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书评·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问道人生——读《王元化晚年谈话录》
《王元化晚年谈话录》吴琦幸著/上海人民出版社 2013年8月版/28.00元
  ○徐韶旻(书评人)

  王元化的晚年,在其绚烂的学术生涯背后,珍藏着怎样一种不轻易为人所察觉的生命内涵呢?冲着《王元化晚年谈话录》中的“晚年”二字,我翻开了这本封面设计清新典雅的小书,在师生二人随意、真诚而又严肃的漫谈中,走入这位学术界重量级人物的晚年时光里一探究竟,看看他的内心世界到底在经历着些什么,他的生命又在上演着怎样一出剧目,他是否最终走入了圆满和超脱。

  这本《谈话录》以自然、平实的笔调忠实记录了王元化先生逝世前一年暑假与作者在病房中的几番促膝而谈,包罗万象的“提纲挈领的漫谈”。虽然内容所涉及范围很广,但从头到尾都贯穿着一个关于王元化深刻而鲜明的人格形象:就是他的“真”——为人的“真”、治学的“真”、求道的“真”。这集中体现在他的严谨的治学精神、独立自主的探索精神,他敏锐地洞察世事百态、常常对问题有自己独到而深刻的见解,与人相处也直接、坦率,哪怕自己吃亏也要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立场,就算是他暴烈的脾气、与人发生摩擦也无不充分展现了这一点。在他的第三次反思中——对人类终极命运的思考,使得这种“求真”飞跃到一个更高的层面。他在晚年所关心的已经超越了社会现实的层面,开始探索关于人类的终极真相。王元化先生毕生问道于世,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忠于内心真实的声音。他始终坚持内在的自由和独立,不湮没于外界的喧哗,不盲从任何权威,他用自己的方式探索着层层表象背后的真实,一步步朝向那最终的真相走去。他一路走得很艰辛、也很孤独,通往真相的道路总不那么舒坦,老天总会设置层层障碍一路考验着旅人对它的忠诚。不管王元化最终是否走到了那至高之地,但至少他已经看到了方向,走在了众多人的前面。

  真相与真理是不同的。真相是不带任何主观偏颇还原事情本来面目,而真理总带有人为思考分析的影子,“理”本来就是人类头脑的产物。人类这种过于依赖头脑理性分析认识世界的方式就一定是正确的吗?就一定能找到最终真相吗?历史发展至今似乎越来越显现出它的某种弊端。希腊神庙门前镌刻着“认识你自己”这句话,无时无刻不提醒着人类关乎自己的使命。人类对世界的探索从天空到大地、从动物到植物……唯一没有弄明白的就是自己。人类认识世界的使命还远远没有达成,对世界的探索还仅仅是冰山一角,没有谁能够理直气壮地说我发现的就是真理,就是对的。人类历史发展至今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让头脑蒙蔽了心灵。众多纷争、众多对抗、甚至战争,都因此而起。那些为着捍卫某种所谓的真理、信仰、知识、规范而建立起来的组织、宗派和思想团体,偏执地为着一己之见而口诛笔伐,甚至兵戎相见。胜利的强势一方为了捍卫它的“真理”而违背着某种更高的“真相”统治和操控着弱势一族。捍卫“真理”的背后隐藏着人性偏狭、自私的动机。我想王元化也许是因为看到或者亲身经历过这种现象而触发了他的第三次反思吧。这次反思也最终使他推开了最后一扇门,深入到那更广袤的生命之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分销视野
   第03版:专业出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06版:文化·人物
   第07版:小说
   第08版:生活
   第09版:财经
   第10版:童书·文史
   第11版:书评·综合
   第12版:书评·综合
   第13版:中国传媒周报
   第14版:专题
   第15版:综合
   第16版:综合
《中国道教美术史》:探寻“中国图像逻辑”
华语世界首版《阿奎纳著作集》大陆首发
问道人生——读《王元化晚年谈话录》
吴小莉:与商界精英共话卓越
弘扬真善美 传播正能量
温瑞安手稿捐赠仪式在京举行
顺应时代需求 荟萃科普精品
“海豚书馆”沙龙谈文学遗产出版思路
马未都:换个角度看陶瓷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综合11问道人生——读《王元化晚年谈话录》 2013-10-15 2 2013年10月15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