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学市场包括B(机构)、C(散客)、G(学校)三种,其中学校受疫情影响最大,做B和C的渠道在疫后会恢复得快一些。
建议1: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
对于研学企业,要做好壮土断腕的准备,最大限度地降低运营成本,大量启用兼职工作人员,将部分业务进行外包,采用风险共担、合作经营的模式。
建议2:线上触达用户
要通过一些新的互联网平台,维护客户、联结渠道、上下游伙伴沟通,保持相关利益方对行业和企业的关注度、热度,培育市场信心,传播正能温心,带入行业信心,为未来行业复苏、疫后业务开展做好铺垫。
建议3:适时调整经营方向
学校端和家长端市场遵循一个此消彼长的规律,疫情过后,春暖花开之时,家长端散客市场会爆发式增长;由于开学延迟,暑假变短,学校端研学市场将会希望渺茫,反之,暑期家长端的夏令营市场将大有可为,过于依赖学校端市场的企业,要做好调整业务方向的准备,努力去寻找企业新的利润增长点。
建议4:开发自主性强的产品
必须提前布局,做好夏令营的推广方案。由于行业的不确定性,国外游学受签证、机票、时间等因素的制约,灵活性比较差,风险依然存在,最好选择国内短途营,尤其是本地夏令营,其自主性更大,风险自然更低。
建议5:课程设计注重安全意识
近年来大部分研学教育机构的工作重点都是放在研学路线开发、研学基地建设和师资培训上,这些也都是正确的。但是,任何项目的开发和建设又都必须建立在确保安全的基础上才能成立。安全包括交通安全、坏境安全、食品卫生安全和防预安全。
建议6:争取疫情教育效果最大化
要积极与学校等各部门沟通合作,通过线上课程+线下体验等多种方式,研究相关路线,通过线下组织学生到相关的教育基地参观学习,进行医学知识科普、动物保护等研学旅行式教育。
疫情带来的冲击的确让我们觉得困顿和不安,我们在不断面对这一切的同时,也要清醒地告诉自己,不确定的是环境,确定的是自己。要主动调整自己的经营方向和产品结构,让自己变得更加强大、更加灵活、自主性更强,危机到来之时,才能经得起风险的考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