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文化·人物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作家好书
  张鸣

  不了解近代中国的国民性,就难以了解现在的中国。中国人民大学政治学系教授张鸣近期力推新作《再谈国民性》(金城出版社出版),着力素描历史众生相,力图看透近代国民性。他在书中关注近代中国的君臣、军阀、精英、老百姓等阶层的所作所为,深挖历史碎片,尽可能还原各路历史人物的面貌,再现当时大小事件的实况,让更接近真实的国民性浮现出来。张鸣说史,皆从为人处世常识出发,以举重若轻的口吻揭示历史中为人忽略的扭曲之处,他说理透彻、思想厚重,让人眼前一亮。

  村上春树

  虽然村上春树位列今年诺奖文学奖的第一赔率的位置,并“不幸”再次做了陪跑者,但并不妨碍他的作品被继续“押宝式”引介出版。从今年到明年,上海译文出版社将隆重推出“村上春树长篇作品精装珍藏版书系”,书系包含该社已出版的《挪威的森林》等十部村上长篇作品,并在近期推出《爵士乐群英谱》(图文本)、《朗格汉岛的午后》(图文本)、《如果我们的语言是威士忌》(图文本)和《象厂喜剧》这四部作品。村上春树虽然目前尚无缘诺奖文学奖,但从被出版社重视和被国人阅读的广泛度来说,他在中国也是胜利者。

  契诃夫

  湖南人民出版社近期推出《萨哈林旅行记》,这是俄国着名中短篇小说家和剧作家安东·巴甫洛维奇·契诃夫(1860~1904)在1890年赴萨哈林旅行的产物,最初出版于1895年。1890年7月到9月,契诃夫只身一人,先坐火车,后骑马、乘船,来到政治犯流放地萨哈林岛进行实地考察。岛上地狱般的惨状和西伯利亚的贫穷给契诃夫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他对黑暗的现实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写下了《萨哈林旅行记》和中篇小说《第六病室》。作家评价自己的作品说,“我很高兴,在我的小说的衣柜里,将挂一件粗糙的囚衣”。

  智光

  韩国的智光法师曾在2002年获得被誉为“亚洲诺贝尔和平奖”的拉蒙·麦格塞塞奖,他没有子嗣,又是男性,但他却教父母如何正确地爱子女。这位智者给妈妈们的教诲,有爱的智慧。中国城市出版社近期引进出版了他的《妈妈课》,他提醒妈妈们仅有爱的本能是远远不够的,还必须要有智慧,要将无私之爱化作更为理智和精彩的守护之爱与冷静之爱。他认为,只有妈妈幸福了,孩子才会幸福,所以,母亲们要先成为内心平和、充满智慧的妈妈。

  恭小兵

  “青春与沧桑,就是一张带着痛苦和幸福的单程票,人生不是一场物质的盛宴,而是一次灵魂的修炼,我们要使它在谢幕之时比开幕之初更为高尚。”江苏文艺出版社近日推出的《青春向前,沧桑往后》是青年作家恭小兵的一部随笔集,既有诙谐幽默的生活笔记,有针砭时弊的犀利杂文,有青春激扬的散文随笔,又有不为人知的青春成长痕迹。恭小兵说他要用这些质朴的文章,为读者讲述他那些饱含缺口的青春。    (欣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专业出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06版:文化·人物
   第07版:小说
   第08版:生活
   第09版:财经
   第10版:童书·文史
   第11版:书评·综合
   第12版:书评·综合
   第13版:中国传媒周报
   第14版:专题
   第15版:综合
   第16版:综合
鲍鲸鲸:《失恋33天》后,用《等风来》回答幸福困惑
中华书局版《史记》(修订本)将全球首发
乔根·兰德斯:从《增长的极限》到《2052》,都是为了警示世界
作家好书
高敏:《敏·感》讲述70余枚金牌背后的内心挣扎
中国图书商报文化·人物06作家好书 2013-10-15 2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