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工具书出版重镇,商务印书馆非常注重工具书数字出版产品的开发,成立了专门的部门――数字出版中心牵头负责这方面的工作。据中心主任孙述学介绍,他们已经推出的“工具书在线”是其网络词典出版方面的代表性产品,在上市后得到了一定了好评,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荣获了“首届中国出版政府奖——音像电子网络奖”。今后他们还要进一步扩充这个产品的内容,并积极探索网络词典新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该中心也在逐步将商务印书馆积累的工具书进行系统的XML转换处理,形成高度结构化的数据库,这个基础性的工作可以为工具书的数字化出版打下基础,也方便了纸质工具书出版的编纂修订工作。
作为工具书出版重镇,商务印书馆很注重工具书数字出版产品的开发,并主要由其数字出版中心负责这个方面的工作。据中心主任孙述学介绍,他们已经推出的“工具书在线”是其网络词典出版方面的代表性产品,在上市后得到了一定了好评,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但由于技术上的限制,其运行速度、系统稳定性方面的一些问题影响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因此今后他们还要进一步扩充这个产品的内容,并积极探索网络词典新的盈利模式。另一方面,该中心也在逐步将商务积累的工具书进行系统的XML化,这个基础性的工作不仅可以为工具书的数字化出版打下基础,更大大方便了纸质工具书出版的编纂工作。
在工具书数字出版方面同样走得较远的还有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该社的辞书分社和综合语种分社提供工具书内容和产品策划的支持,而相关的数字出版项目都在电子音像网络分社进行运营。据该社电子网络音像出版分社王禹介绍说,外研社在辞书网络出版方面所做的尝试包括三个方面:首先在外研社运营的外语学习平台悠游网(2u4u.com.cn)上建立在线词典,通过外研社的词库为用户提供多语种双向的查词服务,目前开通了英汉/汉英,法汉/汉法,日汉/汉日三个语种在线查词服务。第二,外研社出版了8个语种的TF卡版手机词典及在线下载版手机词典。8个语种包括英、法、德、意、日、韩、西、俄。第三,外研社将词典授权或合作,与一些较大的电子词典厂商或者在线词典网站进行合作。
但是,工具书的数字出版尤其是网络出版有一系列的问题需要得到解答,而从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传统工具书出版业者最关心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如下三个方面:第一,内容提供商有资源优势,但在缺乏技术的情况下能否平稳进入数字出版时代;第二,工具书的数字出版产品肯定不会仅是纸质词典的电子版,但究竟什么样的产品才能吸引网络时代用户的注意力呢?第三个问题也是最关键的问题,即,网络词典的盈利模式是什么?
各方寻找盈利平衡点
事实上,目前许多网络词典的内容,都来源于以编纸质词典为初衷的出版社,无论中外都是如此。海词的内容同样以专职词典编辑为核心,进行各种词典内容的开发。而网络上的广大用户即所谓的“词友”会在编辑的引导下,对词典进行建议、修改和增补。因此,从这个意义上,内容提供商和技术提供商在网络词典开发上各有优势:词典吸引人的首先是内容,而当用户累积到达一定量的时候就需要在技术上实现突破。
如此,内容提供商和技术提供商如何在利益的天枰上找到平衡点,实现共赢呢?刘玲认为,词典的数字出版不应仅仅是纸质图书内容的电子化,而应该在词条中链接相关的学习资源,这些资源的呈现方式应该包括文字、图片、音频、视频等各种多媒体形态,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有乐趣、更深入。但她也表示,这种形态的数字工具书产品的建设也存在很多障碍,比如应如何有效地使用网络已有资源、如何解决各类资源的来源和版权,等等。
很长一段时间里,工具书数字化出版为人所诟病的最大问题在于内容的准确性和权威性,但传统的工具书出版社是否可以通过在网上售卖权威的产品盈利呢?有业内人士认为,虽然专业的工具书出版机构可以提供权威、准确的内容,但当前的网络词典用户最需要的是时尚、前沿的内容,前者提供的产品同后者的需求之间显然存在差异。现有的网络词典产品尽管内容可能不精确,但其传播渠道通畅,且将相关资源进行整合,打通了古今中外的知识,因此也可以吸引用户并借此获取盈利。同海词一样,早期的网络词典初期盈利模式都很简单,即依赖流量带来的广告收入,或者通过向门户网站提供词典数据内容赚取利润。但范剑淼也表示,现在该公司正向另一个方向转变,即打造学习型网络词典,同时依托词典开发各种衍生性学习产品,通过网络平台进行销售。因此可以预见,只有将传统词典和网络词典的优势结合起来,才能真从工具书数字出版上获得真正的盈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