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一次临时起意的采访,因为惊讶于她的真实与透明。伊能静,一路看过繁华、遭受过无数诋毁和非议,在既声色犬马却也孤寂万分的娱乐圈,在人人扮演角色同时藏匿真实自我的地方,却始终选择做自己。2月8日,在伊能静导演的电影处女作、也是她的同名原著小说《我是女王》的新书见面会后,本报记者对她进行了采访。
□《我是女王》的主题是什么,为什么要做电影导演?
■我在五年前曾觉得自己特别失败,很自责,但这五年来,我用文字一点一点疗愈自己,于是诞生了《我是女王》,算是用这部电影替自己告别青春。《我是女王》是一个关于两性的作品,不仅是写给女性的自我成长,同时也是一个男性的自我旅行。我们都是一群寻找自己的人,在找到自己之后,我们怎么去做自己?因为那个自己对我们来讲是那么的美好,却那么难以完成。
□你说你身上有电影中四个女孩所有的缺点,女性在情感中也常常犯错,女性该如何葆有自我?
■对爱的恐惧、过度占有、外强中干、不懂爱和不会爱。我有她们身上所有的缺点,也有他们身上的优点,就是勇敢地找到自己,让受苦的对方和受苦的自己都放下。放下很难,但诚实是最大的爱。
□在心理治愈方面,你读过的书中,有可以推荐的吗?
■胡因梦翻译的科威特作家阿玛斯的“钻石途径”系列,这套书讲我们要在火焰一般的考验中保持钻石一样的纯真,要勇敢面对自己。人常常给自己设限,把自己放在着火的房子里,不断跟自己抗争,不断挣脱。这套书给我很多冲击。还有美国作家伊丽莎白·吉尔伯特的《一辈子做女孩》,这本书很适合思考——我所创造的一切真的是我想要的吗?
□你觉得你找到自己了吗?
■以传统道德观为标准的话,我不是一个叛逆的人。人生而为人,是有责任的,所以年轻时要养家,当我有了下一代,遇到情感上的变故后,我依然选择把孩子照顾好。直到5年前他跟我说他长大了,自己去夏令营,我才意识到,他已经有自己的人生。我也才意识到,我要去找我的人生。所以,只有完成自己的责任,义无反顾去寻找自己的时候,你才可以变得有底气。而且无论在幸福的低点还是高点,你都要保持:信、望和爱。我现在的志向是相夫教子,完成十六七岁的梦想,我一直是在外面工作的女汉子,现在想回家当妻子和妈妈。
□我看到你的计划表安排得满满的,3月结婚,4月电影上档,5月出音乐专辑。“静新图书计划”今年有什么新进展吗?
■“静新图书计划”今年已经第三年了,完全超预期,目前已经帮助超过3万个小朋友。创办过程很辛苦,但我常常想,我这么个出身于单亲家庭、高中没有毕业的人,如果不是对文字有天性的亲近,就不会有现在的我。我希望我送去的书,让他们的内心世界更丰富,帮他们成长。我每年都会在偏远山区的学校给孩子们上课,已经给1200多个学生上过课了,通常我讲《猜猜我有多爱你》这本书,因为中国人很少会说“爱是什么,如何传达爱”,我希望补上这一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