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教艺术
○王莉(编辑)
宗教只是一部分群众的信仰,而以宗教为内容的艺术则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它从来就是人类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艺术与宗教两者关系十分密切,艺术是各种宗教赖以传播的重要载体,宗教则使艺术更加丰富和多彩。经过近5年的努力,由五洲传播出版社组织策划的英文版“中国宗教艺术丛书”系列画册今年年初终于全部出齐。这是一套以中国佛教、道教、伊斯兰教、天主教和基督教新教艺术为主要内容的画册,邀请了在艺术方面造诣较深的学术界和宗教界人士参加编写,采取图文并茂的形式,从建筑、绘画、雕塑及音乐等角度入手,首次向国外读者系统地介绍了中国五大宗教艺术的发展、演变、历史地位和基本特征。该书的出版填补了国内系统介绍中国五大宗教艺术图书在市场上的空白。
该套丛书旨在从艺术的角度入手,用大量精美图片,反映中国五大宗教艺术的起源、风格特征、艺术价值以及对世界文明的影响等诸多方面内容,向中外读者全方位介绍中国宗教知识,使读者能够更直观地了解中国宗教文化,了解中国宗教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
中国现存的五大宗教,在中国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其中,除了道教是中国固有的土生土长宗教外,其余四种宗教都是境外传进来的。道教继承了中华民族上古时代形成的神仙信仰,以汉民族“天人感应”和“道法自然”为其审美的基本出发点,后来又吸纳了中国西南许多少数民族的艺术元素,因此,道教艺术的产生、发展与中华民族传统艺术的产生和发展基本是同步的,不仅历来是中华传统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至今在汉民族和一些少数民族中具有十分广泛的影响,并且被世界上其他国家的艺术家视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特征。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包括天主教和新教)传入中国的过程,本身就是中外文化交流的重要渠道,一方面它给中国带来了南亚、中亚、西亚和欧美的文化和宗教艺术,影响和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和艺术的发展。另一方面,这些外来宗教艺术传到中国之后,因受到这个古老国家强劲的传统文化影响,不能不适应当地艺术和习俗,开始其“中国化”的历程,产生一些带有中国艺术元素的艺术形式。从这些宗教艺术作品中,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外来文化“本土化”的演变及其发展的过程与规律。佛教和伊斯兰教传入中国都已有上千年,基督教文化从唐代景教的传入算起,也已有1400多年。中国的佛教、伊斯兰教和基督教艺术,早已成为中国艺术的一部分。
英文版“中国宗教艺术丛书”系列画册从2008年开始策划,到今年年初全部出版,前后历时近5载。其间,该丛书先后入选原新闻出版总署“十二五”国家重点项目和2011年度“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相信该丛书的出版将有助于中外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国的宗教文化艺术及其发展渊源,有利于促进中国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交流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