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宏桥说,跨界引爆创新。他观点鲜明,论证方式也够潮:如果诗人是企业、格律是技术、诗歌是产品、唐诗是行业,那么唐诗行业创新大规模爆发的机理方法与时代精神的当今互联网行业创新狂飙突进的共同规律是什么?这些规律是否可以导出适于各行各业的企业通行创新视角及方法,要言之,他试图左手人文,右手科技,打通两者的边界。
中国传统思想是整体主义的,因此它往往又是混沌的。薄薄一本《论语》,孔子处处言“仁”,但其意均不相同。近代以降,大多数知识分子认识到了这种思维模式的大弊:它有碍科学思维的发展。当时的人们认为,科学思维的特点是逻辑的、分析的、理性的、创造的,要发展科学思维,就必须打破整体主义思维。于是,学校兴起了,学科的边界产生了。
问题是,科学思维仅仅是逻辑的、分析的、理性的、创造的吗?其实在多年前的西方,这一观点就已经被推翻。东西方如今的共识是,学科分途固然不可少,但打破学科边界,跨界交流更是必然趋势,否则人类文明很难产生重大推进。
事实上,互联网的迅猛发展本身就是以破界、跨界为前提和特色的。互联网不仅正在打破既有的学科边界,更重要的是它正在打破一切产业的边界。电商、互联网金融、在线教育等新兴行业的崛起充分说明了跨界的威力。与其说互联网是一个行业,不如说它是一个时代,这个时代最大的特色是颠覆陈规,重估一切价值。
道理其实很简单,难的是如何将“道”转换为“术”。周宏桥的本事在于,他能像文人那样讲唐诗(人文),又能像工程师那样讲互联网(科技);既能讲道理,还能讲方法。据我所知,这与他个人出身高度相关:他出生于书香世家,自幼受中国经典浸淫,但他的职业生涯是从在微软做工程师开始的,硅谷那点事儿,他可谓如数家珍。因此,当我看到他如下比喻,并不感到吃惊:王维与乔布斯都擅长用户体验;李白与电子商务的本质都是供应链管理系统;杜甫与特斯拉的马斯克都是产品设计大师;白居易深谙整合营销传播,其对传播学的理解在快速迭代的互联网时代大道相通。
世上本无墙,庸人自树之;世上纵有墙,纸糊一点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