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30日,河北乐海乐器有限责任公司向海外10个中国文化中心捐赠10套民族乐器捐赠仪式在京举行。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局长谢金英表示,河北乐海乐器有限责任公司参与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是利用海外中国文化中心这一国家对外平台弘扬民族文化的实践,也是文化部协助国内企业提升海外知名度、加强协作共赢的具体举措。
据文化部公部的数据显示,截止2014年底,投入运营的海外文化中心已达20个,总建筑面积4.3万平方米,总投资13.36亿元。2015年,海外文化中心的建设将继续扩大,其中,比利时布鲁塞尔中国文化中心2014年完成了房产购置,2015年上半年将揭牌。新加坡中国文化中心经过近3年的建设已经基本竣工,2015年将揭牌投入使用。此外,尼泊尔、巴基斯坦、坦桑尼亚等几个中心也将尽快揭牌。至2020年将建成50个海外文化中心。
谢金英表示,文化中心的发展以布点覆盖、实现目标能力、提升文化中心内涵和高度为着力点。第一是要保证文化中心的数量,使其拥有足够覆盖面;二是在营运上采用有效的方式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的中国,这就需要加快人才队伍建设;三是提升文化中心的内涵,加强从思想观念层面去对话交流,用中国文化和智慧理念影响世界。
目前,海外文化中心主要有三种模式:一是置地建房。在已经投入运行的中心中,毛里求斯、贝宁、开罗、柏林等6个中心采取这一模式。二是购置现房,巴黎、马耳他、首尔、马德里等6个中心采取这一模式。三是租用现房,东京、乌兰巴托、尼日利亚、悉尼等8个中心采取这一模式。在这三种主要模式中,柏林中心采用定制化建设方式,巴黎中心购置后再行扩建,老挝中心租用现房后继续开展新建工作。具体采取哪一种模式是根据不同国家的特点和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需要确定的,因地制宜,实事求是。
据了解,在财政部的支持下,文化部设立了海外中国文化中心建设专项资金,用于海外中心的建设和租赁。同时,鼓励社会组织、中资机构等参与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所以文化部也在探讨借助国家援外项目、与地方政府、中资公司以及其他社会力量合建,接受驻在国官方、民间或华人华侨的支持和捐赠等多种模式。
“文化中心事业需要社会各方的广泛参与,希望更多的文化企业参与到海外中国文化中心事业中来。今后我们将逐步把文化中心打造成服务国内各行业、各领域对外工作的中国中心。”谢金英强调,文化部将逐步把文化中心打造成服务国内各行业、各领域的“中国中心”。乐海乐器有限责任公司副总经理方思国也指出,公司将以此次捐赠活动为契机,积极参与文化系统组织的各项活动,为推动国家文化建设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中国文化之家,探索文化“走出去”另一种模式。作为海外中国文化中心的补充形式,2014年12月31日,文化部与云南新知集团合作建设的首个中国文化之家:“金边中国文化之家”在柬埔寨金边正式揭牌。据悉,2015年中国文化之家向民营文化企业全面开放,在欧洲至少开设2个,力争到2016年在全球发展至30个。文化部对外文化联络局副局长赵海生表示,中国文化之家是一个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兼顾的项目,由企业自身独立运营,文化部在资源上给予支持。通过探索“政府主导、各方参与、自主申办、审核授牌、独立运营”的新模式,制定准入标准,把符合条件的海外已建和拟建的文化推广机构纳入中国文化之家系列,并支持其发展成为海外传播中国文化的基地和展示、体验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