鲍芳(中信出版集团少儿事业部知学园分社主编):中信出版集团今年春节前推出了《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全书以“二十四节气”为时间线索,将830幅手绘故宫原景大图、52座故宫建筑、48个传统习俗、115件故宫珍宝、64种动物、76种花木、24次成长体验融入充满童趣的故事里。绘本还采用了先进的AR技术并研发了同名APP。该书出版以来已多次加印。
经过10多年的积累,故宫教育已经逐渐形成了自己的特色,拥有主题多样形式丰富的教育项目、针对性很强的馆校合作课程、大型主题日活动,还有举办多年的“故宫知识课堂”和“故宫讲坛”的丰富经验……《哇!故宫的二十四节气》,正是故宫博物院宣传教育部,将多年教育成果凝练而成。该套书主创团队是故宫宣传教育部,并在故宫博物院内召开了新书发布会,北京市教委还将该套书发放到幼儿园,鼓励老师向孩子们传播中国传统节气文化,传播故宫文化。
在真实性方面,图书内容与真实环境、藏品相结合。该套书故事中所有的文物皆有出处。跟随节气时令,用一整年时间,让古老的宫殿、文物、藏品,在孩子们的生活里活起来。专业性方面,处处彰显建筑、藏品的专业细节。绘本中的一砖一瓦、一窗一棂,都力求还原故宫原貌。儿童性方面,以儿童的语言讲述关于文化的故事。整套绘本紧贴儿童日常生活,用趣味性的语言、儿童的视角编织了24个成长情境。
我们也通过特殊展陈、传统媒体、网络媒体、抖音、微博、专家讲座等推广和宣传让更多读者了解到这套书的魅力,并且持续在全国各地的学校、图书馆、绘本馆、书店以及书展,给孩子们带去丰富精彩的线下活动。针对孩子的中国传统文化类选题,目前来看才刚起步,但机遇下也有激烈的挑战。如何将内容下沉,真正做到孩子爱看、能懂,需要在装帧设计上既体现传统美学又与国际潮流接轨,具有国际视野的传统文化读本才具备核心竞争力。
在互动中营造阅读亲切感
张红艳(乐乐趣童书策划编辑):《揭秘二十四节气》属于“揭秘华夏”系列翻翻书的其中一册。我们将该系列定位为“华夏文明入门百科”,读者对象约为5~9岁儿童,希望做出的产品是知识体系完整的、内容丰富的、形式有趣的、品质高的,可以让家长陪孩子一起读,一起了解关于华夏文明最基础最重要的事实和知识。“揭秘华夏”系列已出版有《揭秘汉字》《揭秘二十四节气》《揭秘古诗词》等。
对小朋友来说,由于日常生活和传统文化的距离较远,所以这并不是一个有天然吸引力的领域。要做出既能让家长认可,也能让孩子喜欢的产品,需要策划者从内容、设计、传播方式等各方面进行创新。比如乐乐趣畅销多年的节日体验立体书《过年啦!》,就通过带入性很强的有趣故事、丰富养眼的立体、可动手操作的互动游戏,将节日民俗知识很好地传达给了小朋友。该书在策划之初,就定位要做成一本孩子可以“玩”的书。
二十四节气包含非常艰深的天文学知识,同时也有一些“必讲”的刚需内容。《揭秘二十四节气》为了营造阅读亲切感,主要是从日常天气现象、人文活动、各地民俗风情等知识点切入,使书中所讲内容能和小读者的生活产生联系。
该书出版后,乐乐趣的阅读推广人在全国各地为孩子们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故事沙龙活动,将书中关于节气的立体互动机关,原比例放大制作成现场的教具,结合立体创意手工,让故事会充满动手发现的乐趣。
目前传统文化主题童书还集中在一些热门刚需主题,但未来会有更加深入的细分主题的内容。乐乐趣将会打造该方向的高品质童书产品矩阵,如“世界经典立体书珍藏版”系列,;“揭秘华夏”系列,“国学发声书”系列等等。
地图与二十四节气如何结合?
张艳(北京天域北斗图书有限公司策划编辑):打造《藏在地图里的二十四节气》,是希望能够给孩子提供一套专业性与可读性并重的图书。专业性方面,我们邀请了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岗位教授,博士生导师郝志新担任主编。为了让孩子理解节气和大自然的时间关系,我们还特意根据这套书的春、夏、秋、冬四本书的自然特点在每页绘制不同的植物生长变化图放于右下角页码处,连续快速翻书时,将会呈现植物生长变化的过程(如春季树叶生长变化过程),每本书最后都会教大家做一个与节气相关的手工。
作为《藏在地图里的二十节气》最大创新点,地图与二十四节气相结合的自然科普绘本,究竟怎么结合?当二十四节气在全国各地广泛应用起来时,各地结合自己的气候特点,同一节气下便有了不同的农耕活动,因此单纯的讲每一个节气的气候特点和农耕活动,生活在不同地区的孩子他就很难理解,我们用地图的形式按区域给孩子讲解二十四节气这样孩子就更容易理解,同时也是对地理知识的启蒙。
该书还设计了动画视频,扫码即可观看,让孩子快速看懂二十四节气。除了讲述二十四节气的知识,该书还延伸了很多节气相关知识,比如节气由来,节气传说,节气里的传统节日、节日传说以及与节气相关的古诗词,还有节气知识报、趣问趣答栏目的设置都能满足孩子的阅读需求。