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02:中国阅读周报·文化·聚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1年上半年热点文化事件小结
~~~2011年上半年热点文化事件小结
~~~2011年上半年热点文化事件小结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书为媒的世界也能折射出时代众生相
2011年上半年热点文化事件小结
  ■商报记者   潘启雯

  2011年上半年,国内文化圈的热闹是从“国家形象”一词开始的——在1月17日那天,以一个迤逦的pose出现在了美国纽约时报广场的巨型LED大屏幕里。这件事给我们的启示是,在中国做纸媒,想要风光无限颇有点难度;而在美国做纸媒,一不小心就能有个举世皆知的大广场。

  然而,同往年相比,2011年的热点文化事件并没有往年的多。不过,平静中也有自己的位置和看点。拥有万千粉丝的曹雪芹,谁续他作品谁找骂这简直是一定的。中国有这样号召力的人不多,金庸算是一个。您瞧瞧自打蒋泥出了一本《金庸的醉侠世界》,那可引来了多少“乱子”。先是某媒体记者连发两文《金庸“被传记”孔庆东“被作者”》、《孔庆东否认参与,出版社查无此书》质疑该书,先是认为它未经金庸允许而作传,不应存在;接着又以孔庆东说对该书不知情,以及出版社否认出版该书,而质疑该书的真实存在。虽然最终孔庆东与出版社的出面,使此事水落石出,蒋泥名誉得以恢复。但网友们对金庸“被传记”一事还是颇有说辞。许多人认为出版社未经金庸授权而出版金庸传记,乃是不负责任的表现。

  另外,今年上半年,“红色题材”成出版热点、年轻作家集体办杂志、百度文库惹众人怒、京东书贱卖、略萨给中国作家带来了什么……一系列的文化事件同“就业”、“赚钱”、“买房”、“买车”、“理财”、“炒股”、“裸婚”等话题一样,仍是广大看客日常交流的话语磁场所在。

  红色阅读升温: 时代需要重新寻找信仰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90周年,一批以庆祝建党为主题的“红色图书”,占据各大书店的重要位置。这些“红色图书”类别涵盖党史、党建、伟人传记、红色经典文学等多种题材,广受读者关注,成为畅销书。毫无疑问,“红”将成为今年出版界关键词。这一点,早在5月底在哈尔滨举行的第21届全国图书博览会上,就已经彰显:书博会场馆,可见展位外竖立着各种红色读物的宣传展板;书架上,红色读物都被摆放到最为显眼的位置。比如,湖南展馆的“红色系列”多得数不过来,他们为这些图书取名为“红色力量系列”,主要书目有《毛泽东大决策》、《新中国剿匪反特大纪实》、《建党共和国巨变》等。

  影响指数:★★★★★

  点评:在今天这个高度物质化,精神性和理想性普遍缺失的时代,革命先辈留下来的“革命理论、革命精神、革命传统”等精神遗产,应该得到传扬和继承,那些记录革命历史,饱含革命理想,体现革命信念,抒发革命豪情,并注入了新的思想、情感和活力,与时代共鸣、能够塑造民族精神的“红色”文化精神,已经越发得到人们的深深认同,对我们社会大众的心灵来说,对我们的时代心灵来说,这种“红色”文化精神应该成为我们信仰的对象。

  纯文学时代真的有可能复苏吗?!

  2011年4月初,纯文学双月刊《天南》甫一上市便被读者一抢而空,在微博上,随处可见有读者反馈“买不到”。上市不足一个月便加印,在微博上营造出的氛围是:这本纯文学杂志“卖疯了”。不仅止于《天南》,2011年3月,作家安妮宝贝主编的文学Mook《大方》号称起印100万本;同一时间,笛安主编的杂志书《文艺风赏》上市,一周之内销量上1000册。纯文学杂志(或杂志书)一反常态,高调回归市场……仿佛让人感觉当年《收获》的势头又回来了。不仅感叹,纯文学杂志真的开始复苏了吗?难道20世纪80年代的纯文学时代又回来了?而且年轻作家出任主编创办杂志书渐成风潮,真的有了一些规模。

  影响指数:★★★★★

  点评:为什么当下会出现年轻作家争相办“杂志”的现象呢?其背景首先是近年来以“80后”作家为代表的青年作家群体的崛起,他们一出场,就在观念、趣味、视野、认知等诸多方面表现出与传统文学群体的不同。传统文学期刊接受他们尚有难度,他们对传统文学期刊在观念、趣味方面也未必认同,双力合一,自然将他们推到自己办刊这条路上。

  百度文库打“擦边球”惹怒众作家

  2011年3月15日,注定要在人们的记忆里留下浓重的一笔。这一天,当人们都在关注每个人作为消费者的权益保护问题时,贾平凹、慕容雪村等“50位中国作家讨百度书”让人们开始关注另一个权利——数字版权或网络版权。尽管这不是法律概念,但是人们已经习惯于这种称谓了。随后的媒体关注、网友评论、双方辩论,似乎已经远远超过消费者权益保护这一主题了。

  影响指数:★★★★★

  点评:声讨百度的作家指责百度偷走了他们的作品,侵害了他们的权益;百度文库是一个“贼赃市场”。百度则认为,自己只是为网民提供了信息储存空间、一个文档分享平台,完全适用所谓的避风港原则。言外之意,就是不承认侵权。不难看出,双方之争虽没有对簿公堂,但实质上已经是有关互联网上著作权保护的法律之争。而互联网立法恰恰是一个软肋。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不适用,难以厘清当事方的责任关系,是互联网上很多纠纷久拖不决的一个重要原因。此次作家与百度的版权纠纷,双方辩论、交锋,最大的意义并不在于最后会分出怎样的高低上下,而在于能不能在促进、甚至于加快完善互联网立法工作方面起到推动作用、催生作用。

  京东书低价:

  读者偷着乐,出版商“横眉冷对”

  毫无疑问,2011年6月18日,将被浓墨重彩地写入许多人的个人购书史。在这一天,京东商城全场图书“限时18小时,满二百减一百,满一百减五十”的消息几乎震惊了每一个爱书的不爱书的人。大家纷纷挥舞着拳头奔走相告,抱着电脑哼着歌,点着鼠标抢着书。几乎是一瞬间,京东书库里张爱玲的书空了,王小波的书空了,金庸、三毛的书亦全空了,大部头如《罗马帝国衰亡史》、《伯罗奔尼撒战争史》更是被一扫而光。许多人就在不知不觉中,完成了人生中购书数量最多、金额最大的一次图书订单。

  影响指数:★★★★★

  点评:当京东开始用卖白菜的价格卖书的时候,互联网B2C业务又迎来了一次嘉年华式的狂欢。有人感恩戴德:“谢谢刘总”,有人深感解气:“打击出版社的嚣张气焰!”有人颇觉不安:“书便宜得让人有罪恶感”,有人横眉冷对:“京东扰乱市场!”几十家出版社联名抵制京东,几家老牌出版社的老大也做客人民网“揭露”京东的“罪行”。许多人这才恍然大悟:原来书便宜也有不好啊!自古以来,谷贱伤农,谷贵伤民。京东卖书,乐翻了抢书人,惆怅了出版社(出版公司)。以低于成本的价格卖书,被指有不正当竞争之嫌,但出版业的问题显然不在于此。此中深意,值得沉思。

  青春言情小说遭遇阅读退潮

  近些年来,女性阅读市场一直成为读者和出版商关注的热点,而这也一直是本报关注的重点。每年的三八妇女节,我们都要特别关注女性阅读的话题。提到女性阅读,很多人第一反映是青春言情小说。其实,生活美容、职场情感、都市言情这些类型的阅读,也都是女性阅读的市场关注点。只不过,因为有大量文学网站的存在,女性言情的阅读市场才显得更引人注目。

  如果按照美国的市场培育标准,中国的女性小说还有广阔空间。根据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2010 年5 月发布的数据显示,2008 年,美国出版女性爱情小说共计7331 种,销售13.7 亿美元,当年美国出版业(包括软件业)产值3382 亿美元,占0.004%。以此类推,2008 年我国新闻出版业产值超过8500 亿元(2009 年突破1 万亿元),中国的女性小说市场,要做到34 亿才能达到美国市场水平。实际上,按照女性阅读品牌悦读纪的创办者侯开推断,如今的国内市场只开拓了一半,还有相当大的市场空间。

  影响指数:★★★★

  点评:事实上,在记者对当下出版市场的几大女性阅读文学品牌进行的问卷调查发现,虽然有出版商力推其阅读品牌,大打女性阅读概念,但调查显示,各品牌之间同质性强,几乎没有明显的特色区分,选题类型比较接近,作者争抢严重,竞争激烈。如何在趋同的品牌中,突出自己的优势和特色;如何在扩大产品的外延的同时,保持品牌的纯净度和认知度,恐怕,是当下这些策划人亟待想清楚的问题。

  略萨给中国作家带来了什么

  6月17日,在中国社会科学院报告厅,风尘仆仆的马里奥·巴尔加斯·略萨与中国作家会面并座谈,中国作家在座的有张抗抗、徐小斌、刘震云、莫言、阎连科、李洱、劳马等。如果说莫言当年面对略萨作品真的感慨“既生瑜,何生亮”的话,那么今日,我们所担忧的也许倒是“廉颇老矣,尚能饭否”?这里并非为莫言一人而担忧,事实上,当下的中国文学从总体上看的确不敢轻易有乐观的表示,总之是:繁荣中潜伏着危机,危机中蕴涵着希望。那么,略萨的到来,会给中国作家带来什么呢?

  影响指数:★★★★

  点评:略萨对文学与政治的关系给予了犀利、精辟的见解,在略萨看来,作家需要好的想像力,离具体政治问题远些,不然作品的生命力不会长久。对文学上的看法以及思想,略萨也像其他大师一样,不遗余力地对中国读者们产生引导和影响。但他对中国作家最好的解答却是他在上海时说的那段话:一个作家总是被人夸赞的话,总有固定的奖金或者政府补贴的话,我觉得会很危险,他的创造性就会丧失。因为杰出的作品,都是从苦难中诞生的,在非常舒适的生活下很难写出经典的作品。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专题
   第04版:大众出版
   第05版:广告
   第06版:教育出版
   第07版:专业出版
   第08版:个案推介
   第09版:商报·东方数据
   第10版:商报·东方数据
   第11版:商报·东方数据
   第12版:商报·东方数据
   第BK01版:中国编客
   第BK02版:中国编客·本期聚焦
   第BK03版:中国编客·特别策划
   第BK04版:中国编客·专栏
   第CG01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CG02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化·聚焦
   第CG03版:中国阅读周报·传记·人物
   第CG04版:中国阅读周报·小说
   第CG05版:中国阅读周报·思想·科学
   第CG06版:中国阅读周报·财经
   第CG07版:中国阅读周报·童书·文史
   第CG08版:中国阅读周报·书评·综合
   第ZK01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
   第ZK02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本期话题
   第ZK03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案例解读
   第ZK04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广告
   第ZK05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人物志
   第ZK06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个性书店
   第ZK07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营销现场
   第ZK08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行情报告
●本版关注
书为媒的世界也能折射出时代众生相
《中国图书商报》评出2011年上半年10本好书
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阅读周报·文化·聚焦CG02书为媒的世界也能折射出时代众生相 2011-07-22 2 2011年07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