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5:阅读产业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民营书业:以书为媒 持续跨界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张攀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对于民营书业而言,从1980年代起步,到1990年代逐步壮大,直至进入21世纪的飞速发展,他们从近乎一无所有到如今与国有书业各占一片天,取得了可谓辉煌的成就。在这个过程中,涌现了一大批优秀的民营书企。如今,一本书造就一家民营书企的时代已经过去,黑马频出的好时光也难以重现,而这些经历大浪淘沙后依然坚挺的民营书企,面临的仍是一个充满变数的时代。不过凭借长时间练就的应变能力,民营书企也有信心在这个阅读、传媒、创意融合的大时代中找到属于自己的“小时代”。

  趋势1 持续提升图书产能

  转型、并购、资本、数字化等成为民营书业时下的热点词汇。不过在众多民营书企负责人看来,内容和产品才是最不能动摇的根基。离开了它们,与转型、并购、资本、数字化相关的任何举措都是无根之树。

  出版本来就是创意产业。对照如今一线民营书企的发展历程,它们脱颖而出的关键大都落脚在一本或一套市场反映极佳的图书。这些图书都胜于创意,如北京曲一线图书策划有限公司、山东世纪金榜科教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志鸿教育集团、江西金太阳教育、经纶文化传媒集团、沈阳庠序文化有限公司等民营教辅商,都有各自的品牌教辅,它们某种程度上决定了后续同类产品的开发标准与风格。

  曲一线在10年前凭借以《5年高考3年模拟》为主的“5·3中高考教辅书系”成功占领了国内备考类教辅图书市场。如今,曲一线又在积极推进《3年高考2年模拟》等“3·2中高考教辅书系”。上海钟书实业有限公司则将现有面向中学生的《上海作业》,延展至高中生,所推出的同名产品也颇受欢迎。

  在志鸿教育集团总裁任志鸿看来,教辅产品研发的全面升级和创新的重点仍是提升内容创新和产品质量。通过精雕细刻塑造品牌,既对其他竞争产品形成品牌壁垒,同时也为自身找到生存发展的空间。由此不难看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民营教辅商仍将千方百计提升自身内容和产品生产力。

  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原本的教辅图书,诸多民营教辅商也将出版触角伸向了少儿、文学名著、经管、励志等图书门类。江苏春雨教育集团2013年将开发100~300种馆配、农家书屋图书。春雨集团董事长严军希望借此实现2013年图书净销售增长20%的目标,并改变出版类型单一的现状,以多元化图书做强主业。

  经纶文化传媒集团涉足对外出版颇显新意。对此,该集团总裁李朝东的考虑是错位竞争。据他介绍,在中国国际地位迅速提升的当下,新技术革命促使文化交流平台迅速平面化,再加上国家政策的放开和民营书企机制、体制的便捷性,这让他们感觉参与对外出版的条件已经成熟。

  而在回答湛庐文化为什么要做出版策划、做什么样的出版策划的问题时,湛庐文化总经理陈晓晖感慨,从成立之初的“成就商业阶层事业与生活的梦想”演变成“知识让世界更简单”,到2013年的“与思想有关”。随着这些文字的变化,他希望湛庐文化在未来成为一个“与思想有关”的组织,成为中国与世界思想交汇的聚集地。在颇为感性的表述语背后,是一个马拉松式的过程。包括湛庐文化在内的诸多民营书企都在持续打造口碑与市场双丰收的图书,这是他们的立身之本。北京磨铁图书有限公司的《明朝那些事儿》、中南博集天卷文化传媒有限公司的《杜拉拉升职记》、读客图书有限公司的《藏地密码》等都是当年开风气之先的作品。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开启了超级畅销书时代,而这个时代仍在持续。

  趋势2 数字产品实质推进

  互联网带来的阅读载体和阅读习惯的改变,正影响着民营书企的发展。它是一道坎,而其自身天然带有的跨界阅读、传媒和创意的特性,也使得有心的民营书企有了翻过这道坎的可能。上海童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是最经典的案例,它从一家原本专注儿童图书出版的书企,借助互联网契机,成功转变为一家从事儿童互联网全媒体产品开发的企业。该公司CEO王君表示,全球的产业都在因为互联网技术的发展而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传统书业也同样面临着转型的问题。在此背景下,上海童石要将自身打造成中国书业第一家互联网公司。

  诸多民营书企都建立了自有网站。譬如世纪金榜的教学资源网、志鸿教育的志鸿教育网、江西金太阳教育的新课标资源网等。对这些民营教辅商而言,已有的教辅优质内容资源、作者资源、客户资源将成为教辅书企未来的生命力所在。在此资源基础上,他们向数字出版平台、数字教学产品、线上线下培训等多领域发展或转型,由教辅产品制造商实现向教育资源的提供商和服务商的转变。

  民营社科及少儿策划商亦是如此,磨铁图书建立了磨铁中文网、新华先锋今年年初新上线的新华阅读网等。与上述网站相比,这些大众化的数字阅读网站,在新媒体开发、线上线下融合等方面具有更明显的优势。磨铁中文网2012年通过“千书出版计划”出版25部作品,其中《独步一宅》、《齐天传》两部作品直接通过磨铁图书其他中心推出,反响颇佳。上海童石也在今年推出了横跨图书、杂志、互联网、电子屏的全媒体品牌——《星纪元》。

  趋势3 全媒体打造渐成热象

  观察这些畅销书的诞生过程,民营书企的做法跨界和创意特色十足。随便列举一例,读客当年针对《藏地密码》的“脱裤营销”,虽备受争议,却无法掩盖该书超级畅销的实质。《杜拉拉升职记》也开发了同样卖座的同名电影。显然,利用互联网及各类衍生的新媒体,民营社科及少儿策划商以充分契合年轻人消费习惯和接受心理的传播方式,将“病毒营销”、“饥饿营销”等营销手法玩出了花样,同时也在全媒体开发上有所作为。

  全媒体出版正进入持续升温的状态。北京新华先锋出版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铭表示,在图书市场竞争非常激烈的情况下,传统出版社顶到尖也就获得2亿~3亿元的收入,但是如果能全方位开发一个类似《金陵十三钗》、《小时代》、《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的文学作品,收益便能达到10亿元。好处显而易见,通过向产业外延的扩展,民营书企原有规模得以拓展。而伴随着利润增加,以前要500本书养活的民营书企,现在只要五六十本就可以了,这也给民营书企抓精品、抓质量提供了好的条件。新华先锋今年接连运营推出了热卖电影《天机·富春山居图》和《天台爱情》的同名小说。北京精典博维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则凭借去年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热潮,在莫言作品的版权运营上制造了新的惊喜。

  趋势4 产业园与创意产品收获可期

  作为江西金太阳教育的董事长,陈东旭看到了教辅行业之外具有更大发展空间的文化产业。这些文化产业拥有空前优越的政策条件和产业环境,所以对于金太阳等积累了一定资本、品牌、人脉和产业基础积累的民营书企吸引力十足:将自身适时融入文化产业大发展的浪潮中,无疑是做大做强的良好机遇和选择。2012年,在江西省新闻出版局的支持下,金太阳“南昌绿色文化创意产业园”的建设被提上日程,意图将江西省的民营出版创意企业、出版发行企业、印刷包装企业聚集到园区。

  民营书企在2009年前后迎来产业园布局的高潮,而到了2013年,这些产业园大都有了实质性进展。它们作为各自企业品牌的形象和产业落地的载体,对于它们融合新业态、拓展多元经营的意义十分明显。譬如志鸿教育的印象齐都文化创意产业园,冀图在文化地产上有所作为;江苏可一出版物发行集团的可一文化产业艺术园则与该集团长期以来的艺术品投资业务保持配套。参照纽约曼哈顿下城苏荷区的经验,当地画廊逾千、艺术家逾万,“新美术馆”及世界顶级现代艺术馆“哥根汉姆下城分馆”先后落成,书肆、餐馆、咖啡座、时装店生意兴隆,一派文化气象,文化地产增值效应十分明显。

  同时,民营书企也在积极扩充非图书的创意产品与服务。譬如曲一线引入“芬吉年份茶”,世纪金榜尝试开发手机电视,天舟文化、上海钟书、海豚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往教育培训业务发展等。这些项目目前尚处于前期投入和市场开发阶段,不过在其相关负责人看来,一旦市场被打开,不仅后续投资会明显减少,这些产品与服务也有望迅速进入收获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01版:一版要闻
   第002版:发刊词
   第004版:资讯索引
   第005版:贺之卷
   第006版:政府高官·业界大家·学者名流
   第008版:广告
   第009版:精品推荐
   第010版:海外·华文·出版界·传媒业
   第012版:广告
   第013版:广告
   第014版:省局·出版集团·发行集团·民营·专家学者·作家
   第016版:优案推介
   第017版:广告
   第018版:出版社
   第020版:广告
   第021版:优案推介
   第022版:广告
   第024版:广告
   第025版:广告
   第026版:广告
   第028版:广告
   第029版:时之卷
   第030版:阅读产业
   第031版:阅读产业
   第032版:广告
   第033版:优案推介
   第034版:阅读产业
   第035版:阅读产业
   第036版:精品推荐
   第037版:阅读产业
   第038版:优案推介
   第040版:阅读产业
   第041版:广告
   第042版:阅读产业
   第043版:新商报更
   第044版:阅读产业
   第045版:广告
   第046版:广告
   第048版:广告
   第049版:广告
   第050版:阅读产业
   第051版:广告
   第052版:广告
   第053版:广告
   第054版:传媒产业
   第055版:传媒产业
   第056版:广告
   第057版:广告
   第058版:传媒产业
   第059版:广告
   第060版:广告
   第061版:优案推介
   第062版:传媒产业
   第063版:创意产业
   第064版:广告
   第065版:广告
   第066版:创意产业
   第067版:创意产业
   第068版:广告
   第069版:品之卷
   第070版:阅读产业
   第071版:阅读产业
   第072版:优案推介
   第073版:广告
   第074版:综合
   第075版:品牌论坛
   第076版:广告
   第077版:优案推介
   第078版:品牌论坛
   第079版:广告
   第080版:广告
   第081版:广告
   第082版:新拓品类
   第083版:广告
   第084版:广告
   第085版:广告
   第086版:品牌专刊
   第087版:优案推介
   第088版:广告
   第089版:广告
   第090版:品牌专刊
   第091版:广告
   第092版:广告
   第093版:广告
   第094版:品牌专刊
   第095版:品牌专刊
   第096版:广告
   第097版:广告
   第098版:阅读产业
   第099版:广告
   第100版:广告
   第101版:广告
   第102版:交流合作
   第103版:广告
   第104版:广告
   第105版:广告
   第106版:定制服务
   第107版:广告
   第108版:广告
   第109版:优案推介
   第110版:定制服务
   第111版:广告
   第112版:广告
   第113版:广告
   第114版:最美广告
   第115版:广告
   第116版:优案推介
   第117版:广告
   第118版:企业文化
   第119版:广告
   第120版:广告
   第121版:广告
   第122版:全家福
   第123版:优案推介
   第124版:上海书展十年之旅
   第125版:广告
   第126版:上海书展十年之旅
   第127版:广告
   第128版:广告
民营书业:以书为媒 持续跨界
声音
案例
中国图书商报阅读产业035民营书业:以书为媒 持续跨界 2013-08-01 2 2013年08月01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