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01:中国阅读周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60年的著作稿酬变迁
  这里有一个著名的作家刘绍棠的例子,1950年代,他的短篇小说集《山楂村的歌声》的稿酬当时买了一套北京的小四合院。这是如今的超级畅销书作家才能有的待遇。

  实际上,不光是大作家,同期1954年某作者出版一部20万字的著作稿,印数2万册,这位作者获得的稿酬相当于一位一级教授2年的薪水,相当于172名此类大学生月薪之和。而这也基本是我国60年来稿酬的峰顶。

  但到了1960年10月,中央批转了《文化部党组、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关于废除版税制彻底改革稿酬制度的请示报告》,废除了版税制,即没有了定额稿酬和印数稿酬,实行一次性的稿酬。对于完全靠稿酬生活的作家实行工资制,稿费变成了生活补助和激励创作的一种因素。

  从1961年到1966年5月,除三年自然灾害恢复阶段后期一度恢复了印数稿酬之外,稿酬的总体趋势是一降再降,到“文革”前夕,稿酬已成为一种鼓励性的象征。

  “文革”结束后,出版工作得到拨乱反正,稿酬制度也随之走向正常化。1977年10月12日,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发出《关于试行新闻出版稿酬及补贴办法的通知》,使废除了11年之久的稿酬制度重新得到恢复。

  1980年5月24日,国家出版事业管理局根据邓小平讲话精神,以及知识界、文化界的批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关于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基本稿酬上调,同时恢复印数稿酬。该规定基本恢复到“文革”前的水平,于同年7月1日起实行。此后的十多年间,付酬方式是基本稿酬加印数稿酬制。

  1984年10月,文化部出版局对1980年的稿酬规定进行了调整,修订了《书籍稿酬试行规定》,提高了基本稿酬和印数稿酬。

  改革开放以来,付酬水平趋于稳定,但在1995年之后,略呈下降趋势。文字稿酬表面上数字不断增大,但增长的幅度小于物价增长的幅度,造成文字稿酬的购买力暗地下滑,目前的文字稿酬标准有待提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专题
   第04版:大众出版
   第05版:广告
   第06版:教育出版
   第07版:专业出版
   第08版:个案推介
   第09版:商报·东方数据
   第10版:商报·东方数据
   第11版:商报·东方数据
   第12版:商报·东方数据
   第BK01版:中国编客
   第BK02版:中国编客·本期聚焦
   第BK03版:中国编客·特别策划
   第BK04版:中国编客·专栏
   第CG01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CG02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化·聚焦
   第CG03版:中国阅读周报·传记·人物
   第CG04版:中国阅读周报·小说
   第CG05版:中国阅读周报·思想·科学
   第CG06版:中国阅读周报·财经
   第CG07版:中国阅读周报·童书·文史
   第CG08版:中国阅读周报·书评·综合
   第ZK01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
   第ZK02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本期话题
   第ZK03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案例解读
   第ZK04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广告
   第ZK05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人物志
   第ZK06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个性书店
   第ZK07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营销现场
   第ZK08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行情报告
●第一时间书
导读
30年居然不变:稿费起征点求涨声一片
该怎么拯救独立书店
60年的著作稿酬变迁
华文原创图画书“丰子恺儿童图画书奖”揭晓在即
天下霸唱卷土重来《鬼吹灯之圣泉寻踪》为大银幕定制
《我是柏拉图之美丽城邦》让中国儿童了解希腊文化
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阅读周报CG0160年的著作稿酬变迁 2011-07-22 2 2011年07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