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百度百科可以发现,青春文学又定义为青春美文。初期主题为青春校园生活,以反映早恋、叛逆最为著名,在进入2008年前后,在网络等的推动下青春文学的题材全面发展,涉足文学的各个领域,其中最有影响力的题材集中于青春校园、悬疑、奇幻、恐怖、漫画、武侠等。青春文学类杂志的作者多是80后~90后的年轻人,与一般文学报刊月销售量在1000~1万册蹒跚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较为有名的青春文学杂志月销量多在30万册以上。这些杂志中“心灵鸡汤”似的文字、凄美的情节结构、忧伤的笔调,常常让当下的年轻人颇有同感。同时,有些以书代刊的杂志书,面临着管理上难题和规范化发展问题。
反象:退隐市场400种杂志仅存40余种
“《最小说》、《虹猫蓝兔》、《花火》、《爱格》……”面对笔者发问,长郡中学的张思琪一口气能说出一长串他所熟悉的青春文学杂志名。然而,张思琪发现,2013年9月份以来,他在报刊亭能买到的青春文学杂志少了,以前那种炫眼的到处张贴的青春文学杂志招贴也见不到了。细心的他还发现,问到以前常卖而现在不见的青春文学杂志,店主皆不愿多言,多顾左而言他。
而有业内人士观察,作为长沙最大的批销市场,在国家颁布的清理整顿校园周边文化环境的通知下发之前,定王台书市批发的青春文学杂志约有300余种接近400种,如今市面上批售的青春文学杂志仅40多种,原来常见的青春文学杂志书更是不见踪影。湖南人民出版社与无量文化公司倾力打造的知名青春杂志书原来有《紫色年华》、《微言情》、《微魔幻》、《紫色·迷尼》、《微悬疑》5种,月总发行量达到180万册,但如今5本杂志书皆已经停办。
正象:销量猛涨100天内销量涨至20余万册
随着青春文学杂志书的退隐市场,拥有正规刊号的青春文学杂志似乎迎来了更美的春天。
河西岳麓区郡原广场,昏黄的工作室。在书堆中穿梭而行,几个年轻编辑伏在不远处的电脑桌前午休。谁曾预想到,这里“走出”了《爱格》等青春文学杂志中的大咖。
“目前A、B版销量都是20多万,与之前相比,销量一直在增长。”《爱格》杂志主编七微介绍,“开学季本来就是销售旺季,我们还随书赠送了一些礼品”。以青春言情等内容为主的《爱格》杂志,由湖南天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旗下的爱格杂志社编辑发行,读者群定位于14~22岁的青少年。在一张针对青春文学杂志负责人所做的调查问卷上,笔者注意到该编辑部只有12人,在拥有独立的办公桌和标准配备的电脑条件下,其产品通过民营渠道批销及邮局订阅双重方式面向全国市场发行。其主要稿源来自于起点中文网等知名文学网站,编辑在选稿时结合市场背景,尽可能地避除血腥暴力的稿件。有编辑透露,现在杂志每月的销售量呈现出几千册近万册的增加,这是青春文学遇冷时期的一抹亮色。
笔者走访天心区南湖路路口、汽车西站等地多家邮政报刊亭,也发现《花火》等较知名的青春文学杂志月零售额多从之前的十多本上升到如今的近30本,形势非常喜人。
目前,以长沙为“主战场”的青春文学杂志呈现出两级发展,生存状况发生历史性转折。
分析:市场竞胜
“大鱼吃小虾”模式亟待转型
国家整顿校园周边文化环境的通知下达并执行后,不少文化界人士撰稿认为,通过打击非法出版物,不仅能整治文化环境,而且会促进正规运营的民营出版商的高速发展。事实果然如此吗?
笔者到办公于雨花区奎塘社区的湖南魅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进行了解。该公司目前有13种杂志、500多种图书。作为一家成立10余年的老牌民营公司,该公司的品牌杂志《花火》、《飞》等,专致于15~25岁这一群体,为他们提供阅读性强的青春文字。其董事长邹立勋毫不讳言:“这次整治,对于我们这样的较大规模的民营公司,肯定是有利的,大鱼吃小虾的吞并模式下,只要把握好机会,确能在一定时期内膨胀式地发展。”
然而,他们亦有很多担忧。该公司图书编辑“天涯蝴蝶浪子”指出,青春文学杂志产业的升级无疑是目前的最大挑战,以前的单打独斗已经行不通了,要对青春文学产业链进行全盘清理,在衍生产品上多下功夫以此作为赢利点,青春文学杂志重新洗牌的时候稍有不慎则会全盘皆输。他不无惋惜地说:“我们公司现在如果有政府扶持,在这样的发展环境中应该能达到另外一个高度。”
魅丽阅读APP优惠套餐、上论坛查看新书预告、微博粉丝线下互动……登陆魅丽文化官方网站首页,笔者看到魅丽手机阅读、魅丽论坛、花火论坛、贴吧、阅读网等板块内开辟的新栏目,在市场化发展迅猛的当下,他们已开始尝试转型。“领头羊”们面对这样的形势,开始考虑多种方式经营,即在某种意义上让文学不再是一种纯粹的创作,而是流水线生产。湖南魅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负责人透露,他们现在与于正工作合作推出青春电影,并正考虑让单纯的青春文学生产转向加以动漫等多元化产品的集团化生产。
探因一:阅读需求
全媒体时代青春文学杂志夹缝中求生存
青春文学杂志的营销最主要手段,一方面是以扩大品牌影响力来巩固读者忠诚度,增进与读者的互动,另一方面是扩充延伸产品,保证周边产品的推广。但在网络、博客等新兴媒体的“轰炸”和包围当中,营销模式日新月异,青春文学杂志明显已感吃力,发声式微已经成了事实。
作为传统纸质媒体的青春文学杂志,缺点也同样明显。与受众之间的互动性差,仅有一些读者来信、编读往来等简单交流,无法形成多媒体平台的随时互动。“虽然有固定的受众群,但传播的范围小。”湖南魅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有关负责人表示,纸质媒体的发行还受天气等不可预知因素的限制,真可谓是在夹缝中“求生”。
探因二:行业发展
全民“读图”致行业寻求冲破
“天涯蝴蝶浪子”认为,青春文学杂志行业经营状态出现下滑,受到了“实用主义”及全民读图趋向的影响。他认为,上世纪90年代以来报刊图书出版当中持续的“读图运动”,已经使人们在读图认知上有了相当的共识,这个群体的扩展与壮大,使纯文字表达逐步减少了影响力地盘。他提供了一组他所了解的数据,五年前长沙以图为主的杂志在10本以内,但如今市面上批售的近50种。
正是因为形势所逼,三年前湖南魅丽文化传播有限公司出品的青春文学杂志读者年龄维持在10~15岁,当时的销售额一度维持在很高水平;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对市场占有量和受众群体进行了解后,他们开始转向9~15岁的读者,并更深层次地向15~25岁的读者群扩展。“天涯蝴蝶浪子”透露,该公司目前有4个事业部,杂志的内容也开始向都市、婚恋等多元化扩展,青春文学只是一个板块。“我们希望在以文字为本体的基础上,以影视为跷板,促进青春文学的发展。”
前景:动漫横溢
取代之说还难有说服力
早在2012年年底,湖南天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就高调宣称,要从传统的青春文学行业淡出,转向以更低年龄层次为主读者的群体做大做强动漫杂志。该公司创刊于2012年10月的《中国漫画·神漫》杂志,以推行网络漫画改编及着力打造动漫文化受到读者欢迎。杂志主编梁洁介绍,“现阶段的发行量已达到50多万册,在国内的销量排行是前三名”。
笔者了解到,国家整顿校园周边文化环境的通知下达后,不少原来主攻青春文学产品的民营公司也转向了做动漫产品。湖南人民出版社就借《虹猫蓝兔》的下半月刊号办起了《悦漫画》。
是否青春文学杂志前景堪忧,动漫杂志将会取代青春文学杂志呢?
业内人士并不这么看。原为无量文化公司负责人、现招募至湖南人民出版社担任发行主管的周政这样认为:“杂志只是青春文学的载体,在不同时期青春文学会有不同的形式载体。动漫也只是一种形式,只是以动漫图画的形式代替了以前的文字为主的方式,青春文学不会消亡。”湖南魅丽优品文化发展有限公司的董事长熊静则认为:“当前因为中国青少年青春期的提前、孩子手中零用钱的增多,不少出版商投其所好,做符合他们的产品无可厚非。但讲青春文学出现低龄化趋势不对,事实上是现在的青春文学读者更为宽泛,以9~14岁为主目标的群体可能更多选择漫画的形式,但15~22岁为主的群体还是比较喜欢文字表达,更可贵的是,经过十多年市场的培养,青春文学的读者群有上延的空间,一批上世纪80年代初出生的人如今三十多岁了还是喜欢青春文学阅读。青春文学产业的整体扩张已成事实,等级阅读标准的制定倒成了实实在在的迫切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