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中央领导同志参观一个书法展览时曾问:“书法界是不是有一种‘潜规则’, 字写得清秀雅致,别人可以认识的,只能称为‘写字匠’,而字写得潦草怪异别人不认识的,才是‘书法家’? ”这一问,问出一个何为书法艺术的本质问题。
《守望中国书法》作者钟家鼎教授,长期从事中国历史、文物考古及书法的教学和研究,其著《守望中国书法》,正好问答了何为书法与何为书法艺术的本质问题。钟家鼎在书中力图正本清源,使人们能够正确解读中国书法的本来面目及其价值所在。他认为,文字在一个民族的文化中居于核心地位。在学习文字的过程中,认字、写字是不可分开的,书法是作为文化来学习、来训练的。书法的本质是文化的,而非艺术,几千年的中国古代社会一直是如此认识。只是到“西学东渐”后,西方强势文化逐步渗透到中国的传统文化,才有人将书法列入艺术范畴。由此可见,中国书法艺术一词的概念,就是被西化的过程,和中国近代史发展进程紧密相连。
近日,由贵州省文史研究馆、贵州大学、海南出版社联合主办的《守望中国书法》新书首发式暨座谈会在北京召开。国家行政学院副院长周文彰,国务院参事室副主任陈鹤良,北京大学教授楼宇烈,贵州大学常务副校长封孝伦,海南出版社有限公司董事长、社长蔡磊,贵州大学教授王晓卫,该书作者贵州大学教授钟家鼎,并就中国书法方面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
《守望中国书法》钟家鼎著/海南出版社2011年6月版/5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