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精品精荐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关键词 当代文学 史料 学术化
~~~关键词 文化 博物馆 丝绸之路
~~~关键词 自然 乡愁 童年
~~~关键词 聊天 三国 历史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把3000多年的文物搬进这座“手中博物馆”
关键词 文化 博物馆 丝绸之路
《丝路物语》(第四辑)李炳武主编/西安出版社2021年12月版/78.00元(册)

  ○乔志华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与魂。大型丛书“丝路物语”书系,由著名文化学者李炳武担任主编,陕西历史博物馆、西安博物院等多家博物馆的专业学者参编,并由中央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资助,内容紧紧围绕深入挖掘丝绸之路物质文明的精髓,从大文化的角度讲述文物故事,体现中华文明的核心价值。

  该套书用珍贵的一手资料,全面展示丝绸之路上的历史遗存、人文故事和风土人情。从宏观的视野,用简明的文字,对陆上丝绸之路的博物馆、大遗址进行全方位梳理,精选标志性文物,演绎这些国宝背后的中国故事,全景披露自商代以来3000多年的历史。每册图书聚焦古丝绸之路上的一座博物馆、一处古遗址或一座石窟寺,选用专业级文物图片,从整体、局部、正面、侧面多角度全方面展示,让读者仿若走入了前所未有的“高规格鉴宝会现场”,感受文化的震撼与感动的同时,让读者更好地认知历史、感知经典,体验与文物“对话”之趣。

  近年来,文物受到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的青睐,他们渴望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了解我们的祖先所创造的伟大文明。然而大多数文物的故事并不为年轻读者所熟知,或者知之甚少。不少人虽有深入了解的想法,但缺少简便易行的方法。而且人们逛博物馆时容易产生体力耗竭、注意力或兴趣减少的“症状”,想看懂展品信息的标牌很吃力,以致于如果没有发现足够吸引眼球的“完美”展品,观众就不愿意停留。对大多数人来说,通过参观博物馆来了解文物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丝路物语”丛书正是为破解这一难题而来,把耗时耗力的参观博物馆变成读者常读常新的“手中的博物馆”。博物馆是历史的保存者和记录者,也是保护和传承人类文明的重要殿堂,把那些在历史长河中积淀下来的文物遗迹用通俗的语言文字去展现出来,让他们真正地走近百姓、融入时代、面向世界。“丝路物语”丛书摆在读者面前,可以瞬间拉近与文物的距离,容易使人产生穿越时空的共情。

  “丝路物语”丛书对博物馆、大遗址、石窟寺等进行了全景式梳理,从中甄选国宝菁华、讲述文物传奇、铺陈历史画卷。第一辑主要以西安及其关中地区的国家一级博物馆为主,如中国第一座大型现代化国家级博物馆——陕西历史博物馆;中国首座以大唐王朝宫廷珍宝和佛教艺术为馆藏特色的法门寺博物馆;“世界第八大奇迹”的秦始皇陵博物馆等。第二辑延伸至陕西周边的省市地区,以省级博物馆为重点,如河南博物馆、甘肃博物馆、宁夏博物馆等,覆盖周边地区。第三辑以专题性博物馆为主,辐射周边地区,如以中国佛教文化为特色的巨型石窟艺术景观为特色的甘肃敦煌莫高窟,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山西大同云冈石窟等。第四辑以华夏文明中心和历史悠久的区域性文明中心为主,如中国至今第一个有文献可考、并为考古学和甲骨文所证实的都城殷墟。以秦汉历史文物为主的咸阳博物馆,中国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古代城垣西安城墙等。

  该套丛书是仿佛是一幅完整而全面的古代中国长卷,让读者在字里行间走进历史,了解历史,增强我们的民族自信和爱国情怀,真正了解中华文化的无穷魅力,在追寻先人经历的苦难与辉煌的同时,让古老的文物与历史对话, 自觉传播历史悠久的、智慧的中华文明。 这些重要的文化遗存,充分突出其历史文化价值,体现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有效地向世人展示全面真实的古代中国和现代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出版视点
   第03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4版:综合
   第05版:百强团队
   第06版:百强团队
   第07版:世界出版
   第08版:行情报告
   第09版:作家访谈
   第10版:精品精荐
   第11版:精品精荐
   第12版:文创专题
探寻明清中外动物文化交流史
当代文学文本背后的逻辑是什么?
把3000多年的文物搬进这座“手中博物馆”
用充满乡愁的童年,礼赞自然与人的相契
三国这段历史还能聊出什么新花样?
中国图书商报精品精荐11把3000多年的文物搬进这座“手中博物馆” 2022-03-01 2 2022年03月0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