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书评·童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浅语里的大艺术
“林良童心绘本”系列/林良著、郑明进、张化玮、何云姿绘/福建少年儿童出版社2013年11月版/120.00元(4册)
  ○熊慧琴(书评人)

  在儿童文学里,“浅”这个字,包含了最深的内容和最高超的技巧。

  林良是我国台湾儿童文学的“大家长”、“常青树”,好几代人都是读着他的书长大的,他曾是他们童年生命里最温暖的“小太阳”。与冰心一样,林良是所有少年儿童的好朋友。如今这个已经90高寿的好朋友带着他的作品“林良童心绘本”系列走近了读者。这一系列的《小纸船看海》、《小动物儿歌集》、《我要一个家》、《汪汪的家》都是在我国台湾畅销了20几年的经典作品,也是林良先生最脍炙人口的代表作。

  在儿童文学里,“浅”这个字,包含了最深的内容和最高超的技巧,正所谓大道至简,最平淡、直白的文字也可以描写最深刻的内容。儿童文学的语言体系因其读者群体的特殊性,往往要求用平易亲切的“浅语”去适应儿童的阅读习惯。林良一直在其创作中践行浅显明白的语言风格,无论是散文、故事还是儿歌或者译作。但一部真正优秀的儿童文学作品又绝不止于“浅”,“只有当它保持适宜于少儿读者的语言平易性的同时,也实践着对于一种富于张力与滋味的文学语言的操练时,关于它的阅读才会向我们展露出少儿文学独特的语言光芒”。儿童文学批评家方卫平教授如是说。林良正是这种浅易又富于滋味的语言的最佳代言,他的文学表达以亲切浅近、含义丰富而著称。《小动物儿歌集》集知识性、文学性于一体,儿童除了能认知20种小动物不同的形态、特征以外,还能感受以此为创作素材的20首朗朗上口的儿歌。林良的语言从不走华丽、艰深路线,他常常用短句、口语以及生活中具体可感的形象来行文。蚂蚁、蜘蛛、米和露珠都是生活中常见的事物,林良赋予它们别样童真的艺术形象。林良运用他充满智慧的语言把生活变成了艺术,用生活化的语言去营造富有想象的情境,让语境充满画面感和幽默气息,把生活常态描写得饶有兴致,韵味无穷。

  除了语言的明白晓畅,林良还十分注重选材的生活化,他常说“我是带着一家人和一条狗为读者服务的”。在他最受欢迎的散文集《小太阳》里,林良细致地观察家里的每一个成员,描绘出一个智慧的妈妈和三个个性截然不同的女儿;《爸爸的十六封信》是为女儿樱樱在成长过程中遇到问题、发生困惑提供的帮助和建议。在点点滴滴的生活琐事里,林良的亲情世界里充满温馨、趣味以及耐人寻味的幸福。“林良童心绘本”系列中的《我要一个家》和《汪汪的家》是“家”文学的继续和延伸。家是最温暖的港湾,亲情像链条一样将家人栓在一起,琐碎的生活中处处都有动人的细节,譬如一碗汤、一张卡片、一次家务、一场交谈……家的感动总是融化在生活的点滴之中。林良心怀“大”家,不局限于小我的“家”中,这也是其文学作品的艺术生命能够恒久动人的原因。

  在60余年的创作生涯里,林良一直笔耕不辍,他也是儿童文学里的多面手,几乎涉猎了儿童文学所有的领域,林良用浅浅的语言,为少年儿童编织了一个大大的艺术王国。在林良的作品里,我们总能享受他给我们带来的安静、温暖的感觉,相比于当下急功近利、热闹戏谑的写作常态,读林良是一种“慢”下来的姿态。在林良的艺术世界里,生活平平淡淡、细细琐琐,却又充满幸福。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两会报道
   第03版:专业出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产业观察·资讯
   第06版:资讯超市
   第07版:世界出版
   第08版:广告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分析报告
   第11版:人物
   第12版:书评·童书
   第13版:传媒中国周报
   第14版:杂志
   第15版:新媒体
   第16版:媒体公司
   第17版:专刊
   第18版:专刊
   第19版:专刊
   第20版:广告
   第21版:精品推荐
   第22版:专刊
   第23版:广告
   第24版:·广告
   第25版:中国馆配
   第26版:聚焦
   第27版:数据
   第28版:广告
   第29版:广告
   第30版:专栏·观点
   第31版:专题
   第32版:广告
   第33版:广告
   第34版:馆藏推荐·书评
   第35版:馆藏推荐·书评
   第36版:广告
   第37版:广告
   第38版:广告
   第39版:广告
   第40版:广告
自觉才能自由
一个充满真诚、善良和美的新奇世界
编辑荐书
少年生命的壮美乐曲
浅语里的大艺术
让孩子用美好的希望直面人生
中国图书商报书评·童书12浅语里的大艺术 2014-03-07 2 2014年03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