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文史·童书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探寻中华民族玉文化的深远底蕴
《中国玉器通史》(12卷)陆建芳主编/海天出版社2014年10月版/3580.00元
  ■受访人:陆建芳(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研究所所长)

  □采访人:郑杨(中国出版传媒商报记者)

  10月16日,国内第一部以玉器为研究对象的大型文化通史《中国玉器通史》在南京举行首发式暨出版座谈会。该书由深圳海天出版社出版,全套共分12卷600多万字,按时代划分,上溯8000年,从史前的新石器时代一直到清代,是对中华玉文化全面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在首发式上,记者了解到该书经历了全国古玉研究权威学者8年的精心打磨,以考古学者的视角,全面盘点考古发现的玉器,查阅并整理有关文献,分时段各自整合,努力展示出一个动态的中国玉器文化发展轨迹。海天出版社更是安排精兵强将进行编校工作,同时抓设计、抓印刷,不仅很好地保障内容的编校质量,也在装帧设计上力求精美,以求能更好地呈现中国玉文化的精神面貌。《中国玉器通史》先后成为广东省精品文化工程项目、国家出版基金项目。为何众多专家学者和出版方要倾力打造这样一部《中国玉器通史》,该书的出版对史学界和中华文化传承有何意义,记者采访了该书的主编、南京博物院民族民俗研究所所长、中国玉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国家文物局玉器责任鉴定员陆建芳先生。

  □编撰《中国玉器通史》的背景是什么?

  ■考古界对出土文物的研究,相当一段时间是以生产工具、生活用具的顺序来反映其重要性,玉器类文物在考古发掘报告中只能列入“其他”类别。阅读20世纪80年代之前的发掘报告,难以找到一张古玉的彩照,古玉的线图多不具备。20世纪后20年,国家兴起的城乡建设热潮使抢救性发掘成为中国考古的最大任务,随之而来的则是各地各类古玉层出不穷。大量古玉的出土,迫使考古界正视玉器这类遗存在古代历史中的价值和地位。

  2000年是中国古玉研究的重要分水岭。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先生直接参与并规划了古玉研究,此举从根本上改变了考古界轻视玉器研究的现象。费孝通认为,在世界诸文化体系中只有中国人有爱玉尊玉的传统,而且这种传统自8000年前至今始终没有中断。爱玉尊玉的历史后面应该有中华民族独特而深厚的文化背景。“弄清楚玉器本身发展变化的历史,透过玉文化来看中国文化发展的规律……是反映了时代要求的,而且很急迫。因为这是关系到我们(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大事。”中国考古界至此开始真正地从偏重对物质文化的研究,逐渐转变到对社会历史和精神文化的研究中来。一批第一线的考古学者成为当前古玉研究的主力军。与此同时,史学、地质学、文化学、工艺学等相关学科的学者也加入了古玉研究队伍。社会上形成了古玉研究的热潮,也开始风行古玉收藏。在这样的学术和社会背景下,编撰这样一部通史是很有必要的。

  □《中国玉器通史》是怎么定位的?目前国内同类型的图书是否有出版?

  ■1992年,杨伯达先生为主编,综合了历史研究和考古学研究诸方面人才,合力编著并出版了《中国玉器全集》。该书第一次向社会提供了可靠的古玉研究资料和比较合理的古代玉器发展分期。但是一直以来没有一部大型的中国玉器通史编撰出版。2005年,我筹备了中国玉器研究会第五次研讨会,即江阴会议。参会者有130多人,来自多个国家和地区,他们提交了70多篇论文。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古代玉器的研究在人才队伍建设、文献考证梳理、考古资料发布与研究三个方面都有了长足的发展,在此基础上应该可以做一些系统性的工作了。撰著一部有关中国玉器的通史,非同小可,做这项工作与编纂玉器图录是不可同日而语的。这是一项填补学术空白的工作,难度大,但始终觉得自己做这些工作是责无旁贷的。

  □《中国玉器通史》在编撰过程中体现了什么思路?

  ■2007年冬天,编委会在南京召开了第一次会议,做出各卷的分工并提出各卷争取做到三个“一网打尽”,即:已有考古发掘资料必须搜罗完全,有关历史文献资料必须全部查阅,有关研究论文和新动态必须全部掌握。我与十几位国内本专业学者,就是秉持这一目标进行著述,以考古资料为依托,遴选出大量珍贵的实物图片,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对历朝历代的典型器物、器型、纹饰、特征、雕刻技法等进行梳理分析,概括出各个时代玉器的典型特征及各代际之间的承续发展。

  □您在序言中说《中国玉器通史》除了全面盘点考古发现的玉器,更主要的是全书贯通了中华民族爱玉尊玉的历史传统,力图对弘扬玉器蕴含的“仁义礼智信”等中华民族优秀品性发挥一些作用。请您谈谈编撰这部通史对当今社会有何深远的意义?

  ■玉与中国传统文化密切相关。中华民族一直有着爱玉、崇玉的传统,玉温润、细腻、光洁的品性被赋予了诸多人性中高贵的品质,孔子曰: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他认为,玉具有仁、义、礼、智、信、乐、忠、天、地、德、道等11种品性和象征。《中国玉器通史》是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8000余年中国玉器发展史的一个科学总结,是对中国玉文化的一次升华。《中国玉器通史》出版不仅是对史学学术的重大贡献,也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有力弘扬与重要诠释。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大众出版
   第03版:专业出版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优案推介
   第06版:版权产业
   第07版:世界出版
   第08版:专版
   第09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0版:社科
   第11版:文史·童书
   第12版:书评·综合
   第13版:文创中国周报
   第14版:话题
   第15版:话题
   第16版:创意设计
狄更斯:用故事性的文学手法讲述历史
让孩子掌握完美表达的技巧
探寻中华民族玉文化的深远底蕴
编辑荐书
让成长从从容容,稳稳当当
“胆小”父亲无言的爱
中国图书商报文史·童书11探寻中华民族玉文化的深远底蕴 2014-10-21 2 2014年10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