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父亲对儿子的爱能有多久?答案是:至少超过四分五十二秒。
这个情节来自《马背上的男孩》,在接近故事尾声的时候,路伯特带着他的自闭症儿子来到一个陌生的草原。当若菀因自闭症发作而影响到其他游客兴致的时候,一个家伙指责这样的孩子不应该来这种地方。父亲问:你认为一个这样的孩子应该被允许在这里呆多久?对方傲慢地说:既然你一定要我说出一个数字,那就是四分五十二秒。
作为一名旁观者,对于大喊大叫歇斯底里的自闭症患者的容忍度只有四分五十二秒,而路伯特和他的妻子克丽斯汀却陪伴了若菀整整6年,只因为他们是这个孩子的父母。在这几年里,他们忍受着若菀的随时发作:精神失常、大喊大叫、侵扰别人、大小便不能自理……让人敬畏的是,路伯特并没有放弃,仅仅只是一种本能的直觉,他便义无反顾将所有人带到了蒙古。父爱让路伯特狂热,以至于当他真的飞到蒙古的时候,竟然向妻子提出了这样的问题:我们是不是疯了?
这是一个可爱的父亲,可爱到自己也意识到了自己的疯狂举动。更离谱的还在后头,如果说携家带口奔赴蒙古是为了让儿子骑马的话,那么寻找莎迦湖就纯粹是一种意念了——他冥冥中觉得这样做可能对儿子有利,于是便一定要去。接着他们遇到了萨满,违心喝下酸牛奶和恶心的带血内脏,甚至还要被作法的萨满鞭打。当克丽斯汀也要被萨满鞭打的时候,这个可爱的父亲甚至想到:上帝,她会跟我离婚的!
这是一个执着的父亲,《马背上的男孩》说的是一个自闭症男孩被治愈的故事,而这个故事的核心不是马、不是神秘力量,而恰恰是一个父亲的坚持。从若菀被诊断出患有自闭症开始,路伯特便总是启发儿子讲话,即使若菀对自己的话毫不在意,他也还是会坚持不断地说。他坚持让若菀骑马,坚持每天把所有家当放在马背上,只为了儿子在马背上的片刻安静。他甚至习惯了每天清洗儿子遗在裤子上的粪便,他开心地把这件事称之为“棕色警报”。
这是一个乐观的父亲,虽然自闭症是个世界难题(现在也是),但这个父亲不信邪。他善于发现希望,所以母马贝兹无意中和若菀的亲近成了他的希望;他勇于争取机会,不是每个人都能随便申请到远赴蒙古“旅游”的基金,而且还是整个团队;他敢于打破常规,9个萨满稀奇古怪的轮番治疗,沐浴治疗大脑的神奇圣水,甚至允许若菀骑在巨角塔尔羊的身上,我们看到的都是一个为了救治自己挚爱的儿子而“不择手段”的父亲。
电影《黄金罗盘》里有关于灵魂的描述:一个人的灵魂总是以动物的形式出现,那个动物便是他的灵兽。小说《马背上的男孩》似乎延续了这个说法,故事结尾,当驯鹿人格斯特为若菀治疗的时候,路伯特梦见豹子和老马贝兹躺在草原上,而豹子正是路伯特的灵兽。这个可爱的、执着的、乐观的父亲,以远远超过四分五十二秒的父爱感动了所有人。
《马背上的男孩》[英]路伯特·伊萨克森著 伊替 李晶译/江苏文艺出版社2010年9月第1版/29.8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