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 云
2020年对许多中小型大学社来说是休整期,疫情带来的变化和不确定性让大学社忧心忡忡。学术出版商调整商业模式,启动新的数字项目,寻找触达消费者的新方式。在各种尝试下,许多社都取得了不错的业绩。
利物浦大学出版社CEO安东尼·康德(Anthony Cond)表示,大学出版社的模式就像走钢丝,要在为学术机构提供有价值的服务与传播科研成果之间寻找平衡。由于多种原因,许多出版工作常常没有赢利,但是出版社还要面对经营指标考核,因此,大学出版社必须融入学术生态圈。
据悉,利物浦大学出版社在过去一年有不错的表现,营业额较3年前增长60%。康德表示:“这是因为我们社制定有长期的数字发展策略,带动了疫情期间的收入,我们开发的一系列新产品恰好满足了消费者向数字内容转移的需求,电子书销售在2020年刷新纪录的基础上, 2021年又取得了翻番的好成绩。”
与此同时,利物浦大学出版社的纸书销售遇到更大挑战,加上印厂印制周期延长以及脱欧后与境外的物流链断裂,更使纸书销售雪上加霜。康德表示:“但发生变化的不止这些,销售的时机也发生了变化,疫情让图书馆采购人员随时采购图书补充馆内书目,带动了重点新书的持续销售。”
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2020年也取得了非常好的销售业绩,对老书进行营销起到了巨大效果,其中包括通过新设立的网站实现的销售增长以及推出名为“Ideas”的播客等营销方式。该社总监克莉丝汀·亨利(Christine Henry)表示,多元化的全球业务布局以及快速反应的能力,帮助该社抵御疫情冲击。去年,该社转向中国的零售业务实现了突破,当美国的机构预算被削减,中国的业务增长弥补了损失;在美国的图书馆关闭时,该社加快了老书数字化进程。此外,该社还推出了普林斯顿有声内容(Princeton Audio)书目,吸引新的读者。
普林斯顿出版社也更加重视多元化和包容性,开展了几个资助项目来支持少数族裔的作者。该社最近还将设立的欧洲总部从牛津郡的伍德斯托搬到牛津市中心,启用新总部后,该社将向混合工作模式转型。
亨利说,员工的工作状况一直是疫情期间最具挑战的一个方面,尤其是疫情又延续到第二年。“我们很怀念一起线下办公的时候,也在寻找新的混合办公状态下新的合作模式。我们知道它不会自然而然地出现,我们需要有目的地去创建,就像我们做的出版项目一样。”“我们在群体学习方面已经做了很多努力,现在需要确保协同合作的积极性,来创建一种可持续和包容性的文化。”
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启动了新的有声书项目,并推出社会责任计划,扩充大众精品图书书目。该社营销负责人克里斯·哈特(Chris Hart)表示,“电子书销售比预期增长了18.5%,数字收入占曼彻斯特大学出版社总收入的1/3,manchesterhive平台的销售也增长了28%。哈特表示,现在机构用户的预算在减少,他们在尝试触达消费者的新方式,另一个挑战是未来的学术出版会议,希望举办的线上会议有同样多的曝光度。
大多数大学社以人文社科图书和大众类纸书出版为主。耶鲁大学出版社一直重视面向消费者出版图书。该社执行总监希瑟·麦卡勒姆(Heather McCallum)表示,今年年初,该社经营困难,但是随后有所好转,1月英国正式脱欧带来的影响延续到夏季,到秋季,重点新书的强势回归带动了出版社的销售。疫情、脱欧和供应链问题促使该社增加了B2C业务,吸引消费者在其网站下单,同时举办更多的社交媒体营销活动,拉动图书销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