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海外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最新发布的3份报告显示~~~
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最新发布的3份报告显示~~~
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最新发布的3份报告显示~~~
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最新发布的3份报告显示~~~
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最新发布的3份报告显示~~~
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最新发布的3份报告显示~~~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最新发布的3份报告显示
数字时代的文化艺术或成经济新引擎
  ■尹天/编译

  2015年1月12日,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最新发布的3份报告显示:超过54%的美国人(约1.2亿人)在一年中至少观看了一场音乐会、话剧、舞蹈或是展览;近四分之三的美国成年人(约1.67亿人)使用电子设备观看或收听艺术节目;文化艺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超过698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4.32%,已经超过传统建筑业和运输仓储业。

  据介绍,该报告意图通过探索艺术行业从业人群、消费人群的构成及原因,来探究“艺术能否作为经济发展的引擎”这一课题。这3份报告的数据资料均统计于2012年,是目前为止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第一次从全年视角对国民的文化艺术生活进行综合的观察与分析。报告从供给、需求、消费动机三方面,揭露了美国文化艺术产业对GDP的影响、美国人艺术消费的方式及原因。

  艺术消费缘由各有不同

  2012年,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联手美国芝加哥大学国家民意研究中心(NORC)的“综合社会调查”(GSS)项目有关人员进行了一项调查,调查的对象是人们参与到音乐、舞蹈、戏剧以及视觉艺术等艺术活动中的原因。由该调查形成的报告,在人口统计学的基础上,显示出不同年龄段的艺术活动参与者的态度、动机、障碍。据悉,这是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第一次发布该类型的数据。

  没时间、距离远、没人陪是影响观众数量的消极因素。报告指出,对于大部分成年人来说,对某项艺术活动感兴趣却不去参加的原因有三点。一是时间问题。近60%的成年人由于已经有了孩子,因而没有时间参加艺术活动。这就促使商家未来提供更多以家庭为单位的娱乐项目,以此来吸引已有孩子的家庭来消费。二是地点问题。艺术活动的地点过远也成为阻碍人们参与其中的原因,尤其是对于那些退休的老年人或有身体缺陷的人来说更是如此,据统计,因此而失去的观众大约有1100万人次。三是陪伴问题。22%的成年人由于不愿独自前往而又缺少能够一起去的人,而选择不去参加艺术活动。

  对于美国人来说,进行艺术消费(如演出和展览)的原因也主要有三方面:一是社交需求,73%的人借此与朋友或家人聚会;二是学习需求,选择该项的人占64%;三是支持社区,选择该项的人占51%。

  值得注意的是,即使家庭收入和教育程度相似,但自称为中产阶级的人群,比那些自称为工薪阶级的人群,参加的艺术活动更多。可见,其实是“挫败感”而不是“没兴趣”,导致工薪阶级的人群的艺术消费更少。

  此外,相对于年龄来说,观察人们处于哪个人生阶段,更能预测其参加艺术活动的可能性。一个处于上学、结婚、育子、退休等不同阶段的人,参加艺术活动的频率有迹可循。比如,一个有着不到6岁孩子的家庭,往往会带孩子一起参加艺术活动,并更乐于借此进行聚会、学习或庆祝传统节日。

  艺术参与方式愈发多样

  “对公众参与艺术的调查(2002~2012)”(SPPA)是美国艺术领域规模最大、综合性最强的一项调查,其总样本量超过3.7万名成年人,并在2002年、2008年、2012年的调查基础之上,对不同地区的艺术参与情况进行了比对分析。

  调查显示,在2012年,超过54%的美国人(1.2亿人)至少观看了一场音乐会、话剧、舞蹈或是展览。但其中人群的构成、参与的方式等方面颇有值得深思之处。

  童年经历对艺术参与度的影响很深。就成年人而言,那些曾在幼时看过演出或参观博物馆的人,其参与艺术活动的频率是那些没有类似经历的人的3至4倍。由此可见,相比受教育程度、性别、年龄或收入来说,观察一个人童年时是否接受过艺术的熏陶,更能预测其参与艺术活动的可能性。此外,在大部分的艺术活动中,女性的参与度都远高于男性。然而也有例外,比如使用电子设备创作或表演艺术的男性就是女性的2倍,同时男性也更乐于在线创作视觉艺术。

  科技是艺术创造性和艺术参与度的重要推动力。2012年,近四分之三的美国成年人(约1.67亿人)使用电子设备观看或收听艺术节目,而在创作音乐或视觉艺术的人群中,使用电子设备的人比例更高。

  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主席JaneChu认为,该报告最重要的发现之一,就是人们在参与艺术活动的方式上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启发我们可以通过创新思路和方法来吸引更多的观众”。

  报告还指出,电子设备的出现使得美国人欣赏艺术的习惯发生了深刻变化。调查以爵士、古典音乐表演、戏剧、音乐剧、无音乐戏剧、芭蕾和美术馆等7项传统艺术活动为指标,其数据显示,2012年,只有33.4%被调查人员参与到如上艺术活动之中,较之20年前(1992年)的41%呈现明显的下降趋势。可见在数字化时代,传统艺术活动遭遇困境,尤其是2002年到2008年间,参观人数呈现最大的下降趋势,其中以美术馆和画廊尤甚,2002年到2012年间参观人数下降了约5800万人。

  面对调查结果及分析,艺术从业者们表现出不同的态度。一部分艺术团体决定接纳信息化的潮流,增强其在网络时代的存在感,如萨克拉门托的克罗克艺术博物馆,就是美国第一个采取了更新网站、发展社交媒体功能等方式的艺术博物馆,以争取在数字化时代实现转型、站稳脚跟。然而,也有一部分艺术团体对调查结果持一定的怀疑态度,如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达维中心就认为,观众转向使用电子设备欣赏艺术并非根本性变化。

  产业连锁效应值得关注

  “艺术和文化产值账户”(ACPSA)是由美国国家艺术基金会(NEA)和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合作开展的项目。这是美国联邦政府首次就其文化艺术产业对GDP的贡献进行深入分析。分析表明,艺术对GDP和就业的驱动作用远大于过去的预估,因此需要对其进行新的评测和估计。

  据统计,2012年,文化艺术产业对美国经济的贡献超过6980亿美元,占美国GDP的4.32%。这一数字远超建筑业的5867亿美元和运输仓储业的4641亿美元。此外,文化艺术产品的生产人员已经超过470万人,创收共计3349亿美元。

  从国际贸易的角度来看,美国当年整体贸易额呈现贸易逆差,而文化产品门类为贸易顺差。简单来说,美国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出口大于进口。这在美国经济上是不多见的。同年,美国的贸易赤字达5404亿美元。自经济萎缩以来,这个数字一直在扩大。不断扩大的财政赤字,也是导致失业率上升的直接因素。

  因此,文化艺术消费的连锁效应更值得关注。文化艺术产业的发展波及到整个经济领域,对商品附加值和就业率贡献颇多,比如艺术领域每创造100个新的就业机会,将同时产生62个其他领域的就业机会。

  视觉艺术行业在经济贡献方面表现尤为突出。在艺术品上投资,投入与产值比为1:1.98,博物馆方面则达到了1:1.76。就提供就业岗位而言,每1位职业艺术家的产生,将额外提供平均2.9个工作岗位。以加州为例,创意经济为加州本地生产总值贡献了近8%,而且加州10%的工作和创意经济相关。

  美国商务部经济分析局透露,其1月出版的《现代商业概览》中刊登了“艺术和文化产值账户”有关报告,引起了经济学家和金融分析师的热议,通过报告他们对美国经济有了进一步的了解。美国商务部部长PennyPritzker则认为,该报告创造性地通过数据进行分析,揭示了文化艺术产业如何对GDP产生影响,“这也是政府努力实现的结果,通过对最新数据进行相关统计分析,为个人、企业、决策者提供更多更好的信息”。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产业观察·集团
   第03版:分销视野
   第04版:专业出版
   第05版:专业出版
   第06版:世界出版
   第07版:世界出版
   第08版:新媒体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文化
   第11版:童书·财经
   第12版:社科
   第13版:中国出版营销周报
   第14版:一线实战
   第15版:本期关注
   第16版:行情报告
   第17版:中国编客
   第18版:特别策划
   第19版:专栏·视界
   第20版:牛编做出版
   第21版:文创中国周报
   第22版:创意城镇
   第23版:市场
   第24版:海外
“地坛文化庙会全球行”在曼谷落地
数字时代的文化艺术或成经济新引擎
亦师亦友梁镇华
深圳2014年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1560亿元
2014年山东旅游消费突破6000亿元
首个“中英文化交流年”将启动,看重新媒平台传播作用
中国图书商报海外24数字时代的文化艺术或成经济新引擎 2015-02-13 2 2015年02月13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