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大众出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理想国“电影馆”的选择
  ■周 昀(广西师大社理想国艺术馆责编)

  在《伟大的电影》的开篇,美国第一影评人罗杰·伊伯特用这样一句话准确而生动地描述了电影之伟大:“我们生活在一个时间和空间的盒子里,电影则是盒子上的窗口,电影允许我们进入他人的精神世界——这不仅意味着融入银幕上的角色(尽管这也很重要),也意味着用另一个人的眼光来看待这个世界。”如果此论成立,即电影是我们进入更多时空,体验更丰富人生的窗口,那么对中国影迷来说,电影书的引进则是推开这扇窗的力量之一。

  2003年,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开始将我国台湾远流出版公司的经典丛书“电影馆”引进到大陆地区,成为大陆影迷“阅读电影”之滥觞。早期的“电影馆”系列,系统地介绍了大陆影迷较少接触的有关电影的基础知识,比如《解读电影》,这本综合性的基础读物详细地说明了电影制作的常用术语和手法,同时期的《电光幻影100年》则通过一百个片段完整地还原了电影从诞生至20世纪末的发展史。概括起来说,由于此前大陆影迷的相关积累较少,这一阶段的电影书侧重于介绍电影基础知识。随着市场的逐渐开放和电脑的普及,人们对于电影的兴趣也进入爆炸性发展的阶段,“电影馆”的横空出世可谓应时顺势,填补了当时的市场空白,无论口碑还是销量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笔者今年早些时候还曾在导演宁浩的工作室看到了这一时期出版的《导演电影》,其他许多导演也曾表示看过许多广西师大社早期出版的电影书,可见“电影馆”系列影响之深远。

  2007年,随着市场逐步饱和,越来越多的出版者开始做电影书,读者的阅读兴趣也越来越细分化、专业化,电影馆亟需一批新的选题来应对已经开始变化的市场。此时的出版者,面临的是一个极度细分的碎片化市场,单就电影书这一种小的类型来说,就存在着许多不同的方向,比如面向追星族的明星书、面向研究者的电影学术专著、面向专业人员的实用理论……在这样一个无限细分的市场中,每一个小的细分市场又是如此的不同而互斥,一本书不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向左走还是向右走,每一个出版者都面临着选择。罗杰·伊伯特的《伟大的电影》在这个时候通过版权代理出现在广西师大社艺术馆编辑的桌上。这本书面向大众,却又不失专业,文笔优美不流俗,从作者的名头就可看出一二:罗杰·伊伯特是有史以来第一位因写影评获得普利策奖的作者,曾为许多电影节担任评委,每年的奥斯卡颁奖仪式必定邀请他做嘉宾,他的评论能够直接影响一部影片的票房,他的注册商标“大拇指”出现在任何一张DVD的封面上都足以使其销量倍增。

  《伟大的电影》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广西师大社“理想国”这个品牌所选择的方向:坚持品质而不隔绝于市场,并努力将所选择的每一个市场做到极致。这本书的翻译历经曲折,前前后后耗时5年,在这期间,“电影馆”系列也由于种种原因暂停近两年,2012年,新的电影馆在“理想国”品牌已逐渐深入人心的情况下推出,由陆智昌统一装帧设计,拿到样书的一刻,顿觉多年的等待终究是值得的。新的电影馆前三本书分别是《电影或想象的人》、《弗朗索瓦·特吕弗》和《伟大的电影》,一本偏重于哲学思考,一本是对导演个人作品的深度分析,一本则服务于普通影迷。《伟大的电影》一经推出,好评如潮,书中所介绍的电影、为这些电影所写的影评、精心挑选的剧照、大师级的装帧和准确细致的翻译,在影迷中广受追捧。对于出版者来说,它的启示则在于:在窗口打开之前,你身处盒中,一切尽在掌握,却终究局促狭隘,窗口打开之后的世界纷繁芜杂如漫天星空,你无从把握,每次只能摘取一颗星星,每一颗却都比过去的整个世界还要耀眼,重要的是你有多大的耐心和能力把它擦亮。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大势大事
   第03版:大势大事
   第04版:广告
   第05版:商报封面人物·书业时评
   第06版:分销视野
   第07版:大众出版
   第08版:专业出版
   第09版:教育出版
   第10版:畅销书推广
   第11版:世界出版·华文书业
   第12版:资讯超市
   第13版:中国悦读周报
   第14版:中国悦读周报·文化·人物
   第15版:中国悦读周报·思想·科学
   第16版:中国悦读周报·财经·管理
赛尔号2大电影同名图书暑期火线上市
从产业链向价值链转变
企业行动
选题秀
理想国“电影馆”的选择
中国图书商报大众出版07理想国“电影馆”的选择 2012-07-03 2 2012年07月0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