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一美术馆坐落于南京东郊宝华山西麓的可一艺术区内,展厅面积4000平方米。可一美术馆依托可一艺术区的综合资源,以“江南叙事”为主题,立足可一艺术村,面向全国,开展收藏与展览的规范运作,并推广艺术衍生品。
由书店到画廊,开启艺术经营之路。钱晓征是可一集团总经理、可一美术馆馆长、KEYIART可一艺术衍生品品牌创始人。她告诉记者,可一即英文care,是关爱、关切的意思。可一集团最早从事教育图书出版发行,企业文化口号是:“可一图书,关爱一生”。1997年,钱晓征在南京湖南路创办可一书店&可一画廊;2009年,建设可一艺术区,园区内计划建设可一美术馆、可一艺术村;2013年,可一美术馆开馆;2015年可一艺术村开放。
钱晓征最初开办画廊的原因,源于经营书店的理念:书画合一,书店共画廊一色。经营画廊20年,她经历了中国艺术市场的起步、繁荣到理性发展的过程,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也逐渐清晰自己的身份定位:艺术推广人,文化产业的经营者。因此,她建设艺术区、艺术村,开办美术馆,研发艺术衍生品等,把艺术品经营向深度和广度发展。
深耕生态资源,打造文化艺术小镇。可一美术馆坐落于可一艺术区内,实际上是一个文化艺术社区,也可以叫文化艺术小镇。与国内外著名艺术村相比,可一艺术村的最大特色,是纯粹性和稳定性。入住可一艺术村的艺术家,是名副其实的园区业主。所有的艺术家工作室,根据艺术家的需求量身定制,并以优惠的价格销售给艺术家,让艺术家成为园区真正的主人。2015年以来,艺术家陆续入住可一艺术村,如山前公社、蓬皮杜等艺术家工作室。
可一美术馆依托自身以及百余栋艺术家工作室等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不断向文化艺术旅游、文化创意产业和数字出版产业方向发展,形成新型文化艺术规模性产业链。可一美术馆以可一艺术区为基地,围绕跟艺术有关的产业,如艺术品经营、收藏、展览,艺术衍生品开发,艺术培训,艺术教育,文化艺术旅游等,将艺术品经营产业化、规模化、规范化,最终将可一艺术区打造成最有江南特色、有文化艺术含量、有国际视野、深度融汇文化和艺术的“文化艺术小镇”。
发掘扶持年轻艺术家,提供发展平台。据钱晓征介绍,可一美术馆的发展目标,是有计划地整体策划、推广江南最优秀的艺术家,同时致力于发掘扶持年轻艺术家,关注艺术院校的艺术力量。因此,可一美术馆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馆联合举办“时·区:当代高校青年教师的创作与探索”;与南京财经大学艺术设计学院等高校签订“大学生实习基地”;挂牌“江苏省青年人才创新基地可一基地”。由此,可一美术馆未来将不断关注大学生、青年群体,关注他们的学习、创业,并为他们提供发展平台。
唱响“江南叙事”品牌,深度解读江南文化。江南独特的气候、物候早已成为江南文化的禀赋特质。因此,可一艺术区从规划开始,就确定了将艺术与生态环境融为一体的定位,让大众走进艺术区就走进了最具江南特色的文化旅游区,自然而然走进艺术。
作为可一艺术区的核心艺术机构,2014年开馆以来,可一美术馆以艺术展览、学术研讨、诗歌集成、影像等多种形式,对“江南”美学主题,进行持续不断的研究与探讨。今年“江南叙事”系列展以“花”为展览主题,延续“江南叙事”系列展览对江南美学的探讨。来自全国各地的35位参展艺术家,阐释各自独特的花语,以水墨、油画、版画、影像、雕塑、装置等不同形式,创作出精彩纷呈的艺术作品。
每到4月,可一美术馆“江南叙事”主题艺术展便如期开展。如是单曲循环四年,可一美术馆不仅创下自己的策展品牌,也将江南意象、江南文化的当代建构与解读向深度推进。例如,每年4月,樱花开放,举办“江南叙事艺术展”。每年5月,玫瑰花开,举办“可一艺术区春季艺术沙龙 ”,展出可一艺术区全体艺术家的艺术作品,沙龙期间,开放可一艺术村的艺术家工作室,全方位展现可一艺术村艺术家的创作、生活。每年10月,桂花盛开,举办“国际诗歌艺术集成”“戏剧音乐艺术节”,同时举办现代艺术大展。期间,开放可一艺术村艺术家工作室,开展艺术与诗歌、戏剧、音乐、文学的深度交流,促进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