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周报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格非:从小说中寻找中国社会变化
  感谢“华文好书”奖把奖给我,我想借此谈谈我写《雪隐鹭鸶》(译林出版社出版)的动机。

  公元前六世纪以来,人类社会进入一个新的时代。中国以老子、孔子为代表,在印度有佛祖,在西方世界有苏格拉底的理性。这样的时代延续了几千年,到了十八、十九世纪以后,西方社会首先出现了对上帝,以及对理性的强烈批判和质疑。

  时代面临瓦解和终结,中国又怎样呢?我们知道对中国传统的伦理道德社会提出质疑和批判的,最重要的大师是鲁迅,鲁迅之所以对中国传统文化、传统道德伦理进行质疑和批判,可能是因为西方学术的传统。

  现在很多人开始从中国自身内部的运动和变化中寻找原因,比如说开始把追究的目光投向清代,目光聚集到比如说戴震这样一些思想家的思想变化。但很少有人考虑中国小说的变化,特别是从《金瓶梅》,从《水浒传》、《金瓶梅》到《红楼梦》这样一个线索来讨论整个中国社会,因此,这是我写《雪隐鹭鸶》的大致想法。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出版
   第03版:杂志
   第04版:综合
   第05版:专刊
   第06版:专刊
   第07版:专刊
   第08版:专刊
   第09版:教育出版
   第10版:出版专题
   第11版:民营与网销市场
   第12版:行情报告
   第13版:中国阅读周报
   第14版:周报
   第15版:非小说
   第16版:童书
“见行堂语”系列漫画第二部《放下是舍更是得》新年上市
作家要与读者一起捍卫好书的尊严
贾平凹:作家不写作是不务正业
格非:从小说中寻找中国社会变化
庞贝:《无尽藏》“让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
虹影:这是我第一次在中国得的第一个奖
陈丹青:感谢赏给《无知的游历》一个奖
徐则臣:年轻人应该闯荡,但不能太任性
张新颖:感谢自己很“笨”地写了《沈从文的后半生》
中国图书商报周报14格非:从小说中寻找中国社会变化 2015-01-20 2 2015年01月20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