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01:中国阅读周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老年人普遍关注养生,但男女阅读有别
~~~老年人普遍关注养生,但男女阅读有别
~~~老年人普遍关注养生,但男女阅读有别
~~~老年人普遍关注养生,但男女阅读有别
~~~老年人普遍关注养生,但男女阅读有别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全国十省市城镇老年人阅读独家调查
老年人普遍关注养生,但男女阅读有别
图1
图2
  ■策划/《中国图书商报》调查组 执笔/韩晗

  对当下城镇老年人的阅读调查,源自于当下德国出版界给我们的启示。随着国内人口老龄化趋势的加剧,“空巢”家庭已经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早在20年前,德国的出版界就已经出现了以老年人为主的“银发消费群”,并且在10年前,老年人对图书的购买已经大大超越了青年人,居于德国购书群体的第一位。

  据国家统计局2010年发布的数据,2009年,全国60岁以上老人已达1.6714亿,占总人口的12.5%;比上年净增725万,增长了0.5个百分点,这是历史上老年人口比重增幅最大的一年。“十二五”期间,中国人口老龄化将提速,出现老年人口第一次增长高峰,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总量突破2亿,占总人口比例超过15%。中国将既是一个人口大国,又是一个老年人数居世界首位的“老龄人口大国”。但是,目前中国老年人的精神状况却并不乐观,据媒体报道,我国55岁以上老年人每年自杀人数超过10万,中老年人群体已成为我国自杀率最高的群体。中国作为一个有着讲求孝道、尊老敬老传统的世界大国,老年人问题既事关家庭和谐,更事关国家稳定。

  因此,作为当下老年人精神状况“反射镜”的阅读状况,尤其显得不容忽视,而且,当下中国老年人购书已经渐成主导之一。据不完全统计,在文艺类图书中,几乎平均每10本书就有一本购自于老年人,而在报刊杂志的主要私人订户中,约有31.93%为老年读者,而且,目前国内在城市公共图书馆的固定读者中,老年人占到了78.96%。与其他同类读者群相比,无论哪种方式,老年人所占比例都是相当大的。因此,当下老年人的阅读状况亦构成了本次调研的对象。

  但是,并非所有的老年人都有着购书阅读的条件,“有钱,有闲,有阅读能力”的老年人成为了本次调研的主要对象。所谓有钱,是指有固定收入;有闲,是指赋闲在家,没有繁忙的事务性工作;而有阅读能力,则是指受过一定的教育,曾经在社会上承担过工作或担任过职位;且年龄在60岁之上、生活在城镇的离退休老年人。

  综合这三条来遴选,本次调研共发放问卷(含电话问卷、电子邮件问卷)1000份,回收有效问卷880份,占发放总量的88.00%,具备真实有效性,被调研对象涵盖北京、上海、山东、辽宁、江苏、湖北、广东、四川、陕西等10省市,覆盖离退休干部(含军队干部)、教师、公务员、医务人员以及其他企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等等,其中年龄最大者为94岁的老红军(正司局级离休干部)赵老,年龄最小者为60岁的四川威远钢铁公司热轧车间退休工人徐师傅,平均年龄69.84岁;男性受访者526人,女性受访者354人,女性与男性的比例为1.49:1;汉族受访者为798人,占到受访者的90.68%;平均收入为1974.83元,与国内离退休老年人的平均收入基本持平。综合各类数据与比例,与目前国内离退休人员相关数据基本相当。

  本次调研试图从阅读目的、阅读时长、阅读内容与阅读渠道这四个方面来解读当下中国老年人的阅读状况,发掘当下老年人在“阅读”这一生活状态中所呈现的问题及其趋势。

  本次调研受到了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北京城市大学、长安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学生社团的大力帮助,国内最大的老年人门户网站“中国老年网”与“喜乐乐网”亦提供了信息支持,我们在此谨致谢忱。

  阅读目的:一半打发时间,一半为求健康

  我们在调研的时候,所列出的第一个问题就是:您阅读的首选目的何在?选项有四个,被调研者可选取其中之一:“打发时间”、“获得信息”、“增加谈资”与“促进健康”。每个人只能选择其中之一。

  其中,有332人选择“打发时间”,占样本总量的37.73%;有345人选择“促进健康”,占样本总量的39.20%;有143人选择“获得信息”,占样本总量的16.25%;有60人选择“增加谈资”,占样本总量的6.82%(见图1)。

  由此可知,分别有将近一半的受访者选择“促进健康”或“打发时间”,“获得信息”加上“增加谈资”的总人数尚不足前两者中任意之一。可见,针对目前国内大多数老年人而言,“促进健康”与“打发时间”是他们阅读的首选动机。

  “老了身体不好了,读读书,心胸也开阔些”。曹先生,69岁,江苏泰州某医院退休药剂师,“我现在最常干的事情就是读书和打太极拳,这都是可以让身体保持健康的,人老了,要是有个三病两痛的,就麻烦得很”。

  今年63岁的邵先生是一名刚刚退休的中学特级教师:“这不上讲台,真难受。两个孩子都在东莞,剩下我和老伴在家里,小孙子有亲家带,我们干嘛呢?我现在决定了,重新读一遍二十五史和古典名著。书都买好了,放在书房里呢,一大堆。”

  像邵先生这样将阅读作为打发时间的老年读者并不鲜见,在我们回访的过程中,有数十位受访者均不约而同地表示,自己子女离家,老两口在家里,属于名副其实的“空巢老人”,作为有一定阅读修养、文化素质的老人,他们不愿意将时间用在打麻将、打扑克这些娱乐活动上,也对时下主要迎合年轻人的电视节目不感兴趣,多数老年人亦不会使用因特网,因此,阅读与旅游基本上构成了他们的生活方式,但一旦年龄偏大,旅游次数也必然渐少,阅读遂几乎成为了他们打发时间的唯一选择。

  从图书出版的语境来分析,老年人是“不得不买书”的特殊群体,这一群体有着自主的消费权利,也是一个潜在的市场。如果剥离或无视老年人这一特定的消费群体来审视当下中国出版业,无疑是有失公平的。但是,如何从“老年人”这一特定消费群体的角度来探讨中国出版业的潜在商机,则是一个值得深度反思的话题。

  阅读时长:每天时长固定,一至三小时居多

  结合先前几次调研,我们发现,与“阅读目的”相比,之于学界业界而言,更关注于“阅读时长”,因为在一个将媒介产品演化为“文本生产”的时代里,只要是进入到流通领域的任何产品,都要遵循市场规律下资本的流动方向。“为什么读”只是一种消费意愿或消费方向,它并不构成一个完整的消费行为,但是“读多久”却成为了一种业已完成的消费过程。

  因此,“阅读时长”直接决定了作为生产者的作者、出版商在进行分众传播时应该采取何种针对性策略。譬如针对挤地铁的上班族而言,他们一般只是在途中一两个小时以阅读来打发时间,因此,“短平快”的情节性短篇阅读,配合手机载体,方为首选;但针对有一定生活基础与审美情趣的公务员与大学教师而言,他们平时阅读时间较长,车载有声阅读与纸质阅读是他们比较青睐的方式,那么针对生活节奏慢,又有着阅读诉求的老年人来说,他们应该有着较长的阅读时长。

  在调研中,我们设置的另一个问题是:在正常情况下,您平均每天用多少时间来阅读(含网络阅读与阅读器阅读)?

  选项一共有四个:“一小时以下”、“一小时至两小时”、“两小时至四小时”、“四小时以上”,每个受访者只能选取其中之一作答。

  选取“一小时以下”的有143人,占到样本总量的16.25%;选取“一小时至两小时”的有384人,占到样本总量的43.64%,居于第一位;选取“两小时至四小时”的有326人,占到样本总量的37.04%,居于其次;选取“四小时以上”的仅有27人,只占到样本总量的3.07%(见图2)。

  “我每天固定看书三个小时”。陈先生,68岁,深圳大亚湾核电站退休工程师,“雷打不动,每天看,报纸我定了四份,每个月都买几百块钱的书”。

  根据调研统计我们可以看出,有绝大多数的受访者每天坚持一个小时以上的阅读时长,但同时他们也不超过三个小时。对于大多数老年人来说,每天一个小时以上的阅读是可以做到的,而且也是有益于身心健康的,但是从客观的身体健康出发,他们的阅读时长又不能超过三个小时,一至三个小时遂构成了他们最适应的阅读时长。

  在这里,需要说明一点的是,就对中老年读者而言,“阅读时长”已经与图书内容无关,他们更强调于“韧性时长”而非“弹性时长”的阅读——即先前我们从年轻人阅读中所归纳出来的“阅读时长”与“文本长度”的正比例关系,在这里并不足以说明问题,对于诸多老年人来讲,历经世间沧桑的他们早已不关注情节跌宕起伏、扣人心弦的小说——至于他们的阅读内容,将在下一部分予以详述。

  阅读内容:普遍关注养生,男女阅读有别

  法国现代哲学家让-鲍德利亚尔在论述“文本生产时代”的接受问题时,曾将“性别”列为不同类属文本在分众传播过程中的主导因素之一。“当强迫一名男性收看家庭主妇的泡沫剧时,其难受程度不亚于如对着一位主妇讲解冷战之后的世界政治格局”。

  但是,在只图“畅销”的“大众传播”语境下,一切的图书出版几乎都被蒙上了超越民族、年龄甚至性别的面纱,对于一本书畅销与否的统计,不再将性别列为必须考察的对象,转而关注于职业、地域、年龄甚至收入。但事实上,性别所起的重要意义,并不逊色于前述任何因素。(下转02版)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商报·卷藏数据
   第04版:商报封面人物
   第05版:教育出版
   第06版:专业出版·IT细分
   第07版:畅销书推广
   第08版:资讯超市
   第CG01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CG02版:中国阅读周报·文化·关注
   第CG03版:中国阅读周报·传记
   第CG04版:中国阅读周报·专版
   第CG05版:中国阅读周报·小说
   第CG06版:中国阅读周报·财经
   第CG07版:中国阅读周报·思想·科学
   第CG08版:中国阅读周报·童书
第一时间书
导读
全国十省市城镇老年人阅读独家调查
文学评奖应力避“超女”式选秀误区
“话题作家”六六:文字越短越见功力
中国图书商报中国阅读周报CG01全国十省市城镇老年人阅读独家调查 2011-03-29 2 2011年03月29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