投身做理财规划师前,他因投资股票而倾家荡产。后来他总结其失败原因说,在“连狗都能赚钱”的牛市里,自己头脑发胀而把赌注压在一支股票上,而运气不在他这边,因此败得一塌糊涂。于是在他的理财书和理财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经常强调一点:理财不是赌博。在他看来,目前的中国缺少专业的理财教育,因此仍存在诸多误区。例如许多人幻想一夜暴富,随大流,不控制理财风险,而迷信高风险高收益的教条以及冲动投资,没有做好理财的事先预期等等。转变或消灭这些误区,是他的书籍和理财节目致力达到的目标。在《做有钱的自己》中,他强调从宏观经济和金融知识,到婚姻理财、家庭理财、亲子理财这些方面来确定理财的可能区域,理财并不只一味关系钱,还关系人情、家庭、幸福。他坚信中国人的生活会越来越富裕,因而会愈来愈需要理财。因此他也将理财师作为自己的毕生职业。
如今他在之前的“水库”理论和“五个一生”理论的基础上发展和总结出理财的六字核心:消费、保险和投资;广义上则为十字:税收、消费、保险、投资和法律。在他7月出版的新书《人人都该买保险》中,深入剖析其中理财与保险的关系,指出保险是理财中最重要的工具,使人们明白购买保险的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而对于目前中国的理财业,他认为正处于大发展时期。从2002年创立“理财规划师国家职业标准”开始,他经历了理财由从国外舶来的观念发展到如今风靡整个中国的理财热的过程。一路走来,他看着理财产品日益丰富,人们的理财意识也日益增强。在不断丰富不断全面的过程中,理财书籍也逐步从综合规划向细分行业发展。比如他的新书《上班赚钱 下班理财》就第一次把职场和理财结合起来,而《人人都该买保险》则是把理财与保险结合起来。
作为中国最早从事理财师职业的刘彦斌,在近10年的职业道路上,他始终坚持有“道”,书籍亦遵循此准则。譬如在《上班赚钱 下班理财》,他的“道”便是:上班为钱工作,下班让钱为你工作;具体说来则是上班要为自己职业前景打拼,下班则要为自己制订合理地理财计划,避免理财中的陷阱。他秉信的,不是教给大众具体的理财方案和投资组合方案,而是教给适用一生,人人皆需的理财道理和理财原则。
《上班赚钱 下班理财》刘彦斌著/中信出版社2011年5月版/32.00元
《人人都该买保险》刘彦斌著/中信出版社2011年7月版/32.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