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这样一种语境下,如果说到特工,尤其是英国特工,大概相当多的人脑子里第一个浮现出来的都会是伊恩·弗莱明笔下那个果敢而不失优雅的军情六处特工詹姆斯·邦德,随着这个系列的小说和电影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传播,邦德之于“特工”就像福尔摩斯之于“私人侦探”一样,成为一种难以磨灭的典范和样板。
说白了,人们对特工这个职业的热衷和向往,并不是因为这个职业本身,而是因为附着在这个职业之上的、一种常人难以企及的生活,这是电影为普通人营造的诸多梦境中的一个,而它真实和鲜为人知的那一部分,在很多年之后才被允许向世人展示,这就是基斯·杰弗里所写的这本《军情六处:秘密情报局历史》。该书是经军情六处授权,在全球范围内第一次对这个声名显赫的老牌情报机构前四十年的发展历史所做的独家披露,包括它的组织机构、财政状况、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它的历任局长是如何和早期的三个幕后老板(海军部、陆军部、外交部)周旋,既要保持独立性,又能维持一种长久的供需关系等等。它让我们明白,我们从电影看到的特工,不过是这个巨大谍报网络的一端,在另一段,我们看不到的地方,还有一个繁复的网络在周旋和战斗,以领导和支持这些外派特工的英雄行动。不过作为多数人最关心的一些重要的行动事件仍然是该书的讲述重点,它穿插在两次世界大战和不同的区域之间,通过对这些散点的连缀,逐步呈现了军情六处比较完整的面貌,一半是政治,一半是死亡。
和以往任何一次的艺术演绎不同,这是一次真实的、相对客观的讲述,其意义并不是“再现”这么简单,而应该是一种还原、勘误、甚至是彻底的纠正,是将真实的特工生活与流行文化中唯美、浪漫的虚构区别开来的一个契机。
作者在该书的前言里也说:人工情报一般都不是聪明绝顶的大间谍或像玛塔·哈里那样色诱男人的女间谍和荒诞离奇、赢得战争的谍报行动的故事。它更像一幅点描画,包含着成千上万男女在充满危险的环境中搜集来的情报碎片,需要集中起来才能构成一幅大画面。
这些在极端环境下工作的男女,即便在这本号称解密的书中,也不能擅自提起他们的名字,即使在死亡之后,他们也只能永远隐姓埋名下去,那么作为对这个群体的唯一交代,大概也就只能是让世人了解他们真实的状态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