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传媒中国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出版融合要发挥好新媒体矩阵作用
  ■黄大灿

  传统出版业近年来空前重视融合发展,各出版社、期刊社、报社纷纷建设新媒体平台,促进融合发展。然而,由于发展前景不明朗、盈利模式不清晰等因素,传统出版业的融合发展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就目前的发展形势来说,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必然会在行业模式建立、市场培育完成后,出现井喷态势。其中,新媒体矩阵以其种类的多样性和所属平台的丰富性,能够提高内容对需求的针对性,扩大读者覆盖面,值得深入探索。

  “矩阵”原是数学概念,指数按照长方形进行排列构成的数的集合。“新媒体矩阵”借用这一概念,指在社交媒体环境下,由同一主体运营的多种类、属于不同平台的新媒体集合。具体来说,新媒体矩阵有两种主要表现形式:一是单平台多账号:如产品账号、活动账号、客服账号和员工账号等。以产品账号为例,因各出版单位的出版物品种多样、内容丰富,可以按产品类别在同一平台上搭建不同种类的新媒体。二是多平台单账号:如微信公众号、新浪微博账号、头条号、百家号等。目前这一形式已被出版单位认同,多平台运营模式正在逐步建立。新媒体矩阵的作用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

  提高内容对需求的针对性。一个新媒体平台,面向所有读者,不符合市场细分趋势。新媒体提供的内容符合读者需求和喜好,这是读者对其持续关注的重要原因。传统出版业构建不同种类的新媒体矩阵,让爱好文学的读者关注文学新媒体平台,喜欢科普的读者关注科普新媒体,可以使提供的内容更符合读者的需求、更有针对性,为增加读者粘性奠定了基础,也为后续针对不同目标读者提供个性化产品和服务提供了支撑。

  扩大内容对读者的覆盖面。近几年来,社交媒体发展风云变幻,从微信一家独大、微博再次崛起,到今日头条、新浪新闻、腾讯视频、抖音的异军突起,社交媒体行业群峰并立的局面已经形成,同时,读者的多平台分流趋势不可逆转。传统出版业采取多平台运营的新媒体发展模式,向分属不同平台的读者提供内容,切实地扩大了读者覆盖面。

  传统出版单位内部本来就各有分工、分头发展的布局。与之相适应的,传统出版单位的新媒体发展也应分工明确,在各自领域用优质、专业内容吸引读者,这也是应对日益多样的广大人民群众文化需求的有效方式。新媒体矩阵的构建,其中一个重要作用就是打造更合理的新媒体格局。同时,在分工明确的布局之下,各新媒体渠道分头发展,不断提升专业化水平,在吸引读者、增强用户黏性等方面,远远强于综合性新媒体。

  产生多方互动、多级联动的协同效应。新媒体矩阵虽然分头发展,但它们属于同一主体,且在大多数出版单位内部,各个新媒体的运营是由同一部门负责的,这为新媒体账号间的协同、互动创造了良好基础。新媒体矩阵互为犄角,充分利用不同平台的多方互动和不同种类的多级联动,发挥协同作战优势,形成覆盖范围广、影响程度深、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攻势,为产品宣传、活动推广、品牌建设提供强有力的阵地。

  新媒体矩阵的构建,对于聚集人气、增加流量,提升传统出版业影响力,对于突出主业、强化专业,推动传统出版业融合发展,作用不容小觑。当然,在当前新媒体盈利模式不清晰的现状下,面对构建新媒体矩阵需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等巨大投入的问题,传统出版业经营者要有自信和魄力,发挥管理智慧,加强投入,逐步构建新媒体矩阵,并使之成为出版单位连接读者的桥梁,成为出版单位在新时代发声的阵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大众出版/童诗专题
   第03版:大众出版/童诗专题
   第04版:优案推介
   第05版:综合
   第06版:操作实务
   第07版:分销新视野
   第08版:专题报道/黄山书会
   第09版:世界出版
   第10版:传媒中国/ChinaJoy专题
   第11版:传媒中国
   第12版:广告
《北京城市总体规划(2016年~2035年)》出版
“中华人物故事汇”系列丛书隆重出版 京版集团独家代理中小学校园馆配版
勾勒5G时代新闻出版
出版融合要发挥好新媒体矩阵作用
《中国铁路第一大案》长篇报告文学出版
中国图书商报传媒中国11出版融合要发挥好新媒体矩阵作用 2019-08-06 2 2019年08月06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