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小二自己结合《辞海》与《现在汉语词典》的解释,为《小妖精时代》的定位罗列如下:其一,一切反常怪异的事物;其二,精神体的一种,被以为是一种具有超自然怪异本领的精灵;其三,比喻以姿色迷惑人的女子。其实丁小二在该书中的小妖精更多的是第三种解释而已,也就是最俗的一种解释。
如果从徐星、王朔开始的当下北京灰色生活实录文本出现以来,经过阿坚、张驰,再经过丁天、狗子、石康、冯唐的一系列前仆后继,终于迎来了2011年“业余北京”灿烂文本的时代。
因为最近出版了好几本这样的小说。说是“业余”,因为作者全非是专职小说作家,球评专家大仙的《北京的金山上》;文艺策划人黄燎原的《烂生活》;摇滚活动人王晴的《别了,我的文艺女青年》,包括丁小二的《小妖精时代》。其实,还可以把这些“业余”小说称为“夜余”小说,因为这些对当下北京相互穿插的文化圈的生活场景的记录,几乎全部是在“夜晚之余”展开的,更多的是饭局的记录,甚至都缺少以往后半夜的“床上戏”。
可见,当下的北京白天消失了,也就是正经没了;精神没了;后半夜没了,也就是爱情没了;寂静没了,悲剧没有了,只有喜剧;世界没有了,只有圈子和饭局。一切都是扯蛋,剩下的只是闹腾、炫色,按小方磊的话说就是“叼逼叼”。
丁小二总会以书商的职业眼光看待眼前的一切,他似乎关切的是各种饭局上景观,如何变成一本书直接炒烩的素材,而不是另开炉灶的写作,因此更像是原汁原味的饭局经济地理的田野调查。现在这个时代多闲呀,饭局都有考据的学问了。
如果说饭局的主宾永远是男人,当然不光是指主要埋单者。但没有女人的饭局就不叫局了,就如同没有了女人,饭菜就不香了一样。饭要有滋有味,就不可缺少女宾,当然主要是小妖精一类。看着丁小二的小妖精众生相,让我想起了世博中国馆中那张会动的《清明上河图》长卷,一个个小妖精精神怪异,搔手弄姿,动感十足,性感十足,跃然纸上。
在这个时刻向下出溜的社会,女人因为男人的堕落而沉落;过去的圣女全成了剩女;过去的神仙全成了妖精;过去的贞洁烈女全成了饭局熟女了。
我刚刚看了一本俄里根的《属灵的寓意》,里面讲:为耶稣提鞋是一件伟大的事,而弯腰朝向他肉身的方面,朝他在地上的样式,思想他正在地上的形象,解开与道成肉身的奥秘相关的难题,如同解开他的鞋带一般,这同样也是一件伟大的事。
神圣早已是与当下格格不入的情境,让神真成了神话,珍言成了寓言。我们在为谁提鞋?为女人?为小妖精?这也不靠谱,就像饭局。
《小妖精时代》丁小二著/作家出版社2011年5月版/28.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