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专题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最新中国出版产业数据亮出
  (上接第2版)

  音像制品出版:总产出、增加值、利润总额和营业收入在全行业中所占比重均为0.2%,其中利润总额位居第七,总产出、增加值和营业收入位居第八。音像制品出版首先集中在北京,其次为上海和广东。

  电子出版物出版:总产出、增加值、营业收入和利润总额在全行业中所占比重均为0.1%,位居第九,半数以上集中于北京。

  数字出版:总产出占全行业总产出的8.3%,营业收入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8.5%,均位居第三;增加值和利润总额均占全行业增加值的8.3%,皆位居第四。数字出版主要集中于北京、上海、广东等省市。(见表20)

  表20 数字出版的构成

  单位:亿元

  出版物发行:总产出占全行业比重为15.2%,增加值占全行业增加值的13.4%,营业收入占全行业比重为15.3%,利润总额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19.2%;皆位居第二。出版物发行明显集中于北京,其次为江苏、山东、浙江、上海、安徽、河北、广东等省市。

  出版物进出口:总产出、增加值和营业收入在全行业中所占比重为0.5%、0.2%和0.5%,均位居第七;利润总额占全行业的比重为0.2%,位居第八。

  印刷复制:总产出占全行业总产出的64.4%,增加值占全行业增加值的60.5%,营业收入占全行业营业收入的64.0%,利润总额占全行业利润总额的53.8%;均居全行业首位。全国印刷复制业约有40%集中于广东、浙江和江苏。包装装潢印刷在整个印刷复制中占到50%以上。(见表21)

  表21 印刷复制的构成

  单位:亿元

  地区结构分析

  选取总产出、增加值、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净资产)、营业收入、利润总额、纳税总额七项经济规模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新闻出版业的总体经济规模进行综合评价。

  广东、北京(北京新闻出版业总体经济规模,包含中央在京新闻出版单位)、浙江、江苏、上海、山东、河北、福建、四川、安徽依次位居全国前十位,十省市合计分别占到全国行业总产出的76.7%、增加值的75.4%、资产总额的74.3%、所有者权益(净资产)的71.3%、营业收入的76.7%、利润总额的73.3%、纳税总额的75.8%。(见表22)

  表22 各地区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前十位)

  企业法人情况分析

  整体规模

  2010年,全行业企业法人单位共有13.1万家,占全行业法人单位和非法人单位(不包括个体经营户)总数的89.4%,较2009年增加3.8个百分点;企业法人单位总产出10194.0亿元,增长23.2%,占全行业总产出的87.5%,增加3.7个百分点;增加值2584.4亿元,增长17.2%,占全行业增加值的80.4%,增加3.4个百分点;资产总额11361.8亿元,增长12.3%,占全行业的89.2%,增加3.8个百分点;所有者权益5921.8亿元,增长10.5%,占全行业的90.7%,增加3.9个百分点;营业收入9935.2亿元,增长24.0%,占全行业的87.7%,增加3.7个百分点;利润总额702.9亿元,增长24.2%,占全行业的71.2%,增加3.0个百分点;纳税总额597.2亿元,增长19.1%,占全行业的84.4%,增加3.6个百分点(受统计年报数据采集局限,未包括数字出版、版权贸易与代理、行业服务与其他新闻出版业务企业,与2009年的比较也在同一范围内进行)。(见表23)

  表23 企业法人单位的整体规模

  单位:家,亿元,%

  所有制结构

  国有全资和集体企业所占比重超过五分之一,民营企业所占比重超过四分之三。具体来说,在131380家企业法人单位中,国有全资企业19448家,较2009年增长0.9%,比重占14.8%,下降2.1个百分点;集体企业7028家,下降10.5%,比重占5.4%,下降1.5个百分点;民营企业100023家,增长20.7%,比重占76.1%,增加4.1个百分点;港澳台商投资企业626家,下降72.5%,比重占0.5%,下降1.2个百分点;外商投资企业3824家,增长92.0%,比重占2.9%,增加0.9个百分点;混合投资企业441家,下降6.5%,比重占0.3%。(见表24、表25)

  表25 出版物发行企业法人单位的所有制结构

  单位:%

  集团与图书出版单位综合评价

  集团经济规模综合评价

  选取集团合并报表中的资产总额、所有者权益、主营业务收入和利润总额四项经济规模指标,采用主成分分析方法,对经国务院、新闻出版总署或省级新闻出版行政部门批准的中央、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副省级以上城市的120家新闻出版业集团(其中包括出版集团31家、报刊集团47家、发行集团29家、印刷集团13家)的总体经济规模进行综合评价。(见表26、表27、表28、表29)

  表26 出版集团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前十位)

  图书出版单位经济规模综合评价

  总体图书出版单位排名及变化

  采用与集团综合评价相同的指标和方法,对全国550家图书出版单位的总体经济规模进行综合评价,前十名依次为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重庆出版社、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和中国地图出版社(根据新闻出版总署数据,截至2010年底,我国共有581家图书出版单位,报告中缺乏31家图书出版单位的财务数据)。(见表30)

  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图书出版单位排名及变化

  根据同一评价结果,中央各部门各单位172家图书出版社的前十名依次为人民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科学出版社、人民卫生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中国地图出版社、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人民邮电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和知识产权出版社。(见表31)

  大学图书出版单位排名及变化

  104家大学图书出版社的前十名依次为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和西南师范大学出版社。(见表32)

  表31 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图书出版社总体经济规模

  综合评价(前十位)

  表32 大学图书出版社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前十位)

  地方图书出版单位排名及变化

  253家地方图书出版社的前十名依次为重庆出版社、江苏教育出版社、浙江教育出版社、内蒙古教育出版社、青岛出版社、北京出版社、上海书画出版社、上海文艺出版社、安徽教育出版社和山东教育出版社。(见表33)

  表33 地方图书出版社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前十位)

  军队系统图书出版单位排名及变化

  21家(缺乏独立核算财务数据的副牌社未予排名)军队系统图书出版社的前十名依次为星球地图出版社、金盾出版社、人民军医出版社、解放军出版社、国防工业出版社、军事医学科学出版社、蓝天出版社、长征出版社、海潮出版社和军事谊文出版社。(见表34)

  表34 军队系统图书出版社总体经济规模综合评价

  (前十位)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专题
   第03版:专题
   第04版:大众出版
   第05版:广告
   第06版:教育出版
   第07版:专业出版
   第08版:个案推介
   第09版:商报·东方数据
   第10版:商报·东方数据
   第11版:商报·东方数据
   第12版:商报·东方数据
   第BK01版:中国编客
   第BK02版:中国编客·本期聚焦
   第BK03版:中国编客·特别策划
   第BK04版:中国编客·专栏
   第CG01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CG02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化·聚焦
   第CG03版:中国阅读周报·传记·人物
   第CG04版:中国阅读周报·小说
   第CG05版:中国阅读周报·思想·科学
   第CG06版:中国阅读周报·财经
   第CG07版:中国阅读周报·童书·文史
   第CG08版:中国阅读周报·书评·综合
   第ZK01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
   第ZK02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本期话题
   第ZK03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案例解读
   第ZK04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广告
   第ZK05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人物志
   第ZK06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个性书店
   第ZK07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营销现场
   第ZK08版:中国图书营销周报·行情报告
商务印书馆数字挖掘“地铁世界”
最新中国出版产业数据亮出
广告
广告
中国图书商报专题03最新中国出版产业数据亮出 2011-07-22 2 2011年07月2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