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专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社会化营销
  ■郑斌飞(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营销部副主任)

  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具有核心竞争力的优势板块是儿童文学出版。建社30年来,苏少社见证了中国儿童文学的成长与繁荣,也与包括曹文轩、黄蓓佳、金波、梅子涵等在内的一大批高端、知名、有广泛号召力的儿童文学作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谊。

  近年来,虽然“作家进校园”活动在商业化与文化性谁占主导等问题上被业界所质疑,但是我们觉得还是应该理性、客观看待。整体上来讲,一位作家与教师、学生们面对面所交流的氛围,不是中小学常规的语文教学活动或者一次征文比赛所能代替的。苏少社多年以来致力于推广的图书,绝大多数是比较严肃的主流儿童文学作品,如曹文轩“纯美小说”系列、黄蓓佳“倾情小说”系列、金波“我喜欢你”儿童文学精品系列等,这些作品进校园,对于营造学校的文化氛围、繁荣书香校园起到巨大作用。几乎每次活动下来,我们都会收到许多读者、老师、家长反馈的信件,充满赞扬、鼓励与期待,这是我们今后继续推进此类活动的强大动力。

  当前,图书馆、文化馆、美术馆等公众文化场所,以及不同级别的读书节,在倡导阅读风气、促进文化建设等方面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过去的一年,苏少社先后参与了“市民大讲堂”、江苏读书节等公共阅读推广活动等,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眼下,越来越多的家长、阅读推广人、早教专家开始采用微信、微博等平台进行家庭亲子教育方面的交流和互动,儿童阅读是其中一个热点主题。苏少社很早就关注到这一趋势,并且在2013年进行了多方面的探索和实践,例如开通出版社在新浪网的官方微博,利用微博与读者互动;与一些在家长圈子里有广泛影响力的微信公众平台、如父母邦、儿童阅读指导等进行合作,共同致力于优质儿童读物的推广;在相关网站上放置二维码,吸引读者关注;编辑加入一些以亲子阅读为讨论主题的QQ群,近距离和读者进行交流等。这些尝试,使出版社更加接“地气”,得以在交流中及时了解家长朋友和小读者对于图书的反馈意见,继而进行精准的图书推荐和选题策划。

  苏少社今年1月重点推广了一套引进自韩国的情商培育类图书——“儿童心灵成长魔法书”系列,这套书在合作媒体的微信、微博、网站开展了试读招募、有奖转发等活动,微博转发率近3万次、试读申请人数近百人,达到了非常显著的活动效果,导致不到2周时间内该书套装在当当网卖断货。这次活动的成功,佐证了新媒体平台阅读推广的效果。

  去年一年对新媒体方面阅读推广的探索和实践,对苏少社的影响不仅仅是行动层面的,更是思维层面的。从某种程度上讲,我们现在在阅读推广和新书推广方面,已经开始用“互联网思维”来进行了。书业正在迎来消费者主权时代。出版社唯有加强服务意识,重视与读者互动,更多利用新媒体、自媒体等平台进行社会化营销,才能真正做好阅读推广。

  2014年,苏少社计划进一步整合相关亲子类专业媒体渠道,创新营销理念,在传统媒体和新媒体的不同平台上,各有侧重地进行阅读推广。在今年3月份和4月份,我们计划针对今年的重点图书产品——“迪士尼学而乐”系列图书,充分利用纸媒、微信、微博、QQ群等各种终端,线上线下结合,做一次爆破式营销。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两会报道
   第03版:专业出版
   第04版:广告
   第05版:产业观察·资讯
   第06版:资讯超市
   第07版:世界出版
   第08版:广告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分析报告
   第11版:人物
   第12版:书评·童书
   第13版:传媒中国周报
   第14版:杂志
   第15版:新媒体
   第16版:媒体公司
   第17版:专刊
   第18版:专刊
   第19版:专刊
   第20版:广告
   第21版:精品推荐
   第22版:专刊
   第23版:广告
   第24版:·广告
   第25版:中国馆配
   第26版:聚焦
   第27版:数据
   第28版:广告
   第29版:广告
   第30版:专栏·观点
   第31版:专题
   第32版:广告
   第33版:广告
   第34版:馆藏推荐·书评
   第35版:馆藏推荐·书评
   第36版:广告
   第37版:广告
   第38版:广告
   第39版:广告
   第40版:广告
零距离贴身服务读者
小贴士
阅读种子培养计划落地开花
阅读推广主题化品牌化网络化平台化
中国儿童阅读推广云平台即将上线
阅读推广全方位升级
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社会化营销
阅读推广做到直达消费者
中国图书商报专刊18用“互联网思维”进行社会化营销 2014-03-07 2 2014年03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