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在公园、自然风景区等户外场所,时常能看到参加自然教育活动的孩子和家长。自然教育是根据一定的教育目标,有组织、有计划地进行自然体验活动的总称。2010年以来,包括研学旅行、科普宣传、生态文明教育等种类的自然教育呈现井喷式发展。2017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将研学旅行正式纳入学校课程体系之后,围绕研学旅行设置的自然教育机构也纷纷涌现。全国自然教育论坛统计报告显示,2016年我国自然教育机构为286家,2017年则超过2000家。自然教育越来越被家长和孩子重视的同时,形成又一个千亿级蓝海市场。
与此同时,在图书出版领域,科普/百科细分市场也掀起自然科普风潮。“博物”系列、“二十四节气”系列、动植物认知系列……内容上,自然科普读物既有《加古里子自然大图鉴》《我家门外的自然课》《植物观察笔记》等自然笔记的形式,也有《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自然笔记本》《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等与历史文化结合的产品线,还有《大自然博物馆》《自然博物馆的奥秘》《DK博物大百科——自然界的视觉盛宴》等博物系列的产品。在一系列引进版产品受到读者青睐的同时,原创势头愈来愈强劲,“爆款”频出,展现出向好势头。
自然成出版热词 呈现形式愈加丰富
近期的第26届BIBF上,在众多亮相的新书中,记者发现,延续近两年自然教育的热度,“自然”仍然是一大出版热词。
一系列面向成人读者的自然科普读物如“环喜马拉雅生态博物丛书”亮相的同时,童书板块更显热闹。在各童书出版商的展台,自然科普类读物纷纷出现在重点推荐之列,且形式丰富多样。儿童文学、图画书、绘本、翻翻书、贴纸书、双语认知读物……甚至可以听的、可以闻的,丰富多彩的样式与自然资源科普、体验相结合,带给读者花样阅读感受。例如,儿童文学作家薛涛携手青岛出版集团为读者奉献的“大自然的邀请函”原创图书在本届BIBF上举办了版权推介会。薛涛表示,希望书能像一封绿色的邀请函一样,把孩子们带到大自然,带到森林,带到草丛。
值得一提的是,自然科普相关内容更为丰富的呈现形式也透露出该细分市场的热闹势头。在BIBF现场世界园艺博览会展区,中信书店打造的自然书店被搬到现场。一系列自然相关元素与分类陈列的自然科普读物,形成一道亮丽风景线。据悉,中信书店·自然书店开在世园会植物馆内,是一家与自然贴近的主题书店。该店内数千种图书内容、文创产品均与“自然”有关,就连书挡都是用花卉标本制作而成。
此外,围绕自然主题的书单、奖项也逐渐增多。近两年,自然资源部每年4月左右会公布当年自然资源优秀图书名单。一些愈加细分的奖项也显示出市场的可挖掘空间。在BIBF期间,辽宁出版集团辽宁少年儿童出版社与中国儿童文学研究会联合打造的首届“大自然原创儿童文学作品征集活动”举行了颁奖仪式。据该社社长、总编辑张国际介绍,截至2019年5月31日,活动累计收到417位作家投稿。经过20余位专家评委审核,最终评选出“鸿雁奖”1名、“黑熊奖”2名、“白桦奖”4名。据悉,除“大自然儿童文学获奖书系”外,辽少社还将出版“大自然文库”,入选“大自然文库”的优秀作者资源库名单已经公布。
节气书辟特色板块 融媒助力体验升级
自然科普板块,将自然科普与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结合成为原创发力的有效切入点,例如从二十四节气、古诗词等角度解读自然。其中,二十四节气相关内容已经融入中小学教材,节气书近几年更是爆款频现。
海豚出版社是最早切入节气书打造的童书出版机构,该社2015年9月出版的《这就是二十四节气》目前销量已超300万册,在当当有超60万的读者好评,并衍生出《这就是二十四节气自然笔记本》及系列线上线下活动,成为一个持续开发的品牌IP。除了音视频、课程、多语种版本等内容的衍生,利用海豚社打造的首个AR科普教育平台“生动科学”,《这就是二十四节气》一系列AR资源也将帮助小读者更为深度地理解阅读。该社科学编辑部主任王然透露,《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升级版将于近期上市。
接力出版社曾推出由著名儿童文学作家保冬妮潜心5年创作的“二十四节气旅行绘本”,以跟随二十四节气走遍中国为线索,展开一幅中国文化地理长卷和旅行美食地图。随书配有保冬妮视频导读、保林叔叔讲解节气等资源,以多种形式提升自然教育的质量和趣味性。该社还打造过《生命的季节:黑鹤二十四节气自然观察笔记(少儿版)》等相关产品,越来越多儿童文学作家、图画书创作者等青睐自然题材尤其是二十四节气主题,也为原创市场增添缤纷色彩。
中信出版集团出版的《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则作为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出品的博物读本而受到关注。除了将建筑、历史、植物等与传统节气相在内容上结合呈现,为孩子带来故宫动植物的丰富呈现,该书还开发了同名AR APP,以小游戏增加孩子阅读的趣味性。
以立体书、翻翻书等见长的乐乐趣也以二十四节气为切入点打造了《揭秘二十四节气》。该书2018年出版以来,保持月销约5000册的成绩,全书以图为主,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场景信息型的精美插画和趣味翻翻页设计,来引导小朋友进入节气世界,在易读性、趣味性、插画品质方面都有一定优势。北京天域北斗图书有限公司旗下的墨羽青简打造了“藏在地图里”系列爆款产品,除了《藏在地图里的古诗词》《藏在地图里的成语》,《藏在地图里的二十四节气》用地图讲述二十四节气的创新也受到读者认可。此外,天天出版社此前还推出了国内首部原创自然童话《安迪历险记》。故事的每一章节后都增加了“小课堂”栏目,详细介绍相关的动物知识和环保常识。
专业性与可读性并重 节气书需紧贴实践
一系列从不同角度切入讲述二十四节气,进而上升到自然科普、传统文化传承的产品受到家长孩子欢迎,市场的热闹也伴随同类产品扎堆、竞争激烈等问题。一些产品一味跟热点、缺乏实践打磨,在创新度、内容品质、科学性等方面的欠缺,会造成整个细分市场的秩序紊乱,影响自然教育的开展进程。如何打造孩子真正“看得懂”“看不够”的自然科普读物尤其是节气书?
王然直言,像《这就是二十四节气》,内容与形式设计都经过了很长时间的思考、打磨以及反复修改,一些从儿童视角出发、引导孩子实践的设计,都基于真实生活体验及知识产生的内在逻辑而来。但跟风的产品不会考虑这些,必然不会长久。持续做好后续的读者服务工作,也能起到突出产品优势的作用。她还提到,自然科普读物尤其是节气书,真实性是首要要素,这种真实包括知识准确性、时新性和专业性的保证。产品形式的新颖性是另一个需要考虑的要素,如切入角度、呈现形式等。
中信出版集团少儿事业部知学园分社主编鲍芳认为,该类图书要以儿童的语言讲述关于文化的故事,将诗词典故自然融入故事。同时在知识的专业度和细节处严格要求。此外,紧跟当前读者的阅读习惯,结合融媒体,呈现更好的阅读体验。在乐乐趣童书策划编辑张红艳看来,不管是该类产品还是就所有童书而言,定位清晰是最重要的,要针对不同年龄段孩子的身心特点设计打造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