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大众出版/原创图画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技术贴怎样做出高品质、高收益原创图画书?
  画者说

  作为2019年“德黑兰国际书展中国原创插画展”入选作品,这本由明天出版社出版的《乌干菜白米饭》看起来几边都靠,像漫画、又像绘本,也偏儿童文学,又都不太像。我们特别邀约了这本书的创作者阿涩,来讲讲画者出身的他,是怎么入到童书圈的。

  创作绘本,请一定保持天真

  ■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孙 珏

  Q:这本书的题材怎么界定呢?绘本还是漫画或儿童文学?

  A:之前我在一次活动里讲解这本书的定义时开玩笑说:这是一本以漫画内容来创作的,以绘本形式出版的,又有许多字的儿童文学书。其实创作初衷并没有面对儿童,而是成人方式的回忆录。只不过恰好,回忆的部分是童年,人物主体也是儿童时代的自己对世界的观照,大概应合了童书的概念。对于我来说体例不是特别重要,形式都是为了更好的表达内容,怎么样的呈现方式都可以。

  Q:您的第一部漫画作品《最遥远的地方》是《乌干菜白米饭》的原型吗?

  A:《乌干菜白米饭》的原型是自己的一个漫画集《最遥远的地方》。里面的漫画主要包括给已停刊的南京《WAY》周刊画的1年的连载;给《SC4-5》画的短篇漫画“露天电影”和“葬”;给瑞士漫画杂志画的“四时田园杂兴”和“乌干菜白米饭”,有几十个篇幅。画完这些内容应该有3年左右。从第一幅老台门发表到书的出版,前后6年多。当时南京信谊儿童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的编辑张小莹,看到部分的集子《最遥远的地方》,拿去编辑。在其中挑选了一部分内容,编辑成初步的小样。初样是用四个季节转换的方式来叙事。我根据不同季节缺少的部分,进行补充。当时在杂志连载的时候,有给每个漫画配了简单的文字描述,再进行创作的时候,就抽离了之前在漫画框里的文字或对话,改为文字描述。

  成书过程也包涵了重新创作的部分。比如后画部分和开始画的作品相差三四年。开始的创作内容有很多摸索状态,重新画的时候比较精细且富有装饰性。等到所有漫画和文字通过后,还要画四个季节的跨页大图。最大的分歧在于最后封面的调子和书本颜色的选择。现在的蓝色是协调后的呈现。但我一直想要的是灰扑扑的旧蓝色,像小时候那种常见的洗得旧旧的蓝布衣衫。文字部分希望自己写的文字保持简洁,有地域特性和趣味性。另外,文字把很多情绪都藏起来了。

  Q:2018年,还根据乌干菜,做了碗?丝巾?床品?

  A:乌干菜白米饭的品牌,是好朋友帮忙注册申请的。在书还没出来的时候,他看了内容后非常触动。王老师是目前这个品牌的搭档,现在主要由他来负责开发和运营产品。我只管构思和创作。品牌的核心理念是“日常的江南田园诗”,由这个主题延展开发一些衍生品和日常的生活实用品。目前只有碗、丝巾、床品等,包括和单向街合作开发纸品系列。

  Q:2018年,您在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魔法象旗下出了《月亮月光光》。这本书是否更像真正意义的绘本?

  A:《月亮月光光》的编辑是之前帮我做过《乌干菜白米饭》的文字编辑,算是合作的延续。还有一个缘由是当时画了太多的黑白图画,想换个姿势来调整一下。恰好去过潮州一带,对于那边艳丽的民俗很有印象。当时他给我的文案是潮汕地区童谣“月光光”。我查资料的时候觉得客家人的特性更有辨识度,于是就建议编辑从客家风俗去挖。然后把童谣编写进一个迎亲结婚的故事里,这大概是自己做语文老师的职业属性,会编教案。

  确实是因为创作了乌干菜白米饭,我才关注图画书的创作。包括接触理论和各种优秀的绘本。创作月光光的过程更像是导演一出舞台剧,因为这些年也在《东方娃娃》杂志上断断续续画过一些彩色的短篇故事,《月亮月光光》好像是这些经验和技术的总结。所以这本书一开始从分镜的布置到线稿,都非常顺利。编辑给的自由度也非常大,任我肆意妄为。还专门去了闽桂粤三地旅游采风,前期的准备大概有两三个月。

  Q:现在很多插画师希望能够投身儿童绘本的创作,可以给他们一些建议吗?

  A:做喜欢的事情才重要。我从画漫画跳到了绘本创作倒不觉得有分别。但不限于自己就只画绘本。图书封面、插图、唱片商业包装,好像都可以插一脚。做某个限定的体裁或面向某个群创作,可能会非常精准,但日久天长路会越走越窄。画画的人,不确定的创作才更有意思。插画师的定义就应该是画什么,什么画,都可以插一脚吧。以后不同种类的材料都会去尝试。如果一定要创作儿童绘本,请一定真实,保持天真。对自己真实,对别人真实,这样的作品才有力量,无论是面对儿童还是成人。跳出一个体系去看待自己的创作,格局会很不一样。

  策划人说

  如何由一本书引出一条产品线

  ■中国中福会出版社儿童时代图画书编辑团队

  若干年前,我们编辑过一本“儿童时代”原创图画书《五月》,当时“中国原创图画书”这个概念远没有现在这么热。这本书出版后,读者共鸣度很高,可能是因为书里面弥漫的田园情怀,抑或是结尾处妈妈哼唱的童谣勾起了人们的乡愁。这些都指向原创图画书的一个重要方向:当下人们(包括儿童)的生活场景及情感。按照这个思路,我们陆续出版了这一类的图画书,受到市场认可,其中《牙齿,牙齿,扔屋顶》一书,获得了丰子恺图画书奖。

  当一个出版方向确定之后,编辑选题及思路就自然流淌而出,编辑的价值及主动性就体现出来了。这次,“儿童时代”原创图画书“美丽中国·乡村四季系列绘本”的出版其实是这个出版思路的延续,是编辑实践与理性思考的产物。

  有了这个缘起,我们罗列了思路中的几个关键词:乡村、节气、物候、民俗、儿童生活、乡情等,参照《五月》的体例进行思路拓展:从讲一个月到一年四季,从一个地方到中国四个区域,结合国家建设美丽中国、美丽乡村的建设发展规划,结合不同区域里的风土人情,生发出一套四本系列图画书的选题,即“美丽中国·乡村四季系列绘本”之《春。至》《夏。至》《秋。至》《冬。至》。

  选题一经推出,很快被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列为2018年重点出版书目。因为编辑思路比较明确,图书的价值点非常清晰,故事的讲述方法也基本确定,文稿的组织相对顺利。

  值得一提的是《冬。至》。这本书的文字作者是个很文艺的画家,她经常写作,风格现代而感性,因此她的作品最初的样子比较复杂和随性,导致绘画作者看不太明白、也不太好架构整本书的绘画逻辑。经过编辑和作者的多次沟通,确定了整本书的讲述逻辑为先双线后单线的叙述结构,既保留了作者特有的气质,又清晰化了故事结构,皆大欢喜。到了绘画阶段,几位画家一开始就提出了几乎一样的问题——没有生活感受。的确,这四本书跨越了中国从南到北,从东到西四个不同的地理区域,描写了当地不同的自然景观和风土人情,没有实地的生活与观察,没法画出地域所赋予的不同文化与生活的感觉。面对这样的问题,我们当即决定让作者和画家去当地进行采风。

  图画书编辑的工作有点像导演,要协调出版过程中的各种流程、各种关系。首先要解决选题策划的准确性问题,这和平常的经验与资源积累有关,也和自己的视野和修养有关;其次是作者的关系处理,这很微妙,涉及到不同性格、不同专业、不同知识结构甚至是不同年龄的人怎么相处、怎么一起工作,是一个长期摸索的过程。图画书编辑要善于建立各种社会资源,不要把处理关系当成“痛苦”,如果把它们当成是实现职业价值的一部分,图画书编辑的工作就会很有乐趣,有成就感。

  中国中福会出版社作为较早成体系地出版原创图画书的出版机构,在摸索过程中,对于原创图画书的市场也有着自己独立而清醒的认识。

  首先,对于题材的挖掘不能脱离儿童的生活与认知范围,要秉持正确的儿童观,既要寓教于乐,又要喜闻乐见,不能是自上而下、小看慢待儿童的成人观点,要注意研究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对儿童的影响,从文学、艺术、教育等领域关心儿童的成长。

  其次,原创图画书的评价方法,不用纠结于东西方文化的不同带来的表达方式的差异,如果西方的幽默感始终不能为我们掌握,那么不妨就让生发在中国最朴实的真情、让传统文化中的和而不同的智慧、安身立命的处世哲学去讲述中国人的生活、中国人的认知与情感。

  再次,就是表达的艺术性。比如图画书的文学性、图画书绘画艺术的多元性、图画书的书籍装帧等。当然这些都应该建立在儿童可以接受的基础上。编辑因为专业方向的不同,可能需要在文学艺术、绘画艺术、儿童教育学、儿童心理学等领域都要有所涉猎,不断地保持学习的状态。

  将典籍里的故事做“活”

  ■卜 凡(小活字图话书编辑)

  中国古代的寓言体故事非常多,从诸子百家,到历代典籍,无不蕴含着丰富的寓言宝藏,但是能够流传到当代并影响现代生活的却少之又少。除了文言文的屏障,还因为古代的寓言以向成年人说理为目的,面目过于严肃,用现在的眼光看,自然缺乏儿童性和当代性。这也正是中央美术学院绘本创作工作室创作这套小书的动机。

  新的创作、新的生命 这套“给儿童的诸子百家寓言以及典籍里的童趣故事”(中信出版社出版)原文出自《庄子》《晋书》《墨子间诂》《韩诗外传》等古代典籍的寓言书,特意没选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来改编。这个过程中比较困难的部分是用绘本的形式呈现故事。一本30页的绘本,所有的情节要有画面感,不适合绘画表达的部分都要找出替代的办法。

  从最开始3位老师就分工明确,杨忠老师负责全盘策划和把控,冯烨老师指导学生进行绘画创作以及设计。进入创作之前,要求参与绘画的同学们对动物形象等内容进行丰富的资料收集整理,冯烨老师强调创作“对真实动物的研究特别重要,在这个基础上逐渐延伸,去转换视觉语言,表达情绪。资料收集和绘画风格初定后,同学们需要画出分镜草图。这个过程比较漫长。一开始,每位学生会找一种自己擅长的风格进行创作,20个人就会有20种风格,但哪种都不会完全成熟。老师们在这个过程中带领大家深入下去,修改、提炼,直到与故事契合,达到理想效果。

  编辑、设计与出版 作为这套书的编辑,我与王子豹是在整个课程基本结束的时候参与进来的。作为套书,首先要调整的是尽量统一绘画风格。在经过很多完全不同的风格实验之后,我们一致决定这套书采用版画的形式,既保存古意,又足够现代。作为编辑,需要做的就是把画稿中的细节继续调整,尽量达到理想效果。没有来得及创作封面、环衬、扉页图的作品,或是构图没有给文字留位置,或是图像尺寸比例与其他作品不统一的作品,都需要我们通过编辑与设计来协助完成。图像全部处理完毕后,进入整体设计环节。一切的设计原则都建立在“保留和突出版画带给读者的视觉张力”这一基础之上。书名选择了与版画气质类似的字体,在这个基础上调整了笔画的长短与文字的摆放位置。在设计内文时,考虑到绘本是家长把孩子抱在怀里读的书,我们选择了便于识别和阅读的等线体,字号也定得比较大。

  这套书为了方便孩子翻阅以及便于出行携带,最终做成了平装。在成本可控范围内,最大限度地还原版画的颜色和气质,在纸张的克数上也反复试验。装订方面,最后决定用车线装来最大限度地保留画面的完整性。北京图文天地印刷制版公司为这套书特地购买了一台车线机,在正式下印之前,在印刷机上反复试验颜色。

  把好书推出去 进入出版流程后,出版方和策划方共同成立了一个十几人的团队,大家通力协作,为这套书的推广与发行投入大量资源,20多家公众号都做了团购和荐书推广。2018年6月这套书在中央美术学院百年校庆毕业展览上一同亮相展出,吸引了许多大小读者。8月BIBF书展上,中信出版社策划了“世界插画大展 中国原创画展”。9月小活字图话书与红披风策划了中央美院绘本创作工作室公开课《绘本背后的故事》,分享了这套书创作的故事,吸引了许多绘本创作者和推广者参与。10月小活字与蒲蒲兰协办的“传统与现代——中国优秀原创绘本插画展”在北师大京师美术馆展出。珠海黑鱼阅读创始人、儿童阅读推广人刘敏还开发了手工课,让大小朋友们尝试着通过这套书来体验一下版画独特的手工魅力。还有心灵手巧的老师把书中的元素做成美味的饼干,让小朋友加深对故事的记忆,从多种角度感受绘本带来的乐趣。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高端特稿
   第03版:分销视野
   第04版:综合
   第05版:出版报道
   第06版:大众出版/畅销书运营
   第07版:大众出版/原创图画书
   第08版:传媒中国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中国阅读周报·40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40本科学科普书
   第11版:中国阅读周报·导读
   第12版:中国阅读周报·精品精介
人民交通社《中国港口》荣获纪录片(系列片)类“好作品”奖
技术贴怎样做出高品质、高收益原创图画书?
原创图画书市场“热”,为什么书却容易变库存?
中国图书商报大众出版/原创图画书07技术贴怎样做出高品质、高收益原创图画书? 2019-02-19 2 2019年02月1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