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文创中国周报·书画艺术专刊·艺术机构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盈艺术中心
开发艺术衍生品需要二次创意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尹  天

  艺术从艺术家到大众有一条快速通道,那就是把作品变成产品,也就是开发艺术衍生品。但通常经过这个通道的艺术,其艺术性都会有所减弱。减得少了,可能变成了复制品;减得多了,也就变成普通的商品。如何拿捏这个分寸,是许多艺术机构面临的难题。要解决这个问题,就要在衍生品开发上下功夫。盈艺术中心在这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

  盈艺术总部在北京,并在上海建立了艺术中心,一方面策划举办艺术展览,展示推广当代艺术佳作,介绍发掘具有潜力的当代艺术家,与国内外各类艺术机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盈艺术的视野不仅仅局限在艺术圈内,同时依托自有的资源优势,开发和参与众多国际国内文化交流项目,推动当代文化艺术产业发展。

  在盈艺术中心总经理王厚淼看来,衍生产品具有亲民的价格,更容易为大众所接受,进而走进千家万户。正因如此,盈艺术中心研发和制作了许多衍生产品。“我们希望通过制作产品,开拓新的渠道,更好地宣传艺术家和他们的作品。”在这方面,盈艺术取得了很好的成效。

  他们从组建团队、配置产品线开始,进而开拓和搭建线上和线下的销售渠道,打造盈艺术衍生产品品牌。在这个过程中,盈艺术积累起大量的客户,机构和艺术家个人品牌都得到了推广。因为卓越的设计和优质的生产工艺,得到了客户的认可,陆续有客户同盈艺术中心接洽,希望委托设计制作产品。

  目前,盈艺术已经开发的衍生产品以文房、家居、艺术生活等类型为主。这些衍生品在设计上很有特点,强调在艺术家原作的基础上,进行二次的创意和概念的创造,力图在作品到产品的转化过程中,让艺术家的艺术性得到更好的诠释。据王厚淼介绍,盈艺术在选择艺术家进行衍生产品的开发时,首先会根据其作品的艺术性,以及后期产品转化的可能性,来决定是否进行衍生产品的开发。目前与盈艺术合作的有于向溟、张锰、田世信等不同创作类型的艺术家。

  “去年我们曾经为艺术家张锰设计了一款镇纸的产品,产品衍生于艺术家创作的‘隐于树’系列,艺术家的原作是水墨作品,画面中勾画出形神各异的猿猴,或卧或坐于树上。我们将画面中猿猴的形象抽离出来,用3D 打印的技术重新设计,将艺术画面中的猿猴变成一款款憨态可掬的铜制镇纸。”王厚淼表示,如此一来,这件衍生品强化了艺术家作品中的精髓部分,同时也十分实用,既可以当镇纸也可以作为手把件,与艺术家日常的水墨作品创作有着很强的关联性和实用性。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集团产经
   第03版:集团产经/专题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分销视野
   第06版:成长教育/教辅资源
   第07版:世界出版
   第08版:产业观察
   第09版:文创中国周报·书画艺术专刊
   第10版:文创中国周报·书画艺术专刊·专题
   第11版:文创中国周报·书画艺术专刊·艺术机构
   第12版:文创中国周报·书画艺术专刊·艺术大观
第14届甘肃省工艺美术百花奖获奖作品展举办
强化出版基因 打造数字化美术馆
打造新型文化艺术规模性产业链
2017艺术机构走向
开发艺术衍生品需要二次创意
中国图书商报文创中国周报·书画艺术专刊·艺术机构11开发艺术衍生品需要二次创意 2017-04-14 2 2017年04月1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