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G05:思想·科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鲁迅题材出版重镇”的新印迹
  翻译赋予鲁迅以新视野、新观念,是激发其展开新思考、获得新体验的重要途径,欲深入鲁迅的精神世界,不可不研读其译文。

  ○黄 旭  陈一鸣

  在新近揭晓的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中,福建教育出版社的《鲁迅译文全集》获颁图书提名奖。作为该书的策划、编辑者之一,我们为此而欣喜,但同时也不感到特别意外。

  我们之所以不惜巨资、耗时多年打造这套《鲁迅译文全集》,正是缘于对其内在价值的充分认识。在这套闽教版《鲁迅译文全集》于2008年面世以前,已有整整半个世纪不曾有人印行鲁迅先生的译作了,上一次对鲁迅译作的大规模校辑还是在1958年,其时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十卷本的《鲁迅译文集》。《鲁迅译文集》虽校勘精良、版本优秀,但缺憾也是显而易见的:其一,对鲁迅译作的收录不尽完备,譬如一些自然科学方面的译作便被排除在外;其二,作为繁体本,已不适应当代人的阅读习惯;其三,因年代久远,无论在市面上还是在图书馆,均已难觅其踪迹,根本无法满足潜在的阅读需求。因而,福建教育出版社在时隔50年后重新编纂印行鲁迅译作,可以说是鲁迅译作出版史上的一场及时雨。相较于1958年版的《鲁迅译文集》,闽教版《鲁迅译文全集》的特色集中在一个“全”字上:它收录了鲁迅先生的全部译作,既囊括了1958年版《鲁迅译文集》乃至1938年版《鲁迅全集》所不曾收录的散逸在各报刊中的独立篇章,也收纳了一些鲁迅生前从未发表的译者附记、出版广告等短小精悍而颇富趣味的说明性文字。《鲁迅译文全集》因此较过往的译文集更具完备的文献价值。此外,我们之所以将目光聚焦于鲁迅的译文,是基于这样一种见解:鲁迅译文对于鲁迅研究有着不容忽视的价值。诚如孙郁先生所言,“鲁迅首先是一个翻译家,其次才是一个作家”。翻译赋予鲁迅以新视野、新观念,是激发其展开新思考、获得新体验的重要途径,欲深入鲁迅的精神世界,不可不研读其译文。

  图书提名奖的颁发体现了业界对这部皇皇八卷本《鲁迅译文全集》学术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但在我们看来,它更代表着福建教育出版社在“鲁迅题材”这一出版园地所烙下的新印迹。而事实上,由于多年来在这一园地的不懈耕耘,我社在业界已被人喻作“鲁迅题材出版重镇”。在我社悉心营构的选题方阵中,“鲁迅题材”已愈来愈成为一个标志性板块,我社推出的“鲁迅题材”的图书系列不仅在数量上蔚为可观,且呈现出多品种、多体裁、多层次、多角度的出版格局。

  我们对于“鲁迅题材”图书产品的开发,首先体现在对鲁迅著作的悉心整理与编纂上。早在1999年,我们依托北京鲁迅博物馆丰厚的馆藏资源精心编印的《鲁迅著作手稿全集》,便以其精美的印制工艺、对鲁迅著作手稿的全面收录引起了鲁研界、读者界及收藏界的广泛关注。除致力于鲁迅著作的整理与编纂外,我们亦不遗余力地发掘、出版优秀的鲁迅研究著作。在福建教育出版社推出的众多鲁研作品中,最为业界瞩目的当属那两套倾注了多位闽教同人心血的丛书——“木犁书系·鲁迅解读丛书”(2001)、“而已丛书”(2006)。在“木犁书系”与“而已丛书”所搜罗的关于鲁迅先生的著述中,既有深具学术含量的专业性研究,如《中国鲁迅研究的历史与现状》、《鲁迅九讲》、《被照亮的世界——〈故事新编〉诗学研究》;也有以漫谈的笔触揭示先生读书、写作生活的考证性文字,如《鲁迅古籍藏书漫谈》、《鲁迅笔名索解》、《鲁迅杂考》;还有先生的亲人对其家世、生平的深情回顾,如《鲁迅故家的败落》;等等。

  福建教育出版社之所以能够在“鲁迅题材”图书产品的开发上成效显著,固然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们所拥有的优质出版资源,但从根本上讲,它源于我们的一个执著信念:在新时期的历史条件下,尤需大力弘扬鲁迅精神。

  《鲁迅译文全集》(共八卷)北京鲁迅博物馆编/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年4月版/600.00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商报数据
   第03版:教育出版
   第04版:商报封面人物
   第CG01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CG02版:聚焦
   第CG03版:人物
   第CG04版:小说
   第CG05版:思想·科学
   第CG06版:财经
   第CG07版:文史·童书
   第CG08版:书评·综合
   第MYZK01版:专刊
   第MYZK02版:专刊
   第MYZK03版:专刊
   第MYZK04版:专刊
众专家谈“醉驾”
前沿阅读
辩论中的真相与批评
达尔文很委屈
“鲁迅题材出版重镇”的新印迹
中国图书商报思想·科学CG05“鲁迅题材出版重镇”的新印迹 2011-09-20 2 2011年09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