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书业时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库存呼唤“按需出版”
  ◎何勇海

  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最新统计显示,目前中国每年出版图书超过40万种,毫无疑问地位居世界第一。但与此同时,库存负荷成为悬在出版业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一边是图书出版总量猛增,一边是国民纸质阅读徘徊不前,出书速度比卖书还快,产销增速比相差16倍之多;一边是图书疯狂打折无人问津,一边是新出图书价格愈发虚高。

  数量庞大的库存图书是如何“库存”起来的?原因盘根错节。除国民阅读消费长期低迷外,不少问题出在出版方:一是图书出版发行凭感觉,一种书进入市场前,出版社不知能卖出多少,抱着赌一把心态往高印数做;二是跟风出版、拍脑袋搞选题策划的现象严重,搭便车、赶热点、抢蛋糕,严重的同质化竞争,导致大量图书在完成了从印刷厂到出版社或书店的库房再到废品回收站的“旅行”后,只有“死路一条”。还有一些出版社不讲求投入产出比,不顾市场需要和读者需要,贪大求全,大做豪华书、系列书,走的甚至还是盲目铺货、数量压倒质量的粗放式出版模式,导致“烂书”横行,最终归宿也大都是在仓库中蒙尘。

  笔者认为,出版界乃至全社会都应正视图书库存问题,并采取行动消化“余粮”,减少生产“死书”。过高的库存,足以摧毁一个行业,1997年~2003年间日本出版业一落千丈就是先例。

  按需出版已成国际出版业共识,即变“先印刷再发行”为“先发行再印刷”,类似于订单式销售,可有效减少库存风险。希望国内出版业尽快掀起一场按需出版的变革,以免“死书累累”、泡沫横飞。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中外交流
   第03版:世界出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世界出版·华文书业
   第06版:分销视野
   第07版:大众出版
   第08版:专业出版
   第09版:书业时评
   第10版:上海书展十年之旅专题报道
   第11版:上海书展十年之旅专题报道
   第12版:专题
   第13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4版:文化·人物
   第15版:童书
   第16版:书评·综合
库存呼唤“按需出版”
成功不可复制,失败可以避免
叶兆言批新书腰封“有伤风化”
20万:连环画还是“小人书”吗
文化传媒业绩仍有增长空间
商报每周传播股评
中国图书商报书业时评09库存呼唤“按需出版” 2013-08-02 2 2013年08月02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