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出版报道·业者论坛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
~~~
外教社推出手语翻译系列教材~~~
~~~关键词 学前儿童科学教育 课程逻辑 实践探究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编辑在稿件审校过程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陈 兴

  通常,在图书出版行业中,我们常常强调编辑应该具有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扎实的语言文字功底、系统的专业背景知识等,但是对于编辑的法律素养还不够重视。在编辑队伍中还个别存在着认为法律问题属于社内专业人士关心的问题,特别是在书稿编审加工过程中,更加注重相关表述的专业性、准确性和生动性,对于与法律相关的问题往往在繁杂的工作过程中被忽视了,而编辑加工过程中对相关法律问题的忽视也为出版过程和成书后埋下了隐患。本文拟从以下几个方面分别分析编辑加工过程中与法律相关的几个环节并给出解决方案,期待能够助推出版行业的高质量发展同时也能对提升编辑法律素养、培养高质量出版人才提供参考。

  一、审校稿件过程中需要注意作品的原创性

  书稿内容是否为原创,是否存在侵权问题。编辑收到稿件后,需要第一时间浏览稿件,判断稿件是否为作者原创,确定有无知识产权相关问题。通常,对于学术研究类的稿件,编辑可以跟作者沟通,了解作者是否对稿件进行了查重。如果作者没有查重,且出版单位没有查重方面的相关措施,责编可以就稿件内容借助互联网进行检索抽查。如果在这一阶段发现可能存在抄袭或者引注不规范等问题,应该第一时间与作者沟通修改。需要强调的是,查重报告的结果只能作为发现问题的参考,而不能作为判断是否存在知识产权相关问题的唯一标准。

  对于非学术类稿件,在审校过程中编辑可以通过互联网进行检索比对,确保书稿不存在知识产权方面的问题。对于书稿中引用的作者本人或者他人已发表的内容,需要做到引注规范。

  这里编辑人员需要注意合理引用与抄袭的区别,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24条的规定执行。在注明出处(作者姓名、作品名称和作品出处)的前提下,可以在书稿中合理引用他人已经发表的作品。对于未曾发表的作品,如果引用就会侵犯作者的发表权、隐私权等权利。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对他人未发表的学位论文、书信的引用,编辑应着重提醒作者是否会侵犯他人的权利。

  如果书稿曾经在其他平台发表过,需要仔细审阅该平台与作者签订的协议。随着科技的进步,往往书稿的部分内容已经被作者在微信公众号、网站等新媒体平台上发表过。这就需要编辑仔细审查作者发表该文章时与该平台达成的协议。该协议中是否对于后续出版作出限制性规定,如果有相关限制性规定的,则需要取得平台的授权。

  二、改版作品在编校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法律问题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第33条的规定,图书出版者对著作权人交付出版的作品,按照合同约定享有的专有出版权受法律保护,他人不得出版该作品。所以,对于上一版是在其他出版社出版的书稿,编辑需要重点审核作者与该出版社签订的出版合同。查明合同中约定的专有出版权的版权期限,该书稿本次出版的时间需要在原出版合同中约定的版权期限结束后。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实施条例》第28条的规定,图书出版合同中约定图书出版者享有专有出版权但没有明确其具体内容的,视为图书出版者享有在合同有效期限内和在合同约定的地域范围内以同种文字的原版、修订版出版图书的专有权利。因此,对于本社出版的图书,为了再版方便,我们可以直接在与作者签订出版合同中就把再版相关内容约定清楚,一定程度上保护自己重点培养的作者的作品,增强编辑服务的黏性。

  三、关于人名和相关事实的审校,避免侵犯他人相关权益

  有的书稿中为了论述方便收录了案例,这些案例往往来源于已经公开的人民法院作出的裁判文书。在编校过程中最好将案例中当事人的姓名或者单位名称进行隐名或者化名处理。这也是出于保护他人相关权利的考虑。尤其是涉及未成年人、个人隐私的案例必须隐名,在案情叙述或者评论中需要用词中性客观,不得出现讽刺、侮辱、贬低性的词语。

  在出版工作中,我们可能会接触到回忆录、传记类的书稿,其中涉及的真人真事一定要进行核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1027条第1款规定,行为人发表的文学、艺术作品以真人真事或者特定人为描述对象,含有侮辱、诽谤内容,侵害他人名誉权的,受害人有权依法请求该行为人承担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46条第1款规定,以暴力或者其他方法公然侮辱他人或者捏造事实诽谤他人,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因此,如果不能核实相关内容的真实性的,就不能刊载相关内容,以防侵犯他人的名誉权、隐私权等相关权利。编辑在审稿过程中,应增强法律观念,要有强烈的责任感,避免作品中出现类似侵权行为。

  四、付印前的确认

  编辑在图书付印前一般都会将全书的最终电子版或者纸质版给作者确认。这里需要注意的有两点,一是需要提醒作者就重点修改的章节仔细审阅,或者即使修改不大但属于较为重要的章节也需要作者仔细审阅。二是,作者对复印文件确认无误,同意复印时,一定要作者在纸质版清样上签字,如果不能在纸质版上签字的,就需要作者通过电子邮件或者短信的方式留下“同意付印”这一类的字样。在日后如有纠纷,可以作为证据使用。

  此外,编辑在审稿中还要特别注意的法律问题是关于稿件的具体修改需要与作者逐一确认,并得到作者的同意;与收录地图相关的法律问题,书稿中可以收录地图,但是对地图的收录需要遵守《地图审核管理规定》等与地图、出版相关的规定;出版合同中约定的审稿期限问题等。在此不再赘述。

  总之,法律素养与图书编辑的日常工作息息相关,法律意识的提升、法律素养的培养也是助推出版行业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对于出版行业的从业人员,如何提升法律意识?这里给出两点建议:一是主动学习。图书编辑需要积极主动的学习相关的大政方针、法律法规和政策文件。例如《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等。二是积极实践。在实践中既要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依法依规依照合同约定推进相关流程,也要学会用法律保护出版社的权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两会特别报道
   第03版:融合出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中国出版集团好书榜
   第06版:出版专题/新媒体操盘手
   第07版:出版报道·业者论坛
   第08版:精品精荐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中国阅读周报·月览
   第11版:中国阅读周报·月览
   第12版:阅读/年度文学好书
长江大保护主题地图集问世
编辑在稿件审校过程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从源头解决问题 为无声者发声
基于儿童中心的科学教育策略研究
中国图书商报出版报道·业者论坛07编辑在稿件审校过程中应注意的法律问题 2022-03-04 2 2022年03月04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