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波:一段时间以后,可能是一代人之后,作者中大师的出现几率就会越高。同样,经过高度市场挤压,能够操作内容和培育作者的出版人越来越集中,新的内容形式(图书、网络、屏幕)互补之后,推出新的思想和理念,形成新的观念的集中,就会强势引领社会的新的学习和关注,大师出现了。接着就有新的孔子、孟子了。
@邱华栋:以色列大作家阿默斯奥兹的创作谈《故事开始了》,他以深入浅出的手法,描绘了一些好小说的开头,由此演绎了小说创造世界的那个爆炸点是如何引领了后来的大爆炸的。
@葛红兵:很多人都误读了海子,海子说:面朝大海春暖花开。但是,前面有个定语:从明天开始。海子是清醒地意识到人是有限者,人的幸福只在永远也不会到来的“明天”,因为我们永远只能活在“今天”啊——人是以痛苦为本质的生命。痛苦是人的唯一本质。
@止庵:周作人谓读书常如“瓜蔓抄”,即读甲书牵连读到乙书,又及于丙书、丁书,由此融会贯通,谷林读书亦取此法,在下不才,亦追随先贤,向不敢只读一书、一文,即发议论,而读书过程亦即求知过程也。
@麦家:如果一个人上了年纪,变得不肯倾听青年的声音,总以为自己是对的,那他恐怕距离寿终正寝就不远了;同理,如果一个作家不肯倾听读者的声音,总以为自己的创作天衣无缝、无懈可击,那他恐怕距离失去读者、失去创作好作品的能力也就不远了。(@腾讯陈超/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