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文化·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乔根·兰德斯:从《增长的极限》到《2052》,都是为了警示世界
乔根·兰德斯(JorgenRanders) 挪威人,世界顶尖环境战略研究学者,未来学研究国际性民间学术团体罗马俱乐部元老级成员。曾任BI挪威商学院院长、世界自然基金会瑞士副总干事,领导了挪威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委员会的工作。他参与创作的《增长的极限》一书在全球畅销四十年。
《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挪威]乔根·兰德斯著秦雪征、谭静、叶硕译/译林出版社2013年9月版/58.00元
  ■受访人:乔根·兰德斯(世界环境战略研究学者) 

  □采访人:路工(中国出版传媒商报特约记者)

  9月底,世界顶尖环境战略研究学者乔根·兰德斯在北京大学出席新书《2052:未来四十年的中国与世界》的发布暨作者见面会。这是作者在其参与的经典之作《增长的极限》之后,发表的最新研究报告,他对世界未来四十年进行了趋势预测,对当今全球在政治经济、人口资源、环境气候等诸多方面所面临的突出问题进行了探讨,并认为中国会成为此后四十年的真正赢家。

  □早在40年前,《增长的极限》就为人类敲响了环保警钟,预测人类对于自然资源和服务的占用早超出地球的长期承载能力,并呼吁人类转变发展模式,要从无限增长到可持续增长。这本书进行了两次修订和再版,并影响深远。但您为什么又写了一本书?是对这一观点的补充吗?

  ■我从写《增长的极限》开始,40多年以来一直都致力于可持续发展这项工作,劝说各国政府和人民使他们的行为能成功转化成可持续发展的行为,但效果不理想,可以说结果是失败的。世界大部分地区追求的只是人口和经济的增长,这使世界的发展成为一种不可持续的发展,最明显的体现便是气候问题和污染问题,以及森林植被破坏等问题。这个世界所做的正好是《增长的极限》一书告诉他们不要做的那些事。所以出于一种绝望之下的希望,我下决心再写一本书,告诉人们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会发生什么事情。我要给大家一个警示,并希望大家能朝着可持续发展的这个目标改变自己的一些行为。

  □《2052》里不仅有对当前局势的分析,更多地是对未来的预测。您在书里想要着重说什么?

  ■未来40年,世界的发展速度将会减缓,首先人口将会逐渐下降,因为妇女越来越不愿意生育小孩,她们更愿意参加工作。因为人口在下降,人口结构也在变化,创造社会财富价值的劳动力群体人数也在下降,世界经济也会走下坡路。在未来40年里,目前的富裕国家,像美国、日本等国的生产量将会下降,GDP的增长也会逐渐趋于停滞。

  但我们依然面临环境问题,比如全球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的排放会持续增长,人类为了解决环境问题的花费和困难程度也在增加,我们将越来越多地面临极端生态气候等问题,比如因为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陆地面积会减少,海边城市可能会迁到别处去。

  □对于环保问题,您好像对中国特别乐观?为什么?

  ■我遇到的许多中国人认为,中国现在的环境问题是中国特有的,但其实世界上许多国家都遇到过这样的问题,从传统的农业国到现代的工业化国的转型期都会遇到,所以这并非中国独有。而且经历过这种情况的国家,最后都成功度过了这个阶段,并解决了环境问题。比如欧洲,他们花了40年而不是4年的时间解决环境污染的问题。所以,现在这个问题的中心是,中国人是否有足够的耐心,给政府10到20年的时间来解决这些问题。这意味着中国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包括建污水处理厂,利用清洁能源等等,这也就意味着不能再生产更多的汽车,不能再建更多的房子,也不能再生产更多的衣物等商品。

  我认为中国的优势在于有一个强有力的中央政府,中国政府有能力做,人们也会允许政府花费大量的财力人力解决环境问题。对于持悲观态度的人,我经常说,中国的两个邻居日本和韩国都经历过这样一个阶段,最后也都成功地解决了环境问题,难道大家认为中国人不比韩国人和日本人有能力吗?

  □您在书中还认为世界经济的重心将和平地由美国移交给中国,为什么有这样的结论?

  ■富裕国家由于停滞的劳动人口增长和缓慢的劳动力增长,带来的结果是平稳的GDP数值,其目标是在收入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增加人民的幸福感,让人民的幸福指数升高。

  增长会来自中国,中国会成为此后四十年的真正赢家。如果我是对的话,那么中国人均在2050年的富裕程度将是现在的五倍,中国的经济规模将大过这个地球表面的任意一个国家,中国人会比欧洲人的平均值稍微穷一点。中国在2052年会变成一股最为庞大的力量,从而变成世界的领导力量,我认为这将是发展的趋势。中国可能在经济实力方面会略逊于美国,但中国的优势在于能迅速做出决策。在未来的四十年里,我认为不会发生世界大战,因为这个世界上最主要的两个力量中、美不会彼此开战,尽管未来四十年还会有不少局部战争,就像叙利亚、伊拉克和阿富汗那样,但我不认为我们会遭遇第三次世界大战。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专业出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06版:文化·人物
   第07版:小说
   第08版:生活
   第09版:财经
   第10版:童书·文史
   第11版:书评·综合
   第12版:书评·综合
   第13版:中国传媒周报
   第14版:专题
   第15版:综合
   第16版:综合
鲍鲸鲸:《失恋33天》后,用《等风来》回答幸福困惑
中华书局版《史记》(修订本)将全球首发
乔根·兰德斯:从《增长的极限》到《2052》,都是为了警示世界
作家好书
高敏:《敏·感》讲述70余枚金牌背后的内心挣扎
中国图书商报文化·人物06乔根·兰德斯:从《增长的极限》到《2052》,都是为了警示世界 2013-10-15 2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