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始思考零售书店何去何从的时间要早得多,起码要提前到8年前。2006年,浙江新华试水电子商务,那时的名称是博库网群。以现在的标准判断,那是一次没有找对方向也没有找到方式的试验。由于试验的不成功,时间变得停滞了,直至2011年。这期间,受命开拓省外连锁市场,从深圳到哈尔滨,观察的范围达到22个省市的许多市县。对于零售书店的生存状况,自以为有了基本的判断。同时,在一些城市,开了若干连锁店,也关了若干连锁店。在周而复始地进行开店业务的同时,网络书店的变化与发展,不可能不被严重关注。当当、亚马逊、京东,还有那么多开设于淘宝的小店,攻城掠地,拿下了足够让地面书店“羡慕嫉妒恨”的码洋,冷眼旁观,难免有点无奈。时间到了2011年,奉命重建博库网,这时候,不认真思考零售书店的未来已是完全不可能的了。至少直觉告诉自己,同时掌管线上线下两块试验田,其结果完全可以自证某一方存在的不合理性。这实在尴尬得很。
2011年,博库网的B2C业务仅3000万码洋。博库网由此上路,2012年1.3亿码洋、2013年3.3亿码洋、2014年达7.63亿码洋。一路猛追猛打,一心想补上被耽误了的时光,到了2014年的“双十一”,终于准备整理一番几年来的思索。也必须有所总结了。因为在2014年下半年,博库网一个月B2C的图书销售码洋,已接近于博库书城一年的总量。这样的数据压迫着脑袋进行痛苦的纠结的盘问:何去何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